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徐济芬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

礼是什么?《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礼论》)礼是为了能达到道德仁义,为了守国、行政、安民、断长续短达爱敬、使民得以生而制定的对人(主要是为政者)的行为的指导细则,具体表现为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法律(除去五刑叫刑)、规章、制度。礼规定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指导细则,让人知道如此做就是合义的,所以说,“礼以行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礼记·仲尼燕居》)如果没有礼,就什么事都不能有序,众人就不能协调一致了。“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同上)没有礼,大至乱国,小至抢座位、乘车也乱、站立也无秩序。

“礼,身之干也。”(《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以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行之以礼”(《左传·昭公六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以行事”(《左传·昭公九年》),“君子动则思礼”(《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这些都是说礼是人的行为参考,人要使自己的言行真正符合人,而区别于动物,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人类社会要有秩序的存在,就不能像动物界一样弱肉强食,而必须按照礼的规定保护弱势群体,礼是用来遏制强者欺凌弱者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记·礼器》)以此礼而行,则能万物遂其性。礼应当是合于人心的,“合于人心”可以狭隘地理解、并用现在的话语表达为“人性化”,可见,礼不是为了灭人性的,而是为了让人能活得有人的尊严,让人与人相容共处,不要互相伤害。所以,孔子强调礼必须由圣人明王制作,就是为了礼能合于天时、人心,“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中庸》)否则,由无德之人制作的礼(政策、法规等等)就会成为杀人的工具,成为强权者抢夺弱势群体利益的借口,使得弱肉强食合法化。

“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礼器》)礼,首先要符合天时适应时代(《周易·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损卦》:“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很重视“时”),其次要顺乎天道伦常(比如现在婚姻法、儿童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所涉及的内容),再次要适合于对象(比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比如有关公务员的管理规定、党员的有关规定、教师法等),还要合于事宜(比如不同的行业、处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与身份相称(比如,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其各有不同的要求,是其身份不同的原因)。

形式也是礼的一部分,也称作礼,但仅仅是形式更准确的应该叫仪,《仪礼》就是作为仪式的礼,后人更多地把礼理解为形式了,比如“礼仪之邦”这个词就基本上把礼的真正内涵丢掉了,更多地把礼视作为仪了,否则,传统的“礼仪之邦”不就是法度之邦了吗。《三字经》里有“人不学,不知仪。”对“仪”比较看重,但在《礼记·学记》里则是“人不学,不知道。”《左传·昭公五年》:“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形式只是礼的末节,而不是根本,礼的根本是用来守国、行政令、保人民的。一个国君没有能力行政令,又不起用有贤能的人,违反与大国定的盟约而侵犯小国,这样的国君怎么叫知礼呢?这说明,在当时,就有人不明白礼的真正内涵和作用,而把礼等同为形式了。

五、忠、信

《说文·心部》:“忠,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若按照右文说,则“忠”之义从“中”,当是内心中正。后人在理解“尽心曰忠”时丢掉这个“中正”的大前提,从而得出“忠义”难以两全的悖论。不义之事显然不中不正,也就是不忠,“忠”和“义”哪来矛盾呢?

唯君命是从,就是忠吗?《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智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孝经》:“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见,“忠”是中正、从道,为国家社稷着想,君有错,就要纠正,君坚持错误不改,自己就该离开,而不是唯君是从,更不是“君叫臣思,臣不得不死”。“上思利民,忠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