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游褒禅山记》疑点解读

陈永庆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2 > 游褒禅山记 > 《游褒禅山记》疑点解读

[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唐]韩愈《进学解》:“含英咀华。”

⑶ 浮华,虚华。如:

《老子》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后汉书·周举传》:“但务其华,不寻其实。”

由此引申为豪华;奢侈。如: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⑷ 光彩,光辉。如: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下照地。”

《尚书大传》卷一:“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由此引申为“显贵,显耀,荣华”等义。如:

《晋书·王遐传》:“少以华族,仕至光禄勋。”

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⑸ 此外,“华”还念作huà,如西岳华山,姓华。

⑹ “华”念kuā时,是“不正”的意思,《集韵·佳韵》:“华,不正也。或作亻瓜。”

在以上这些读音与义项中,与《游褒禅山记》有关联的只有“huá”和“huā”,而要推知其在原文中的念法,有必要对“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一句作出分析。既是“音谬”,第一个“华”与“华实”的“华”读音,读音肯定不同,在这里有两种情况,其一就是教学参考书的解释,其二是第一个“华”念huá,后两个华念huā。究竟哪种解释更合理?

教学参考书对“华实”的“华”解释为“奢侈”“虚华”,自然该念huá了,然而,翻开《汉语大词典》对“华实”有三条解释:

⑴ 花和果实:

《列子·汤问》:“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

《后汉书·班固传上》:“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唐]元稹《表夏》诗之一:“华实各自好,讵云芳意沉。”

⑵ 开花结果:

《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僖公三十三年‘十二月,李梅实’,刘向以为周十二月,今十月也,李梅当剥落,今反华实,近草妖也。先华而后实,不书华,举重者也。”

《素问·四气调神六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⑶ 华huá实:

华丽和质朴: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飞采;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

由此可见,“华实”既可念huá shí,更可念huā shí,而从语感及使用频率看,念huā shí(花和果实或开花结果)更合理一些。所以,要推知此处的确切读音还必须另找依据。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王安石在浏览褒禅山时,当时人们称之为“华(huā)山,而写作“华山”,王安石在“仆碑”上发现不是“华山”而是“花山”,这在“华”“花”通用的时代,王安石的发现能算是发现吗?还值得如此大发感慨?况且既然当时人们念(huā)山,而不是念“华(huá)山”,读音与“仆碑”的记载完全一致,又何来“盖音谬也”的感叹?所以不难看出,《教参》的解释缺乏根据。

笔者认为,对于“华”的读音,有如下理由可以推定:

⑴ 褒禅山原名“花(huā)山”,而王安石去游览时,人们已经称呼为“华(huá)山”了,这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写得明明白白:“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试想,王安石在写作此文时已知褒禅山旧名“花山”,可为什么不直接说“褒禅山亦谓之花山”?显然这是沿用当时人们的说法。

⑵ 华阳洞的名称来历,足可证明褒禅山又名华(huā)山。山南水北谓之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如《诗经·秦风·谓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李白《春归终南山》:“我来南山阳。”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阴阳割昏晓。”从古到今,地名第二字用“阳”的,一般都来自这个意义,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所以“华阳洞”自然是在华山的南面了。王安石说的“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说法是确凿无疑的。据资料介绍,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的地方。而“华阳洞”的“华”,一直都念(huá),可推知“华山”是念华(huā)山了。

⑶ 褒禅山的名称变革,历经了“花山”、“华山”、“褒禅山”的过程。唐以前叫“花山”,后来因为“华”“花”相通,而被人们叫做“华(huá)山”,唐代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在此筑舍定居,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大概在王安石游览时(北宋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又叫华山,又叫褒禅山,但可以肯定,没有叫“花山”的。王安石所见石碑上的雕刻,应该是在“花”字产生以后,唐代贞观(更名为褒禅山)之前。这样解释“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就合情合理了。

⑷ 王安石说的“盖音谬也”指的是把“花山”的“花huā(也写作华)”读成了huá,即把“花山”读成了“华(huá)山”,所以对于“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一句,就可理解为:现在说的“华huā”(即人们称呼的“华(huá)山”的“华”),如同“华实”(开花、结果,“华”通“花”)的“华”(huā),是因为读音的错误(即字形相同,都写作“华”,读音不同)造成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