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章
《论语·学而》篇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泰伯》篇载:
曾子有疾,吾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乎!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从这些言论中足见到曾参慎独功夫的严密。孔子的学生在颜回之后,能得孔子之道的,公认为曾参。证据就在《论语·里仁》篇中:
子曰:“参乎!吾道一此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正是因为曾参对孔子的学问已有透彻的学习,才可以将孔子之道总结为“忠恕而已”。并能于夫子之语说“唯”。
三、今后人敬仰的子路
《论语》一书中,子路的名字出现69次之多。孔子曾说过:“我的主张如果不能实现,我就将坐上木筏到海外去。甘愿随我一起去的人,恐怕只有子路吧!”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路确实是一个值得后人敬仰的人。
《论语·先进》篇有如下一段记载: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你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意即子路让子羔羔去做费县的邑宰。孔子说:“你这是害人家的儿子!”子路说:“有人民在那里,有社在那里,何以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你这种能言善辩的人!”
由孔子和子路的这对话,引起了关于孔子对子路评论的争论。那么子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子路即《论语》中经常提到的仲由、季路。仲由是姓名,子路是字。因为他曾做过鲁车季氏的家臣,所以人们又称他季路。但习惯上称他子路,他比孔子小9岁。出身贫贱,性格耿直好勇。因此也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史记仲氏弟子列传》说,自从子路投到孔子门下后,再也没有敢在孔子面前口出恶言。不仅如此,的坦率直言,也常常给孔子一种提醒。《论语阳货》篇说,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4年),晋国的佛胖派人邀孔子去中牟,以参加他正在进行的对抗晋国执政赵简子活动。孔子当时正在卫国,处境并不得意。所以接到佛胖的邀请,颇有些动心,但当孔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们的时候,子路马上站出来表示反对,由于子路的明确反对态度,孔子只好放弃前往中牟的打算。在这件事上,孔子应该感谢子路的,否则,真要去了中牟,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子路曾自言其志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治长》)。
由此可见子路之“心体廓然”。据《韩 外传》,子路产国做季氏的家臣,而且做得很出色。他曾经治理蒲地三年,其政绩也十分显著。子路在行政上的成绩颇得益于他的恪守信义。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小邾国一个名叫射的人带领绎地的人前来投奔鲁国,射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一定要子路出面代表鲁国来签订盟约,对鲁国的其它人一概不信。用冉求的话说,叫“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言”。虽然后来子路考虑到不能鼓励射干背叛国家的不义之事,而没有答应射的请求,但由此可见子路守信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
子路一向刚强勇武,预见到子路可能不会有好结果,说过“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这样的话。孔子的话不幸而言中,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子路在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期间,由于卫国宫廷发生内讧,子路为保卫孔悝而被敌方砍成肉酱。孔子听说后因为悲痛把农时的肉酱全都倒掉了。子路的这次遇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杀孔悝的人打进孔悝农时去的时候,子路刚好不在孔悍 家而是在自己家里。他完全可以躲过此难,但他听说孔悝有危险,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他说:“食其食者不避其难”毅然去了。他只身与一大群人格斗,在格斗中他的帽子被打掉了,他拾起帽子,端端正正地戴上说:“君子死,冠不免。”表现了令人敬佩的无畏精神。子路在做孔子的学生之前十分粗鲁,不讲礼貌,后来在孔子的教育下渐渐走上正途。尽管他向上一直有一种不易驯服的野性,但他的坦率、正直、守信,越来越使孔子感到他的可爱和重要。
孔子评价子路的学问是已“升堂”,尚未入室(《论语先进》)。“堂”是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这是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孔子的评价,表明子路的学问已经很不错了,只是不够精深,需要继续努力,这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因为同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已公开表明子路是长于“政事”的。
在孔子晚年,可以说,子路是孔子最喜欢、最主要的学生和朋友之一,他甚至可以说是孔子的一个依靠。子路之所以被后人敬仰,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四、寄予“朽木不可雕”
孔子“中庸”的批评观是主张遇合适当,适可而止,认为“过犹不及”的,但他对寄予的“朽木不可雕也”这样严厉的,显然是不能用“遇合”“适当”这样的字眼来评价的。那么,寄予究竟因何而使一向“中庸”的孔子生气,从而导致孔子过分严厉的批评呢?寄予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吗?
寄予姓寄名予,字子我。鲁国人,小孔子29岁。在《论语》中寄予共出现了4次,并被列入孔子门四科中的“言语”一科,足见寄予能言善辩,有时又要耍点小聪明以显示自己的利口,显得过于莽撞。每当他言词出格时,就不免遭到孔子的批评。
《论语入》篇说:有一次,鲁哀公问作社主的神像和庙宇用什么木料。寄予说:“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用栗木的意思是使人民战战栗栗。”叫人民“战栗”
,这是违背孔子的敬民爱民思想的,何况对周代的解释也有失公正,所以孔子就批评了寄予。
《论语阳货》篇说:寄予问孔子:“父母死了,守孝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有三年不去习礼仪,礼仪一定废弃掉;三年不真壮观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既已吃完,新谷又已登场,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个白米饭,穿那个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寄予说:“安。”孔子便抢着说:“你安,你就去干吧!君子的守孝,吃美味不晓得甘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以为舒适,才不这样干。如今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干好了。”寄予走后,孔子说:“寄予真不仁呀!女儿生下地来,三年以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的。寄予难道就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