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实验高级中学 潘瑞琪
刘兰芝可以说是符合封建妇女标准,可还遭到遣归,这是因为她违反了“七出”里的一项“不顺父母去”,焦母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即使刘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在封建家长看来你“自专由”就是“自专由”了,要你出,你就不得不出了。焦母背后有着强大的封建伦理道德和体制在支撑着她,所以她能够随心所愿,遣送兰芝。
(封建制度规定: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仪礼·丧服》))
三、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思考、提问
1、你认为焦仲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
2、仲卿对兰芝的感情始终如一,而对母亲的感情却有所变化。试指出这种变化,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明确:
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
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
3、通过兰芝兄长的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刘兄只有七句话,但这七句话写得极有个性。其中有质问:“作事何不量”;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也有威胁:“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阿兄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四、探究拓展
1、兰芝和焦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明确: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的。
2、如何理解结尾的“化鸟”这样的情节安排?
明确:这首诗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在结尾安排了“化鸟”这一情节,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则充分地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矢志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嘲弄,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本诗反抗封建礼教的主题。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偏义复词。
2、填空:
本诗以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的罪恶,歌颂了刘、焦的和。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探究学习,研究作品的思想意义,掌握文言词句,小结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检查预习情况(可在解读文本时串在其中讲,最后再小结)
1、通假字:
“取”同“娶”。例如:终老不复取。
“帘”通“奁(lián)”,嫁妆。例如:箱帘六七十
“丁宁”通“叮咛”。例如:府吏见丁宁。
“冥冥”通“暝暝”,日落。例如:儿今日冥冥。
“奄”通“晻”,阴暗不明。例如:奄奄黄昏后。
“傍”通“旁”,旁边。例如:合葬华山傍
2、词句难字:
无所施:用
白公姥:禀告
启阿母:告诉
致不厚:招致
萦苦辛:被缠绕
卒大恩:尽,终
若见录记得;见录:记得我;见,代称性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对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
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
赍钱:赠送
否泰:泰,好运气;否,坏运气
3、古今异义:
可怜:
古义:可爱,例如:可怜体无比;
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
守节:
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例如:守节情不移;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
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例如:汝岂得
自由;今义:不受束和限制。
教训:
古义:教养,例如:本自无教训;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驱使:
古义:使唤,例如:妾不堪驱使;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区区:
古义:真情挚意,例如:感君区区怀;
今义:很小。
来信古义:来送信的使者,例如:自可断来信;今义:寄来的书信。
处分:
古义:处理安排,例如:处分适兄意;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便利:
古义: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
今义:方便。
逢迎:
古义:迎接,例如:相逢迎;
今义:奉承,拍马。
纷纭:
古义:麻烦,例如:勿复纷纭;
今义:多而杂乱。
交通:
古义:连接,例如:叶叶相交通;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总称。
多谢:
古义:多多劝告,例如:多谢后世人;
今义:多多感谢。
宦官:
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例如: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今义:太监,宦官。
千万:
古义:无论如何,例如:念与世间,千万不复全;
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
4、一词多义:
取:
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动词)
还必相迎取(与“迎”同义,迎接,动词)
为:
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读wéi)
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读wéi)
为诗云尔(作,写,动词,读wéi)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读wéi;或作“因为”,“由于”介词,读wèi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