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雨巷》教学案例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 吴礼明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雨巷 > 《雨巷》教学案例

我说,哪些地方能够触动我们的柔软的心肠呢?学生说第二节里的那个在“雨中哀怨”的形象很感人,又有学生接着说那个哀怨的“像雨中开放的丁香”一样的形象很感人。我说,都很好,都品得细。我问,为什么“象我一样”的呢?学生说,可能两人相处的时间很长吧。我说有这种可能,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精气神都是一样的。诗人希望这样的姑娘出现,与他那样的相似,一样地哀怨、惆怅,又该是怎样的颤动人心了。所以,我说,像丁香一样的种种特征,这些都是标志,如果真的有一位那样的姑娘,那也一定是生生世世都是做一样的人的人了。连说了两个“象我一样”怎么理解?有学生说有一丝激动。我说很好,不过,是极细微的一丝心灵颤动。或者说,这样的姑娘根本就是没有出现,只是诗人心理在念叨呢,念叨一个像他那样而慰心的姑娘了。

还有,哪位,再说说看?有学生说,前后联系起来,仿佛看到了丁香姑娘在眼前的出现然后又消逝了。我说,你说的是“消逝”吗?他说是的。我将它写在黑板上。“那你能不能就此多说一点?”我问。他说,姑娘像丁香花儿一样地绽放,又随即凋谢了。我说很好,在诗人眼前这是一个美的短暂的展现和消逝的幻灭的过程,其实人生之中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又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啊。昨天那人在这里,但今天已经不在了,听说出了车祸,诸如此类的事情现在正不知有多少,我的一位朋友前一段时间,在五一节后对我说,看看她的姐姐还是好好的,但五一节那天出了车祸,再看看那些令人痛不欲生的一幕幕场景,真感到活着就是一种空幻。学生说,那是不是可以说在诗人那里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呢?我说,你这种想法极有可能,这首诗很含蓄,但有很大的张力。这样说,这首诗所写的就是一个对悲情的怀念了。不过我们课下开可以继续想象。

“哪位还想说说?”我问。有学生说很喜欢“她静默地走近”。我说你为什么喜欢呢?她说,不是很清楚,就是喜欢。我说,你喜欢好,有谁能说说?有学生说她说感到一说话就破坏了眼前这一切。我说很好啊,无声的境界是非常美的境界,一切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是心在体会,是心在交流,是心在感受啊。我又说,“她走近”,如果不往下看,我们可能期望什么?学生说,希望两人能够相遇……“还有呢?”我问。她听着头声音很小。我说,期待相遇,并使有情人……学生们大声地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我说,那也不一定非得如此,但两颗心在一起,紧紧地相拥,则是一般的期待呢。我说,我们接下来看看,我们期待的情形出现没有?学生说没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过去了,真的感到遗憾。我说,使人紧张之后,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失落和迷茫,这诗就是这样,将感伤的情绪写满纸面,并使人感到像“梦”一样地虚幻啊。

还有两节,读起来也是颇哀感顽艳,我说,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学生说,我看着丁香一样的姑娘走远了,甚至泪水都出来了。我说诗的力量就在这细腻的地方,“远了,远了”难道不是诗人在哭泣和绝望吗?还有那“消了……”,“散了……”,“消散了……”,真的是绝望的语言,很多时候,你就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你所期待的在眼前消逝,救不得,过不去,一切的方法都没有用,一切的心思都白费,有的只有痛苦,揪心和凄伤,尤其,诗人将姑娘消失的地方还渲染得那样的……学生说凄凉啊。我说是啊,诗人戴望舒非常善于造境了,诗的画面感确实很强,如果拍成电视画面,我们便会看到,大家想想是快镜头,还是慢镜头呢?学生说一定是慢镜头。我说是啊,一定是慢镜头,像梦一样地凄伤和迷惘啊。

好了,我说,我们来读读诗的最后一节。生读。我问感受如何?学生说与开头一样。我说哪里一样?学生说基本格局是一样的。我说,我不问你基本格局如何,我问你读后感到怎样?学生说,说不出来。我说不要紧的。能够感受,深入地感受已经可以了。就像开头一样,诗歌用一种回环、复沓的手法,再现了那永远都不能忘怀的一幕,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诗的结尾又给人悠悠不尽之感。但是,要说一样也不是,在哪里不一样?学生们说,开头的地方是“逢着”,这里是“飘过”。我问,这里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说,在开头是希望“逢着”,已经精神相遇了,所以不再是“逢着”。我说,你们说得很好,不过,我们不妨再来读读: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为什么是‘飘过’呢?”我问。学生仍然说不知。我说这个问题可能难了点,但很重要。“飘过”是一个动作,在文学史上,有很多富有饱蕴意义的动作或片段被历史留了下来,成了短暂而永恒的精彩,我可以举出一些,大家有兴趣课后可以查查这方面的资料。比如,《诗经》里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女子婉转含情的眼睛,那眼睛多会说话啊。雕塑里,西方有“拉奥孔”,微张的嘴,微曲的身段,其痛苦、力与美的形象,则给人无限的想象。又如法国作家加缪笔下的“薛西弗斯的神话”,说的是为人间造福而得罪了神祗的“薛西弗斯”被罚无休止的将巨石搬上上顶的事,但神祗并不能征服他的精神世界,反而使他更家蔑视神祗了。文章的结尾,加缪说:“我让薛西弗斯留在山下!一个人永远会一再发现他的重负。但薛西弗斯揭示了更崇高的真诚,这真诚举起了巨石而否定了神祇。他也下结论说一切都很好。此后,这没有主宰的宇宙,在他看来,即非有益的,也不是徒劳的。这石头的每一颗原子,在这充满了夜色山上的每一片矿石,它的本身就形成一个世界。挣扎着上山的努力已足以充实人们的心灵。人们必须想象薛西弗斯是快乐的。”当然,我们还是回到诗这来。

“飘过”也是太富有诗意了。“飘过”的丁香般的幽怨的姑娘形象,将惆怅、哀怨、幻灭和绝望都展现我们的面前,甚至直入到我们的心灵深处那最柔软的部分,化而为缕缕魂灵,萦绕着,久久不散啊。

当然,诗歌似谜语,朱光潜先生说过的。读者读诗,除了感受诗的氛围,还想勘破谜底,究竟诗歌要表达什么,或者诗歌究竟为谁而写。于是,有人说,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革命退潮后,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戴望舒就是如此。他精神上受到压抑,

陷入一个思想紊乱的境地,越来越深地走进了虚无主义,对自己的才能作了无益的消耗。他徒劳地思索着,除了使自己困惑外,不会有更好的答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