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令世人换新眼目”──《红楼梦》的转换艺术

周书文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令世人换新眼目”──《红楼梦》的转换艺术

二十八回贾妃赐赏,把黛玉与探、惜、迎三姐妹同级,偏把宝钗与宝玉同等,这举动当然非同小可,反映着贾府当权派的意向,怎能不引起黛玉的敏感与重视?所以宝玉又以赏物相问:“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她便不能不发出十分激愤的回答:“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话又说回来,礼物的不等,虊?是一种意向,但也并非金不娶的规定、非钗不娶的允诺,贾府当权派到底如何算计,还是朦朦胧胧呢。但这种意向,又何尝不是未来的先兆,这就给她俩的爱情带来了可怕的威胁,危险的预兆,涂上一层悲凉之雾!

三十二回,黛玉刚听到宝玉背后称扬她的话,真正了解了宝玉的内心,对她“亲热厚密”,“果然是个知己”,消除了猜疑、担心,传来了令人喜悦的信息。可是恰在此时,新的危险与打击却又袭来。当黛玉说完“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姗姗离去后,宝玉还沉浸在爱的激情中,竟然把身旁的袭人当作了黛玉,把心中久藏的爱语袒吐出来:“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一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却吓得魂消魄散,猜想一定是为黛玉而起,便想道:“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这便给宝黛刚刚步入情投意合、两心相印阶段的爱情,又凭添出一声令人震惊的悲音,埋下了可怕的却是朦胧的悲剧伏笔。

宝玉挨打,无疑是对他们爱情生活的激雷猛电,严重摧折,也是对他们爱情生活的严重考验。但他们经受住了,而且又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但贾宝玉善良的心头怎么也预料不到:与自己朝夕相处,又同他同领过警幻所训云雨之情的贴身丫环袭人,竟成了出卖她的爱情秘密的奸细。在王夫人叫人打听他的伤势时,袭人竟向王夫人透露了他们爱情发展的秘密,提出“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并且建议道:“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这便引起了王夫人如雷轰电掣般,又是惊吓又是流泪的感激,立即表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结果袭人换来了姨娘的待遇,也给两玉带来了行将到来的令人悬心的打击!宝黛的爱情悲剧又处在妖云迷雾之中了。

可是,这种打击却迟迟没有到来,人们不希望它到来,却又看出它的必然到来,人们多么揪心地等待着,又多么不情愿地期待着。到了五十七回,想不到却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了,照应着,实际上都是为狂风暴雨般的摧折作着埋伏,作着酝酿。那就是紫鹃假称黛玉要回苏州,引起了宝玉的痴呆昏迷,两眼发直,口流津液,不省人事。黛玉闻听后,哇的一声将腹中的药物吐出,弄得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得抬不起头来。这反映出他们已是情深意浓,生死相依了。这样的真情,贾母等人难道不理解吗?不是。但是,她们听了只是淡淡地说:“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既未公然否决,也未表示赞成,仍然是不冷不热,既不点头又不摇头,模糊朦胧的。试想,在宝玉看作生死相依的大事,当权者却只是一笑置之,只管治病,不管发病根源。这难道不是一种不表态的表态吗?

恰在这时,薛姨妈去探望黛玉,几句体贴的话,竟换来了黛玉久旱逢甘雨般的欢心。黛玉竟然要认薛姨妈作娘了。薛姨妈本来早就向王夫人提起,宝钗要“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此时却假惺惺地突然提出:要为黛玉与宝玉提亲来。这种以有望写无望的手法,既用烟云模糊之状,掩盖着宝黛爱情的悲剧,又煊染了他俩爱情的悲剧。更衬出了宝黛的幻想、等待,如痴若狂,生死相依,贾府当权者的冷漠、无情,装聋作瞎,内清外朦;也烘托出宝黛犈?情悲剧明朗化前的沉闷、焦虑、揪心的气氛。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是在这样的不置可否的气氛中,酝酿着、演变着、拖延着、恶化着。

直到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宝黛爱情的悲剧才露出了恶化的明显征兆;摧残的狂风急雨,使他们的爱情悲剧已迫在眉睫、箭在弦上了。王夫人猛然触动往事,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试想,晴雯是宝玉身边唯一支持他与黛玉爱情的丫头,也是宝玉信托她传递信物的贴心丫头,模样儿又最象黛玉,偏偏又成为抄检大观园时,怡红院中第一个受打击的对象,能是偶然的吗?而且不管她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非要把她从炕上拉下来,架起来赶出府去,连随身的衣服都不准带。这打击当然是冲着黛玉来的。接着王夫人就吩咐袭人、麝月:“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

曹雪芹就是这样,透过层层皴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后来的呼应,又成尔后的伏笔,把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流程,一步加深一步渲染出来,既使人感受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⑾。又使悲凉之雾,层层加浓,显出扑朔迷离,烟云模糊之状,透出悲剧色彩。更通过这悲剧性的伏笔、有照应的点染,“滴血为墨,研血成字”⑿,从而展示出一幅封建家族“离合悲欢,兴衰际遇”的悲剧性历史画卷。

────────

【参考文献】

⑴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⑵ 甲戌本五回脂评

⑶ 增订金批“西厢”

⑷ 鲁 迅:《〈绛洞花主〉小引》

⑸ 《魏叔子文集·目录》

⑹ 金圣叹批本《水浒》第3回批语

⑺ 李 渔:《闲情偶寄》卷一

⑻ 《红楼梦》脂评

⑼ 《画论丛刊》上册

⑽ 李 渔:《闲情偶寄·重机趣》

⑾ 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

⑿ 戚本《石头记》57回总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