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从《论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其教学理念,探讨其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工作中。

研究《论语》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孔子至少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

一、关注兴趣,分层优化

孔子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相当高明的,他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第191章。选自山西古籍出版社《〈论语〉类读》,下同。)这一理念,至今仍在教育界得到继承,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相信以后一定会逐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那么,在学习上,何者为“中人以上”,何者为“中人以下”?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184章)看来,应以兴趣为区别其层次之第一要素,而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等为次。通过这样的区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情等的不同就相对符合他应受教育的实际情况,更便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他进行教育,更易最经济的发挥教育之优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做法,远比一刀切的大锅饭式的教育更适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关于兴趣之于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句老话:你能管住他的身,可你管不住他的心。只要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他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可见,兴趣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有兴趣,就会用心专、用情痴,全身心投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投入,故心无旁骛;因为乐意,所以通过勤奋就会做出惊人的成绩。而没有兴趣,就容易倦怠、松懈。自然,事情也可以干,可能也会干的不错,但总归平庸,要想有所建树或出类拔萃,近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可见,兴趣之于教育,正如水之源,木之本。这就启示我们,作为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干效果要好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教师是园丁,不如说他是独具慧眼的伯乐。

二、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在此问题上,孔子的教育方法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具体表现在对同一问题的回答能做到因人而异: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第473章)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第472章)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第449章)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

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第484章)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第435章)

同是问政,不同的学生得到的回答也各不相同,这主要视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子张给孔子的印象是“师也辟”,即习于容止、缺少诚实,有点好高骛远,故孔子要他尽心竭力、脚踏实地;子路心浮气躁,做事缺乏耐心,爱指手划脚,因此告之曰要以身先之、以身劳之;子夏注重实践,做事脚踏实地,喜欢从小事着手,而也容易为小事所蒙蔽,故而告诫他要着眼长远;仲弓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赞之曰“雍也可使南面”,是为政的适当人选,故孔子从表率、宽容、荐贤等方面开导他;子贡自恃才高,徒事高远而务本不足,故孔子启发他要务本……类似的孔子跟弟子的答问,在《论语》中俯拾皆是。这就要求我们在施教时要充分了解受教者多方面的情况,尽量对其特点了然于胸。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态度。在学习问题上,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关注兴趣的前提下,使他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孔子才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第186章)“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第188章)没有兴趣的勤奋是不会长久的,没有端正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颜渊好学而不惰,故孔子多次褒奖,以使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子路上进而性格粗俗,故孔子褒贬双管齐下,以激励鞭策;子贡聪敏可“不受命而货殖焉”,又巧言善辩、喜爱“方人”,故孔子贬之有加,以使归正道……这些措施,都以各自对学习的态度为准绳,可谓恰到好处。

了解他们的个性。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对他的教育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即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然,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392章)

这一章,一直为教师津津乐道,公认它是因材施教的范例。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考虑了受教者的个性因素,对症下药。可以想见,对这两个人如果采用相同的模式,或互换一下,绝不会收到如此效果。

了解他们的资质。人的禀赋各不相同,这是已为科学所证明的事实。因此,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时能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别千篇一律。对此,孔子早有深刻认识,正如他对弟子的评价:“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第375章)也正是抓住了各人的差异,才会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第377章)这样的成就。可以想见,假如孔子不考虑这一因素而一味求同,其弟子的成就一定会大大缩水,决不会如此异彩纷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