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立言与行教:重读《论语》

稳妥的方式是回到文本,进入对话的语境,即回味孔子施教的具体情节。当然,关于《论语》的文本,历代注疏几乎逐字逐句都有训诂、考据的成果可供参考,这里不是要循此增添一点可有可无的内容,而是试图通过对孔子说仁的方式的分析,理解其教育方式与所教内容的相关性,从而显示古典儒家传统的特质。通观《论语》,孔子言仁大约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原则性诊断,给出通例,以及答疑解惑。下面分别举例加以分析:

1、原则性论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这四则读者熟习的语录都是孔子对学生问仁的回答,其共同点是,不仅对行仁的具体事项作出评断,而且给出了评价的理由或原则。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以及“克己复礼为仁”。前面三条所涉范围与经验事实无关,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抽象道德信念,而且,“己欲”与“不欲”两条相反相成,“爱人”则是对此更简明的概括,三者原则上一致,所以哲学家多以此为据立论。“克己复礼为仁”,形式上也是一条原则,孔子尊礼,以为礼仁一致,当无问题。孔子当作理由或原则的关于“仁”的言论,不一定都是他个人的见解,也可能是引伸前人或公认的说法。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臼季曰:“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如,《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闻《祈招》之诗,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夫子闻之,叹曰:“古也有志,克己服礼,仁也。楚灵王若能如此,岂其辱于乾谿?”但孔子是接受或肯定了这些思想,并立以为教人之则⒄。不过礼不是抽象德目,而是各种具体的行为规范,是否每项礼都与“爱人”的原则一致,至少在当代人看来,便难认同。由此来看,这是两条并列但未必一致的原则。从逻辑一致的眼光看,会觉得有些麻烦。

2、通例:

通例也分不同的类型,触及性格、行为规范等等。说及性格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说及行为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此外还有一些观察经验,如“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些通例不是原则,是对某些行为现象的直觉判断。它既不是从上述所说的原则直接推导出来的,即看不出两者间的因果关系,也难以应用到其它的问题上。但它涉及的现象被类型化了,在同类的经验范内也对修养或行为起示范作用。“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即起举一反三的效果。

3、辨疑:

有原则、有通例,但仍然有例外的情形。下面三则对话,表现孔子为弟子解惑的功夫: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治长》)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治长》)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三个例子都涉及如何以“仁”的观点看待具体的人与事,但侧重点不一样。第一例是对三个学生一般品行的评价,孔子的答案不是给出抽象的评语,而指出各自所能相称的工作,即从不同层次上肯定他们各自的人品与才能。但俱“不知其仁也”⒅。这意味着,在孔子的心目中,一般的事业精神或能力都不足以当“仁人”的评价。第二例涉及的是人的特定行为,孔子的评价一是“忠”,忠于职守;一是“清”,不与邪恶同流合污。至于“仁矣乎?”则“未知,焉得仁?”仁虽不必,但忠、清也难能可贵。第三例是孔子论人的著名例子,尽管管仲未必事事合仁,甚至可能有过违仁或不仁的举措。但他成就了伟大的事业,维护了文明的生活方式,所以要许其仁。评价一个人比评价一个行为,显然要求要高得多。因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成就了历史性的事业,其一生中即使有许多无关宏旨的小节问题,孔子也不主张揪住不放。⒆孔子的确没有随时提供明确的“仁”的标准,后现代的读者说不定以为这就是他老人家“从心所欲“的表现。但孔子不是法官,也不是为人评级定职称,不愿意提供固定不变的指标。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只是参照仁的观念,激励人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向上的道德理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