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登高 >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这种宗教信徒式的回答让人感到意外。在观察传统文人的生活习性的时候,我注意到,文人比任何人都渴望高处。大多数文人都嗜好登高,而且登高必赋,或多或少都留有吟咏登高的诗篇。寻找高点,仿佛是这个族群普遍存在的一份心理偏执。我把这种习性称为猎豹冲动。他们寻找的高点,当然不限于山峰,可以是山巅,也可以是城楼、古塔、高阁、祭坛、石矶等任何地方,甚至驿舍楼台凭栏而望,也构成一种登高。只要能够取一个俯瞰的视点,可以纵情眺望天地,那么,不管攀登过程多么艰难,他们都要想尽办法去一登为快,满足诗人所说的那份“登临意”。

孔子就是非常喜欢登高的人。他曾经登上一座高山,举目眺望,感慨地对弟子说,唉呀,鲁国原来这么小!然后他又登上了巍峨的泰山。站在泰山顶上,喟然叹息道:原来天下也这么小啊。还有一次,他带着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登临景山,到了山顶后,他问弟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们都有什么想法?”然后就展开了一场自由讨论。上古的时候,登高能赋是一项重要的外交素质,只有登高能赋才能做诸侯手下的大夫。大夫有九项必备的能力,其中第五条就是要登高能赋。孔子最著名的一句慨叹,就是站在山川高处这样赋出来的。他站在河边的危崖峭壁上,望着滔滔的流水长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强烈地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登山,而是一种精神的朝觐,是一种变相的文化仪式。因为,它总是在强调最终的精神活动,而不是体力的冒险;它只在意到达山顶之后的看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根本不在乎登山过程本身的艰苦和乐趣。所以它不是体育运动,不是现代登山家的极限挑战。

读过一点唐诗的人,都会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里面的名句。“会当”是发誓定要去做的意思。总有一天自己要去凌越那个颠峰,把群山都踩在脚下。这可不是普通的抒情诗,读者。你应该能从中嗅出猎豹的气息和激情来。这就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文人最典型的猎豹冲动。我意识到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份宣言,是一个知识群体试图君临整个社会和山川宇宙的陈情表白。诗人就是那只渴望冰峰的猎豹啊,永远心在高处。集体无意识也好,个人无意识也好,无论你相信不相信这种解读,我都这么认为。我听到了自己心弦有声。那么,他们为什么要争相跑到那么高的地方去呢?这里面,已经不仅仅是人类的天性了,还有更深的文人天性。这使得天下所有的海明威都感到纳闷。

二、时间被击退了

追问这种对高点的渴望,我想,应该与自由有关。

人类没有翅膀,但是人类很早就渴望能够象鸟儿一样飞起来。许多民族都有关于人能够飞翔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这种古老的梦想由来已久。在东方,古老的《山海经》中,记载着许多长着翅膀的半人半鸟怪物,生活在叫做羽民国、讙头国、毕方鸟国等等地方。道家把修炼成正果想象成羽化登仙,也反映了同样的渴望。突然有一天,人从自己的肉体躯壳中蝉蜕了出来,长出了可以飞天的翅膀,升到天上做长生不老的神仙去了。这样的宗教确实有诱惑力,它抓住了芸芸众生也有飞翔冲动的心理弱点。在神话和宗教之外,民间人体飞翔的尝试就更多了,数说起来足以让我们悲喜交加,心生感慨。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曾经有人在身上绑缚羽毛,做成巨大的翅膀,然后从高台上纵身跳下。据说竟然还滑翔了几百步远。在西方,这样的尝试更是不绝如缕。直到十九世纪末出现李林塔尔,二十世纪初出现莱特兄弟。

我敢肯定,出于对自由的渴望,文人比任何人都更想拥有飞翔的翅膀。证据是,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把自己形容为飞鸟,说自己是大鹏,是鸾凤,是孤鹤,是惊鸿,是鵷鶵,是苍鹰。庄子曾经想象自己象一只巨大的神鸟,展开云一样的翅膀,在高空俯瞰人间城郭。李白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杜甫把自己当作矫健的雄鹰,梦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东坡先生则把自己比喻为惊鸿,总是想乘风归去,却又无比眷恋人间。都是同一种奢求,对自由的奢求。这应该被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猎豹冲动。

登高是对飞翔的模拟,高处让他们可以完整地把握这个世界,审视这个世界,可以用垂怜的眼光抚摸芸芸众生,可以发现原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多么可怜的世人啊,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可以这样叹息说。一个借助于大视野而产生的精神自我放大过程,就这样完成了。一次模拟飞翔的仙人探访,就这样完成了。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文人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变成得道的仙人,从而取得怜悯这个世界的权利。

你可以怀疑这样的猜测,但是别停下来。因为在我看来,这还不是全部。申请对世俗红尘的悲悯和自由,隐含着申请对时间的彻底自由。文人登高的最深层冲动,来自于渴望摆脱时间的追赶。我始终认为,圣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叙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永恒的苦恼。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是这样一种苦恼。阿根廷诗人贝纳德斯告戒世人,不要只顾贪婪地占有空间,要想到人的高尚任务是占有时间。这使我们相信,所有的人都在被时间追赶,只有文人如此焦虑。

西方的梭罗也讲过一个故事:

库鲁城里有一位艺术家,总是想追求完美极致。有一天,他突然想做一根天下最精美的手杖。于是离开库鲁城,到郊外的树林里去寻找适合的材料。他太挑剔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找着找着,朋友们一个接一个死去,他却一点没有老。时间已经对他无可奈何。等到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树干时,库鲁城已经变成了古老的废墟。他就坐在废墟上仔细地削着树皮,削啊削,削了很久还没有把它削成满意的形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桑达尔王朝已经悄悄结束了。等他开始装饰金环和杖头上的宝石,梵天已经睡了醒,醒了又睡,轮回了好几次。最后,他终于完成了这根手杖,梵天出现了万物中最美的一件东西。他脚下的树皮木屑仍然很新鲜,可周围的世界已经变化了不知道多少轮,他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这个艺术家大概是西方的丁令威。我把它们看作是两种文化的相互抄袭:悟道修炼,是在制作心中的精美手杖;而制作手杖,也就是在修炼悟道。当他们专注地做着这件事的时候,时间被击退了。我又想起了中国神话中的烂柯山故事。这柄象征时间的西方手杖,在烂柯山传说中是一把斧子的手柄。砍柴的樵夫在深山里迷了路,看见神仙在那里下棋,于是站在一旁观看。等到两个仙人一局下完,竟然不知不觉过去了几千年,樵夫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殆尽。西方的手杖保持着永久的新鲜,东方的斧柄被时间风化。新鲜也好,朽烂也好,仙人下棋和凡人制作手杖,都构成一种刻意的时间游戏。这种游戏一定要有一个旁观者,来见证时间怎样被击退,变得对生命无可奈何。很显然,文人登高就是对这种游戏的模仿和觊觎,就是想让时间凝固下来,让他们体验到什么是永恒。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