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榛
【内容提要】
孔子向以博学著称,然孔子的博学实是以他的好学为前提的,故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只是一般人“不如丘之好学也”而已。孔子的“好学”:
1、有强烈的求知、寻道欲,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2、与其“有教无类”相呼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3、学无常法,以“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为法,举一反三,博而有要,约以施博;
4、学贵躬行而非夸夸其谈、言过其行,躬行又贵在“有恒”和“无倦”;
5、学问之道以世事人生为主,故又贵在内省自讼、知命安仁,进以广道于民,退亦全性于身。
【关键词】
孔子;好学精神;择善而从;举一反三;慎言敏行;内省自讼。
孔子向以博学著称,在当时被看作是几乎无所不知的“圣人”,众弟子更是服膺和崇敬有加:颜回谓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子罕》);子贡谓之如日月“无得而逾焉”(《子张》),所谓“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张》)孟子评价其为“出类拔萃,生民未有”(《孟子·公孙丑上》)和“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孟子·万章下》)。司马迁则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然孔子认为自己被誉为“圣人”那是万万不敢当的,自称无非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或“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而已(《吕氏春秋·季春纪·尊师》),所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诲人不倦”或“好教不倦”自属无疑且有案可稽;然诲人不倦自当以博学多才为前提,而博学多才又当以好学善学为前提,否则焉能源源不断地教授给学生?
一、朝闻其道,夕死可矣
《论语》开篇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孔子又说“欲知则问,欲能则学”(《尸子·处道》),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大戴礼·劝学》)。尽管孔子平生言行皆谦虚谨慎而对自己评价向为低调,但惟独对自己“好学”这一点,孔子是自信的并深引以为赞赏,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前384~322)曾把思辩的快乐视作是神才配享有的幸福来褒扬思辩的乐趣(《尼各马科伦理学》卷十),而学习于孔子(前551~479)而言(古代的学、习所指有别),也是作为人生“不亦悦乎”的一种快事来对待的:“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可以闻于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韩诗外传》卷六);“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甚至比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态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谓“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为政》)──早上闻其道,哪怕傍晚死了也愿意,其好学热道竟至如此!
孔子博学多才并非真的“固天纵之将圣”(《子罕》)或他是“生而知之者”(《季氏》),而是刻苦加颖慧以学习所得,所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所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乡党》),别人笑他既然博学晓礼为何又还要“每事问”,他回答说好问这正是“礼”呀(《八佾》)!而孔子对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谥为“文”的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其实也是孔子的一幅自画像。
孔子说,人生哪怕已经有了“仁、知、信、直、勇、刚”六大美德,可如果“不好学”,那么也往往会流于“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又说:“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荀子·法行》)强烈的求知求识、寻道寻理欲,支撑着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一生:为道而学,为道而教,为道而施。
二、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孔子少孤”(《礼记·檀公上》)而“贫且贱”(《史记·孔子世家》),按当时的家境和礼制,孔子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为政》),但他是不大可能进入过诸侯官学接受当时系统的高级教育的,那么孔子又何以“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呢?孔子高徒子贡说得好:“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