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论《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形象

⑶ 医药方面:

宝钗医药方面的知识也很丰富。第八回,宝钗劝阻宝玉喝冷酒。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说不清一种药丸的名字,宝钗想是“天王补心丸”,一猜就着。第四十五回,宝钗评论黛玉常吃的药里人参肉桂药性太热,主张代之以每天早上一两燕窝粥,采用食补疗法。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给凤姐配药,需上等的人参,宝钗劝阻王夫人说市上买到的人参没有好的,是用“芦泡须枝搀匀”了冒充的,她不仅知道一点儿医药理论,而且对于药材市场的制假也这么清楚。

由宝钗的学识我们看到了曹雪芹思想的一个侧面。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他一生坎坷而短暂,贫穷和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他没来得及把他的一些主张表述出来。但在《红楼梦》中,他把自己的一些学识、见解,借助人物之口形象地表达出来,非常巧妙,非常自然,不露一丝痕迹,也没有一点说教气。从某一方面说,作者是将自己的一些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身上。所以,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曹雪芹的一些观点、主张,可以看到曹雪芹思想的一个侧面。

⑷ 宝钗的治家理财本领:

宝钗自父亲死后,就不以读书为业,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留心家计,使她懂得了人情世故,也锻炼了自己的管家能力。

《红楼梦》中“理家“情节,千万不能低估薛宝钗的作用。薛宝钗在待人接物上豁达宽厚、端庄稳重;而在驾驭奴仆上,由深谙”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的道理,因而博得贾府上上下下人物的称赞,就连脂粉队里的英雄、管家奶奶王熙凤与她比起来也有距离。尤其在所谓“小惠全大体上”,提出以“小惠”调动园中管事婆子们的积极性的建议,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不致使若大的贾府失了体面。对于这个一箭双雕的改革方案,作者是持肯定态度。因此,在回目中用“识”字来赞扬宝钗。在这里,有人认为作者是贬而不是褒,要弄清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提一提曹雪芹的“补天思想”。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自己的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变衰的全过程,他看到了这个家族的不可救药的堕落和腐朽,他深恶痛绝这个社会的弊病。对于这一点,在他的《红楼梦》中作了无情的鞭笞的揭露,但是曹雪芹没有摆脱当时社会的局限性,他留恋昔日的繁华,并不想同这个社会彻底决裂,他希望能找到一种办法来补这个封建末世的“天”。这就是他所谓的“补天思想”。而探春、宝钗理家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在曹雪芹的眼里,探春的理家方法是“敏”,宝钗的改革建议是“识”,作者赞扬她们有见识、识时务,怎能说“贬”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在她完美的背后,却包含着诸多的缺憾,包含着自知不自知的做作。追根溯源,如同《西游记》的石猴出世后便有了约束他随心所欲的“紧箍咒”一样,薛宝钗也有与她形影不离的“紧箍咒”──封建礼教。

我们知道,在薛宝钗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已成为强大的统治工具。封建社会要求女性恪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对贵族闺秀的要求尤甚。森严的礼教以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冷酷的向世间女子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黛玉自幼丧母,其父以子当养,自是疏于妇德之训,因此幸运的保存了“纯真”的自然性情,但也造就了她人生的短暂和悲哀。而顺从乖巧的宝钗全盘接受了社会的规范,“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女的德溶言工)她都做到了,她选择去适应社会,巧妙的避开了直接的对抗,顺应了当时的大环境。

从封建礼教对于一个妇女来说,薛宝钗无疑是优秀的。然而得失自古相承,要成为“淑仪之典”必有其代价。宝钗非生来便是淑女,只因适者生存,她无奈地按封建思想的规范来塑造自己,用封建礼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扼杀自己的情感,因“得”而“失”,做着高雅却乏味的淑女。为了在贾府博得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她虚假矫作,将自己磨成一块鹅卵石,这样的丧失自我,是其性格的陋处,也是其人格的悲哀。让人不得不为之惋惜和慨叹,完美的人格对于封建淑女而言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镜中花,曹雪芹用一个薛包钗娓娓的道出了封建制度的道貌岸然与悲哀。

二、宝钗形象中陈腐、窒息的因素

1、宝钗的奉迎:

宝钗自小面对复杂的社会,过早地料理家务,使她变得虚假矫作、世事洞明,小说中多处表现了她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这也成了她的主要特征。

贾府的主要当权派和头面人物,包括已经挤进封建统治阶级最高层的贾妃,宝钗能透彻细微地了解她,投其所好。在“省亲应制”一节,写她最会揣摸贾妃的心理。元春归省要诸姐妹赋诗一首时,宝钗赋“凝晖钟瑞”,她的这一首在“颂圣”方面显得特别卑屈,特别谄媚,尤其是那一句“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渐何敢再为辞”,这种奉承迎合既明显又含蓄。在贾妃把“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之后,薛宝钗就窥测出贾妃不喜欢“红香绿玉”四字,悄悄告诉宝玉,贵人不喜用“玉”字,把“绿玉”改为“绿蜡”。后来有一次,元春送出个灯谜“宝钗听了,近前一看,并不新奇,但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元春是贵妃,宝钗不是可以经常与她接触,富有才略且精通“关系学”的宝钗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方法来奉承讨好贾妃,争取这个“穿黄袍”的表姐对她有一个好印象。

贾府权利结构的顶端是贾母,因而宝钗想方设法,看准时机,对这个“太君”进行迎合、讨好。但她的这种迎合、讨好显得十分自然,简直看不出任何做作的痕迹。因为她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因而绝不是象凤姐奉承贾母是的那些“世俗取笑”,而是一种识趣的、不着痕迹的高级的奉承讨好。第22回,贾母捐资为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何戏,喜吃何物”时,她“深知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着贾母喜好说了一遍”。贾母当然喜欢她“识趣”,更加喜欢她会搔到“心痒”。宝钗还当面奉承过贾母,宝钗道“我来了这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她再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除去直接奉承贾母外,间接的也讨好了凤姐,一句话夸了两个人,结果是引得这位老祖宗眉开眼笑,心投意合。

在贾府的权利结构中,内政的总当权派当然是宝钗的姨母王夫人。这一点,宝钗是很清楚的。为了讨好王夫人,在金钏悲剧事件中,宝钗的奉承讨好被表演得淋漓尽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杀人凶手王夫人心里不安。薛宝钗却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她不仅在语言上讨好王夫人,还在“行动”上也讨好王夫人,她主动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给死者装裹,宝钗“主动”拿出衣服是同情金钏吗?不是,是为了讨好王夫人。宝钗这样地为姨母“分忧”,让王夫人觉得没有“罪过”,消除“不安”,这在要什么有什么的王夫人看来,在当时,人世间恐怕再没有任何礼物比宝钗这份“精神礼物”更需要,更合心意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