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勒流中学 蓝世辉
A、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
B、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⑵ 词性活用:
①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② “名”:
A、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B、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③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⑶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 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 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疏通课文时。)
2、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4、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5、指点与答疑:
⑴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⑵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 ,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 “花”“华”分开。
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6、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第二课时
一、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⑶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⑴ 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⑵ 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二、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⑴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⑵ “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⑶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⑷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⑸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⑹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⑺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 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⑴ 全班学生齐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