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庆
【论文要点】
1、关于文中“华”的读音。
2、关于“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中的“文”的理解。
3、关于“华山洞”与“华阳洞”。
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之手的《游褒禅山记》,以其简洁洗炼的文字、深邃透辟的哲理而为历代读者所称颂,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必选课文。
对于这样一篇文质皆美脍炙人口的文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几处地方,依照《教参》或其他资料的解释,还难以令人信服,以至在向学生讲解时,也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特浅析于下,以祈正于大方之家。
1、关于文中“华”的读音:
原文第一段有六处出现了“华”字: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文中六处出现的“华”字,读音不尽相同,而疑点最大的是“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一句,对此,有关教参均作如下解释:
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华(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的“华”,仍应读古音(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1990年10月第一版。
以上解释,2000年版的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也继续采用。
从这段解释来看,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有几个问题依然没有解释明白:
⑴ “花”字产生,始于何时?“华”“花”分家,又大体在什么时候?
⑵ 王安石游览褒禅山时,当地人究竟是念“华(huá)山”,还是念“华(huā)山”?
⑶ “华实”一词的“华”,难道就一定作“奢侈,虚浮”的“华(huá)”来解释吗?
可以肯定的是,“花”字在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是早已产生了的,因为碑文上,显示得明明白白,而碑文的“漫灭”,在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空气污染的古代,总得经过上百年乃至数百年。
高鸿缙《中国字例》对“華”“花”有解释:“(華)字原象形,甲文用为祭名,秦人或加为意符,遂有華(华)字。及后華借用为光华意。秦汉人乃另造荂,荂见《方言》。六朝人又另造花字。日久而华字为借意所专,荂字少用,花字遂独行。”
《广韵·麻韵》:“花,(華)俗,今通用。”
《广雅·释草》:“花,华也。”王念孙疏证:“顾炎武《唐韵正》云:‘考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唯《后魏书·李谐传》载其《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曰:“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苑之英华。”花字与华并用。而五经、楚辞、诸子、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本相传,凡华字未有改为花者。’……引之按:《广雅》释花为华,《字诂》又云:“古花字。则魏时已行此字,不始于后魏矣。”《广雅》是一本训诂书,三国时魏国张揖撰,是研究古代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资料。清代王念孙有《广雅疏证》订讹补缺,由音求义,较为精审。
由此可以看出,顾炎武认为后魏才有“花”字,与高鸿缙的观点相近,王引之则认为三国时就有,铁证是《广雅》。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三国时出现“花”字,然后经历了漫长的“华”、“花”相通的时期,一直到宋代及以后。
在这里,我们不妨来考察一下“华”字的来历。
《说文解字》:華,華部,华,荣也,从艸从。呼瓜切。
拿现在的话说,华(huā),就是花,开花,花朵的意思,“荣”,就是“开花”之意,如“朔漠则桃李夏荣”(《梦溪笔谈·采草药》)
《说文》“荣,桐木也,从木,荧省声。一曰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方睿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即荣之古文……象木枝柯相交之形,其端从,木之华也。华之义为荣。”也就是说,“荣”和“华”一样,都有“花”之义项。
关于华的注释,《汉语大字典》列出了四大类共三十个义项,四种读音,即(huá)(huā)(huà)(kuā)。笔者认为,常见的有如下解释:
⑴huā(花)。花:
《诗经·周南·桃夭》:“灼灼其华。”
《易·大过》“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诗·小雅》:“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晋·陶潜《拟古诗》之七:“皎皎云月间,灼灼叶中华。”
[三国]曹植《公宴诗》:“朱华冒绿池。”(朱华,即荷花)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小生)桃源洞里无征战,(旦)可有莲华并蒂开。”
由“花”引申为开花。如: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
《淮南子·时则》:“桃李始华。”
[南朝梁代]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之十五:“天道好盈缺,春华故秋凋。”
成语有“春华秋实”;“华而不实”的本义为只开花不结果。
⑵huá华丽、美丽。如:
《晋书·谢安传》:“生存华尾处,零落归山丘。”
《论衡·自纪》:“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
[三国魏]钟会《孔雀赋》:“五色点注,华羽参差。”
由“华丽、美丽”引申为精华,精美的东西。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