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芬
《礼记·祭义》中,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孝的含义,孝并非指待在父母身边服侍供养,而是要比这宽泛得多。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都会影响到亲人,所以,这些行为都属不孝,这就要求人在任何时候谨慎自己的言行。孝在这里其实成了规范人的行为的一个尺度,它作为行为规范的尺度与礼或法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后者是着重于用外在的约束来规范人的行为;而孝则是要求人从内心对父母的爱出发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人不仅守了法,也不会产生精神的虚空。
由上可见,“忠”不是简单的唯君是从,而是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国君有错,不利于国家和人民,为臣者就要劝谏君王改错;孝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唯父母是从,而是从爱父母出发,体谅父母,保护父母,使父母不犯错、不陷于无礼,自己行为符合礼,并引导父母的行为使之符合礼。所以说,“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七、勇
《论语》:“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恶勇而无礼者”。可见,勇都是跟礼义相连的,不符合礼、义的勇就是乱。《左传·文公二年》:“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定公四年》:“违强陵弱,非勇也。”《左传·哀公十六年》:“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复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死而不符合义、避强欺弱、以死为荣,这些都不是勇。
八、敬
“敬”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也不少,多于“忠”出现的次数。《尚书·盘庚下》:“朕及笃敬,恭承民命。”《尚书·洪范》:“敬用五事”,《尚书·君奭》:“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往敬用治”。《尚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尚书·五子之歌》:“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尚书·太甲下》:“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论语》:“敬事而信”,“为礼不敬”,“居敬而行简”,“君子敬而无失”,“执事敬”,“修己以敬”,“行笃敬”,“敬其事而后其食”,“事思敬”。《左传·僖公十一年》:“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传·成公十三年》:“敬,身之基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敬慎威仪,惟民之则。”《左传·昭公六年》:“临之以敬”。这些“敬”都是指个人修养,一个人对待事情、对待别人的态度,而不是要求别人敬己。
《国语·周语下》:“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国语·齐语》:“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这里所讲“敬”则为“敬百姓”。“仁者必敬人”(《荀子·臣道》)。可见,“敬”并非单指下对上的态度,而是每个人对他人对事情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自身的修养。任何一个人,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恭敬的言行,就是敬他人了。“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临事,其何不济?”(《国语·晋语五》)敬就是德、仁的体现,所以,有了恭敬的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九、学、习
上面讲到的各个概念,道、德、仁、义、礼、忠、信、孝、敬,人要达到这些概念所表达的境界,该怎么做呢?──学。
“学”字的金文有两个含义,上部是双手摆弄算筹,下部是把孩子放在房子里加以纠正,意思是让孩子的行为受到规范。在《论语》里,“学”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学先王遗文;二是指接受了知识或行为规范的指导,以此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节规范。如“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敏而好学,”“不如丘之好学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这里被称为“好学”的原因都是自身的行为做得好,而不是学“文”学得好。
“学”字在《论语》里共出现了65次,但并非只有讲到“学”字的地方才教弟子学,整部《论语》都是教弟子如何学,没有讲到“学”之处,更多的是从行为方面所做的要求,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从”与“改”都是学,是行为的学习。道、德、仁、义、礼、忠、信、孝、敬,人要达到这些概念所表达的境界,都需要在行为上不断学习,就象鸟学飞一样,所以,整部《论语》都是围绕这些境界,立足于学,对弟子在各个方面的行为进行指导、纠正。对文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境界的含义,从而在行为方面可以不断提升。
表示行为的“学”还可以用另一个词“习”来表达。正如《集注》所说:“习,鸟数飞也。”《说文》:“習,数飞也。”指鸟反复练飞。习的意思在当时不是指时时诵习,而是指实践。“习”在《论语》中仅出现了三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三个“习”都是为了强调行为。“学”比“习”更侧重“规范”,即学好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而“习”既可以表示模仿好的行为,也可以表示模仿不好的行为,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论语》中主要还是用“学”表示行为趋于规范。
孔子所教的重点:修身、成仁德都在于力行,而不是口诵。正如现在的学生,学了很多自立的道理以及接受了品德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强化。只让学生口诵,而不让学生有少许的时间实践,或行为上却引导他们与所诵的品德要求相违背,这是孔子的教育所反对的。
──摘自《〈论语〉探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