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论语》所呈示的对于“仁”施教方式,内在于儒教致力于人的人格完善的目标。它不是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教化实践。追求康德式伦理学的读者对此会不满足甚至不耐烦。他们的观念如其批评者麦金太尔所概括的:“理性的本质就在于制订普遍的、无条件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原则。从而,合乎理性的道德所规定的原则能够也应该被所有人遵循,并独立于环境和条件,即能够被每一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在任何场合中前后一致地遵循。因而,对一种准则的检验也就易于设计了;我们能不能一致地愿意每一个人都永远遵照它行动⒇?”最后的问题流露出强调西方德性传统的麦金太尔对这种抽象伦理学的不信任。不过,我们要依儒家古教来论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论语》中反映的以“仁”的观念为中心的教化方式,符合人类道德实践的经验。几乎所有人的道德意识或道德经验的形成都从童年开始,家长、亲友与老师则是我们的道德启蒙者,而教的方式则是通过不断鼓励、要求或责备、禁止做不同的事情,以及更重要的,通过行为示范即言传身教,从而慢慢让儿童形成应该或不应做某类事情的意识。启蒙者本身的道德水平及教育的自觉程度,对被教育者道德意识的成熟起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没有人是靠学习伦理学原理后获得道德觉悟的。伦理学理论不能代替教化的作用。而《论语》中的孔子,扮演的便是这种启蒙者的角色。不过,他不是普通的家长或教师,而是一个时代的启蒙教师。他对道德有原则性的见解,但不止于抽象的原则。

第二,以人格的完善为目的的德性观念,不是一个完备且一致的思想系统。至少,人格中既有道义问题,也有性格问题,各自从属于不同的价值范畴。同时,道义问题中,不同的德性有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有矛盾或冲突[21]。例如,忠与孝可能不两全,一个不仁的人却可能是一个勇敢者,等等,因此以无条件的抽象道德原则为宗旨的伦理学,不可能满足德性教化的要求。而正是德性问题的具体及充满内在紧张的性质,要求道德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权衡,从而作出行动的决断。例如,偷了羊的父亲要不要告发?或没有守礼的人物做了大事以后还值不值尊敬?如何防止由勇敢变成鲁莽、谨慎变成优柔寡断?等等,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孔子不断要帮学生们决疑解惑的问题。

第三,道德是指导实践的,而人格则体现在行为中。由于生活是不断变迁的自然过程,面临各种新的生活经验时,自然存在一个如何把固有的道德规范应用到新的经验的过程。而一但新的经验与固有原则脱节,就有一个如何对待既定道德原则的问题。特别是在“礼崩乐坏”,即社会秩序急剧变迁的年代,新事物与旧观念屡生冲突,这种情况下,对旧道德的反思便提上日程。孔子是自觉面对时代的道德困境,而在反思及教化的实践中,发展以“仁”为中心的价值系统的。这个系统不是理论形式,而是价值实质上的。

徐复观先生说:“《论语》中的“仁”,孔子常对应于发问者在人格上的层级不同,对仁的指陈,也有其差异。但这不是平列性的差异,而是层级性的差异。平列性的差异,当然彼此间也可以发生左右互相影响的关连;但这常常是不同事物间的外在关连。层级性的差异,则不论由下向上通,或由上向下落,乃是一个立体的完整生命体的内在关连[22]。”教化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为实践准备的学习活动,它本身就是实践,是道德人格的塑造过程。同时这种实践虽然源于儒家古教,是古老的生活方式,但对当代道德生活并非无相干的事情。只是人类不只是依法行为的动物,人格个性仍然得到重视,这个传统就有值得珍视的经验。

四、先师的角色

《论语》的中心人物是孔子。但孔子的形象,从在生到历代一直有所变化。择其善者言之,至少有圣人、素王、良史、先师种种荣誉。不过,说圣人,夫子自己不敢当;讲素王,今文家说法多“异义可怪”;比良史,订《诗》、修《春秋》其实是传经。看来只有“师”的形象最牢固。传统尊奉的“天地君亲师”中,天地是虚格,君则不断有人换位,亲又相对于每个人的不同而变化,只有师之至尊者──孔子的地位是不动的。《论语》向我们呈现的孔子,是为师之道的典范。

师与教相联系,师是教的主体。但教的对象、内容、目的及手段的不同,也使师的类型大不一样。中国传统中,有“以吏为师”之师,有军师之师,有各式能工巧匠的师傅,还有乐师画师之类的艺术人材。孔子是人之师,既不限于专业,也不选择对象。因为教养,人格的完善,依他的见解,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据说,儒的前身是周官之“乐师”,它不是一般的乐手,而是司礼乐的官职。[23]这种礼乐当然也会有传授,但传统限于贵族阶层之间。《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表示原儒所教内容仍有所传承。但“有教无类”以后,教的目的随对象不同而变化,师的性质也就不一样。晋大夫共叔成辞武公之命时说:“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臣敢以私利废人之道,君何以训矣?”(《国语》卷七晋语一,“武公伐翼,杀哀侯”条。)这种与君父并提,“非教不知生之族”之师,才是孔子所担当的人师。但是孔子之前,未见有可以效法的“师”的榜样,因此没有这样的角色规范存在。孔子重正名,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没有“师师,生生”的说法。

唐代韩愈写过《师说》,以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可看作对孔子开创的为师之道的一个概括。“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为政》)“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子罕》)以文王周公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就是孔子所要传承“道”。业则是具体的学习科目,包括读经与习礼。解惑则《论语》记录的例子不可胜数,从理想、策略到生活中具体疑难,均在教的范围。“民无信不立”(《颜渊》),“富之教之”(《子路》),及“修己以安人”(《宪问》)等,涉及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解答政教问题的例子。下面再列两则对话,以知需要其解惑之事不分巨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