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论薛宝钗的性格及其时代烙印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论薛宝钗的性格及其时代烙印

其四,在日常生活中,“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薛宝钗的处世态度。可她对宝玉的人生道路问题,不只是“开口”或不“开口”,简直是憋不住气,非顽强地规劝他攀登仕途不可,仿佛不说,就会憋死似的,你说怪不?宝玉向她端出闭门羹,她却吃得似乎津津有味。宝玉急了,提起无形的蘸灰大笔,往她鼻上一抹:“国贼禄鬼”,而她擦擦鼻子,还是照旧“见机导劝”。香菱学诗,学得“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这个罕言寡语的少女,竟如此饶舌,怎么解释呢?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封建淑女,出乎“卫道”么,长嫂为母,古有成训,李纨为什么不硬劝他呢?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迎春和探春为什么不规劝他们都不是封建淑女?难道她们的亲缘关系反不及宝口快的史湘云,虽则也曾劝过他,教他“谈讲谈讲仕而为什么一尝闭门羹即止,而从木像“冷香丸”似的宝钗那么热心呢?唯一正确的回答,就是“关了己事”。薛宝钗既把贾宝玉作为自己理想中的“青云”,那么他的命运也就是自己的命运。将来她能不能享受荣华富贵,当上诰命夫人,将来贾薛两府的门楣是兴是衰,就决定宝玉他愿不愿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教她能不操心,能不开口吗?

其五,从全书的艺术结构上看,作者的确是有意识地把“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对立放在中心地位。宝钗与黛玉是壁垒分明的对立形象,而宝玉则是二者矛盾斗争的焦点。第三回黛玉一进贾府,第四回宝钗便接踵而至,自此三人的纠葛──钗黛在政治、思想上和爱情、婚姻上对宝玉的争夺,便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第二十一回以前,宝钗一直是跟在宝玉和黛玉的后面转,或者说三人互为影子。第二十一回起宝钗开始往贾母和王夫人身边靠。转折点是两件事,一是宝黛至好,袭人深为不满:“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边风。”宝钗听了,心中暗忖:“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袭人的话,在客观上使宝钗心悸,教她“防嫌”。此后,便主动与袭人结成一气,予以笼络。这次也原本是特地为着宝玉而来的,变成一见宝玉回来,反而“就跑了”。二是贾母替宝钗做生日,这使她意识到靠向家长,比跟在宝黛后面转更有利。既不会招宝玉的厌烦,也不会因与宝玉接触过密致失去“分寸礼节”而招人议论,又能博宝玉婚姻主宰的欢心。第二十八回以后,宝钗彻底倒向了家长的怀抱。这一转折也是由两样事情引起的,一是由于她爱说“混账话”,也由于她的常常影随而使黛玉生心,以至宝玉请她尝闭门羹:“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抹骨牌去罢。”二是得了元妃的麝香串,使她坚信宝黛只有暗自爱恋的自由,而断无婚姻的自主,只有贾母和王夫人才是他婚姻问题的主宰。因此从表面上看,她与宝玉的关系似乎是疏远了,而离宝二奶奶的位置,实际上倒是靠近了。亦即如脂批所说,宝钗与宝玉之“远”,实质上是求“近”之“远”。无论她始而跟宝黛后面转也好,无论她继而逐渐往贾母等那边靠也好,无论她终于彻底地倒进了家长的怀抱也好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求“近”宝二奶奶的位置。故而作者始终是把宝黛钗三人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写的。第二十八回宝钗“羞笼红麝串”,意味着贾府封建家长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对她的属意。第二十九回“多情女情重愈斟情”,则显示着宝黛爱情关系的基本上成熟及其外露;第三十二回一通心曲,第三十四回就以赠帕题帕的方式正式定情。第三十六回就立即把宝黛钗三者放在同一个镜头里写:宝玉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他身旁为他绣兜肚;黛玉在窗外窥着握着嘴笑。这一镜头,实际上写出了两个人的放心:黛玉对宝玉的放心,宝钗对贾母等人意向的放心。自此,钗黛爱情上的纠葛在形式上得到了解决,而实质上却进入更加深刻的相持阶段。最后打破这种相持状态的不是别的,而是贾府的整个家世利益。

显而易见,假若我们从书中的具体描写出发去看问题,看到的将是:宝钗是爱宝玉的,并且有表露。“淑女”论者的结论其所以与客观事实不符,就在于他是先肯定薛宝钗是个封建淑女,而后进行推理:既是封建淑女,就必然虔诚地信奉封建道德,就必然不会“自己选择男子”;然而“她无论怎样到底是一个少女”,宝玉是她“生活圈子里唯一可以接近的年龄差不多的异性”,因而对他不无爱悦之心;但无追求之意,所以然?就因为她“忠实地信奉封建正统思想,特别信奉封建正统思想给妇女们所规定的那些奴隶道德”,亦即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反之,要是承认她对宝玉不只有爱悦之心,而且有追求之意,并且已见之于行动,那就会有损于薛宝钗是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这一结论了。于是为了适履,就不惜削起足来。

需要研究的倒是薛宝钗对贾宝玉的追求,反映出她思想性格上的哪些特点。这不可以不弄清楚。

黛玉爱宝玉,她从自己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出发,使自己的爱情化为一股叛逆的热量,鼓动宝玉更坚定的走自己的叛逆道路,并且也一直与宝玉并肩作战。宝钗追求宝玉,她从自己的“夫贵妻荣”的封建思想出发,使自己的爱情变为一座强有力的吸盘,要吸引宝玉离开他的叛逆道路,做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所以这不仅是爱情上的争夺,而且是政治上的争夺,它直接关系到贾宝玉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站在宝黛一边的是晴雯等社会进步力量,站在宝钗一边的是贾母等封建反动势力,壁垒十分鲜明。这就是我们今天“很不喜欢这个人物”的根本原因。

与宝玉在人生道路问题上的分歧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宝钗的爱情不可能感动宝玉。然而她又以宝二奶奶的位置相期,于是便在贾母、王夫人、诸嫂、诸姑以至仆人等身上下功夫,处处使乖,处处献勤,让贾府的统治者们认为她是“四德”具备,是宝二奶奶的最合适的人选。这样一来,她就把自己对宝玉的主动追求,蒙上了“端重”的轻纱,最后又仍是双方家长作主,倒好像她全然是听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似的。由于她是怀着改造宝玉的动机去爱宝玉本人,由于她更爱的是宝二奶奶的位置,由于她把自己安排在好像是听凭家长支配的被动地位,因此她对宝玉的追求尽管是远远越出了封建淑女应循的道德规范,却丝毫没有损害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且在形式上也完全符合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原则。这正是她绝顶聪明的地方。清人涂瀛说得好:“宝钗善柔;黛玉善刚。宝钗用屈;黛玉用直。宝钗徇情;黛玉任性。宝钗做面子;黛玉绝尘埃。宝钗收人心;黛玉倌天命,不知其他。”宝钗在登上宝二奶奶位置的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这种特长,正是封建市侩的东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