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
1、她的进京就是为了嫁。奇怪的是,新女婿却跑了。“那年在这里”将她许了梅家,今年她为了“发嫁”而来“这里”,而“这里”的梅公子却不在“这里”!普天下哪有这样的亲事?难道说连女婿在哪儿也不搞清楚了,就慌慌张张地把闺女送上门去?
梅家消息五十七回有所披露:
宝钗听了,愁眉(对岫烟)叹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这事,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家,也断不敢先娶亲的……”
离奇!梅翰林原本无外调的消息,却又偏说他在“任上”,翰林的“任上”不在“这里”么?再,“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已经要发嫁了,姑娘已经千里迢迢奔来了,竟然还说是没有“定”!
这同湘云的婚事对看,手法一致。袭人问湘云婚事,湘云不答,等于是告吹。同样的,宝琴的婚事也是发生变故了
2、嫁梅家,却与宝玉一同去折梅,与宝玉提亲。前辈红学家分析这个问题时曾认为这叫作“白雪红梅”相配,代表宝琴与梅公子完美无缺的好姻缘。我殊不以为如此,不要忘记“白雪红梅”是相配在“琉琉世界”中的,是一个如此靠不住的脆弱基础!
3、第七十回,黛玉撰《桃花行》古风,却落在宝琴手中。
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流下泪来。
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又怕众人看见,又忙自己擦了。因问:“你们怎么得来?”宝琴笑道:“你猜是谁作的?”宝玉笑道:“自然是潇湘妃子稿。”宝琴笑道:“现是我作的呢!”
很好。你既然承认是你作的,那么,“泪干春尽花憔悴”、“寂寞帘栊空月痕”的命运就也有你一份!
4、薛宝琴自填的《西江月》柳絮词中明明白白地讲“明月梅花一梦”、“偏是离人恨重。”程高本将“梅花一梦”改为“梨花一梦”不仅与典不合,而且于事乖谬。
在评论这首词时,还借众人之口,特点出了“几处”、”谁家”这两个词,暗示她不幸。
5、前文已经讨论过,宝琴乃是“画中人”,而宝琴在《梅花观怀古》(可认为对于“梅”的“怀古”)的谜诗中讲“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这再明显不过了,她不可能在“梅”边,只能令人遗憾地“在柳边”。
那么,“柳”又是谁呢?可以肯定不是柳湘莲,也决不会是柳五儿家的什么人,他们的资格差得远呐!
五、芳颜究属落谁家
为什么脂砚斋等各家对宝琴如此讳莫如深?
我的理解是,她后来的情节是干犯了“皇禁”,暴露了曹雪芹的“伤时骂世之旨”。为了躲避这一问题,批书的人谈到她只好打一个“副十二钗”的哈哈。所谓“迷失”者,这个词本身就欠通,对于一件东西、一部稿本“失”是可能的,“迷”字便模糊得可以。谁见过一本稿子发了“迷”走失的?迷进石头八卦阵里了么?
因此,我认为《红楼梦》后数十回的湮没不是什么“迷失”,而是封建势力围剿的“胜利成果”(具体情况当然复杂)。愈是反封建性质强烈的内容,便愈是“迷失”得干净。但也正因如此,便愈值得我们如今查古书、寻线索、晶批语、细考证,去那烧尽的残灰里扑金银,觅珍宝啊!
现在须回到她的十首诗谜上来了。这是了解她这个人今后去向最完整的一份资料。根据这份资料,似可以探索出琴姑娘的命运之路。
蔡义江同志的新书《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的《备考》中谈了他对十首怀古诗的看法。他正确地认识到,这些诗谜“另有真正的、有意义的‘谜底”’,存在着“谜外之谜”,是“人生之谜”。
但是,值得商榷的是“谜外之谜”究竟为何物。蔡同志认为“《红楼梦》的‘录鬼簿’,是已死和将死的大观园女儿的哀歌。”并依次将十首绝句的谜底断为总说、元春、李纨、凤姐、晴雯、迎春、香菱、秦氏、金钏、黛玉。
我认为,既为“《红楼梦)的‘录鬼簿”’,那么起码对大观园中的主要女子不应有所遗漏(不必谈尤二、三姐等人了)。如湘云、(甚至宝钗)、妙玉、鸳鸯、司棋等在书中的分量是很重的,而且都没有长命征候,为什么“录鬼簿”不包括她们呢?
上述诸九人(除金钏外)的命运,“册子”上早注得明明白白,何必要再一次用更隐晦的诗来重复原来显亮的判词呢?这样猜谜,不过是把“俗物”当成“人”来猜,仍旧没有离开普通猜谜法的窠臼。
我认为“人生之谜”的说法很对,但不是别人的人生,而是她自己的人生。十首诗谜是宝琴的自说、自唱、自悼、自挽。所谓“却怀往事”是正话反说,全是她的“后事”。现在我将10首诗谜分成四个层次综合起来试析一下:
第一、二首诗为第一层,如鼓儿词的开场白,总地叙述自己一生遭遇。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虽有外戚(贾府──马援)的莫大功劳,未能免去垓下香殒的命运。
第三、四首诗为第二层,是第一层意思在精神上的延续。讲自己在湍急的政治旋涡中无法摆脱“牵连”的景况和自己不计“名利”、报答知己、义无反顾的心情。
第五、六、七、八首诗为第三层意思,是演义式地叙述事变的经过和自己身处事变中的态度。先讲皇帝的无道(隋堤风景),再讲自己与爱人、知己朋友分离的无可奈何和惆怅心情,既而讲自己被谗逐、被赐死。
第九、十两首诗,是述志、言情、畅谈自己对“事变”的感想和自己忠贞不渝的风骨。最后“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为“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意境的变调,颇有“呜呼哀哉,伏惟尚飨”的味道。 串连起来看,十首诗谜与自叙“墓志铭”颇有类似之处。
这种破谜的办法当然异乎寻常。但是,当其他普通的解法无济于事时,这种办法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途径。
为了把这一问题说得更清楚些,按照十首诗的内容和我的思维线索,取“《好了歌》注”形式同样用歌唱出来。“把势”不好,请诸君看个意思:
魏吴交兵,只误得苍生不幸,
忠良遭谗害,嗟讶又得甚用?
名利俱虚话,敢怨他人嘲讽?
君不知,我乃是为报知已,才落得这般儿形容!
不敢当,风流天子君恩重,
怎知奴本桃叶女,厮配得人间情种,
景不堪渡口临流别离情。
孰能料,一封诏命颁九重,
落得个黄昏夕阳照青冢,马嵬坡前系白绫!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