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 红楼梦》 的主题思想

朱引玉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无可奈何花落去──论《 红楼梦》 的主题思想

深深积淀在曹雪芹思想深处的“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不仅制约、决定着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而且也烙印在作为这一美质载体的两个人物形象身上。《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写宝玉病后去看黛玉,有这么一节心理描写:

(宝玉)见杏花全落,已结小杏。因想到:“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到‘绿叶成荫子满杖’了。”宝玉“又想起那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这正是一种对美质不常的感伤和惆怅,潜含着一种对生活将要消逝的美好女性的追忆和思念。

与贾宝玉相比,在林黛玉身上所体现的曹雪芹“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则更为明显。黛玉自幼父母双亡,以贾母外孙女的身份寄居在贾府。在日常生活中,她与贾宝玉由童年的青梅竹马而发展到心心相印的美好爱情。而在这一美质形成的过程中,林黛玉处处表现出担惊受怕,如履薄冰。“好妹妹……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出一身病来。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正是不放心,她向宝玉使小性儿,乃至斗呕赌气,甚至在公开场合使他难堪。黛玉的这些怪癖行为,其实,正是对他们所产生的纯真爱情的一种变相保护以及担心美质遭到破坏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甚至映射到她对自然界一切美质的珍惜,形成了一种对花落泪,见月伤情的感伤性格。

造成宝、黛爱情这一美质不常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自身的因素,而是由于强大的封建势力的摧毁。如诗似画、优美宁静的大观园,是一个较少受到外部世界干扰的独特环境,正是如此,生活在其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才能迅速孕育他们的爱情。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外在因素,其宝、黛爱情自身的发展走向是十分美好的。然而,大观园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贾府这个肮脏污浊的现实社会中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宝、黛爱情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的毁灭。不管是按照今天高鹗续书所写的也好,还是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也好,宝、黛爱情这一美质的毁灭,均是由于外在势力扼杀的结果。

如果说曹雪芹“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表现在宝、黛爱情上还是一种深层意义的话,那么他在大观园群钗形象体系的塑造上则使它更加表象化了。

《红楼梦》除林黛玉以外,还塑造了一大群聪明美丽的女性形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女儿世界。

过去,对于《红楼梦》这一方面的描写,我们的研究或重视不够,对此避而不谈,或虽有研究,却认为代表了曹雪芹的理想以及尊重妇女的民主思想,而完全忽略了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大观园的这些女儿们为什么都未能逃脱不幸的命运,形成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说到底,这还是由积淀在曹雪芹思想深处“美质不常”的梦幻意识所决定的。

《红楼梦》把大观园的女儿写得很美,她们不仅外貌美,心灵更美,而且美得各具个性。林黛玉的娇美聪慧,史湘云的憨厚豁达,薛宝钗的端庄贤淑,贾探春的精明自尊,妙玉的清高脱俗,袭人的温柔体贴……这些美丽的女儿,犹如不同品种的花卉,争奇斗艳,含苞待放,把大观园装点得一片姹紫嫣红。在这个女儿世界里,她们以各自美好的品格构成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社会生活。

这个社会的生活远不同于外部世界的肮脏污浊,显得情趣高雅,超凡脱俗。一次次宴集所表现的姊妹亲情,天伦之乐;一次次诗社所表现的逞才斗艺,才华闪烁。在这里,没有主子的尊严,没有奴婢的低下,只有姊妹的情谊。林黛玉从未把紫鹃当作下人,而是情同手足,视为知己;晴雯不高兴也可以拿宝玉出气,撕扇子玩耍。这是多么美好而令人神往的世界呵!然而,大观园的美丽女儿以及她们的美好生活,不过犹如昙花一现。曾几何时,在大观还充满着女儿们的欢声笑语时,黛玉葬花就已露出“群芳”凋零的端倪。“花谢花飞”本属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然而,敏感的林黛玉却从春花飘零中看到了自己的不幸,看到了女儿们的不幸。“明媚鲜艳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再觅。”这不正是以林黛玉为代表的大观园“群芳”的真实写照吗?这不正是一种对美质不常的哀伤和悲叹吗?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正如“黛玉葬花”所预示的,命若桃花的大观园女儿,虽鲜艳一时,然而,“飞花逐水流”是她们的命运所归。从七十四回的晴雯被逐含怨而死,预告了大观园“群芳”凋零的开始。在这之后不久,迎春误嫁而亡,司棋殉情撞壁,鸳鸯避祸自杀,妙玉沦落烟花,探春远嫁他方,黛玉魂归离恨,宝钗独守空房,湘云青春守寡,惜春遁入空门,……真正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无可奈何花落去”,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那种昔日的繁华生活以及美好的女性,犹如一江春水,逝而不返了。《红楼梦》是一曲无可奈何的挽歌。它既是对这个贵族家庭沦亡的悲叹,又是对人生命运不幸的哀伤。说来道去,还是俞平伯先生说得好:“我想《红楼梦》作者所要说者,无非始于荣华,终于憔悴,感慨身世,追缅古欢,绮梦既阑,穷愁毕生。宝玉如是,雪芹亦如是。”⑦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然而,笼罩着全部小说的却是佛老的虚无主义思想。我们今天看来,《红楼梦》杰出的思想成就并不表现在作品所要宣扬的这一主题思想,而是作者在具体阐述(或演绎)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描写,曹雪芹在开卷就说:“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徙为供人耳目而反失其真传者、,正是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使《红楼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使它攀登上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

【注释】

① 见《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3辑。

② 见《文学遗产》1989年第3期。

③ 见《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5期。

④ 见郭豫适编的《红楼梦研究文选》第3页中敦诚《赠曹雪芹》诗。

⑤ 见郭豫适编的《红楼梦研究文选》第3页中敦敏《寄怀曹雪芹霑》诗,其中有“扬州旧梦久已觉,且著临邛犊鼻”句。

⑥ 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29页。

⑦ 1992年4月27日给顾颉刚的信,见《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

──原载《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