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奇 观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奇观”,三篇主题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一篇拓展阅读《海市》,一个语文天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形象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课内外结合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课时分配:
《雅鲁藏布大峡谷》 2课时
《浙江潮》 2课时
《红树林》 2课时
《海市》 1课时
语文天地 4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处的形成、与它有关的世界之最,它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它是世界最后一块秘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学会理解生字新词,学会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对比和举例。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列提纲。
教学构想: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然后复述传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数字、比较等说明法,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知道峡谷内的风景秀丽,引出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你见过的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还有一首歌,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想想是哪儿的风情?(放课件,听歌曲《青藏高原》。)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对哪个地方感兴趣,用笔画下来。
2、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3、回答问题:哪个地方感兴趣。
三、精读课文
(一)、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再读喜欢的段落,并说明感兴趣的原因。
(二)、全班交流
1、课文中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传说。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数字、比较说明法)
(3)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用数字具体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多深、多长;通过比较是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观。)
(4)指导朗读:数字重读,以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3、过渡: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更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的无与伦比。
4、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作“西藏江南”?
(1)学生边默读边做好批注。
(2)你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里景象奇异的原因吗?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博物馆。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说“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出示重点句:这里有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比较:这里有非常纯净的天空,非常飘逸的云彩,非常雄伟的雪峰,非常漂亮的大拐弯,非常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非常美丽、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
“非常”和“最”有什么区别。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所以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引读)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你一定有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希望同学们多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作业设计:
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拐弯
真正的世界之最
垂直的自然博物馆 神奇
地球最后一块秘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提纲,理清课文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二、学写提纲
1、概括课文的段意
(1)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2)全班交流。
(3)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起来)
2、过渡:还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那就是写提纲。
3、弄清什么是提纲。
提纲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几个字或词归纳出来。
4、出示书上12页的提纲。
交待雅鲁藏布江(1)
神奇的大拐弯(2)
世界之最(3)
自然博物馆(4)
最后一块秘境(5)
5、再读课文,说说对提纲的认识。
6、练习写提纲,巩固所学知识
写《巩乃斯的马》的提纲。
(1)学生再读课文后练写
(2)全班交流。
(3)修改自己的提纲。
三、总结
同学们学会了给课文列提纲,进一步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列提纲的好处。以后尽量学着给课文列提纲,对大家的写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作业设计:
预习《浙江潮》。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交待雅鲁藏布江(1)
神奇的大拐弯(2)
世界之最(3)
自然博物馆(4)
最后一块秘境(5)
课后反思:
浙江潮
教材分析:
古文《浙江潮》中作者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的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现代散文《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来过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更深刻的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的景象的同时,对古今语言的异同产生感性认识,感悟到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的景象,对古今语言的异同产生认识。
教学构想:
先学习《观潮》,现代文比较容易理解,按潮来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去理解大潮的壮观,然后再学习《浙江潮》,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古文虽然简洁,但仍能体现大潮的壮观,并知道古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内容结构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4.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
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总结
板书设计: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作业设计:
预习《浙江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浙江潮》,并与观潮作一比较,体会它们的不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大家领略了钱江大潮的壮观。这节课,我们来读读古人眼中的大潮——《浙江潮》。
介绍作者周密。
二、学习新课
1、师范读古文,学生听后说说与现代文的不同。生试读《浙江潮》,并指名读。
2、学生小组学习
(1)共同学习古文中对大潮的描写。
(2)找出描写大潮样子和声音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样子: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
声音: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4、学生谈这几句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
5、找出《观潮》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读读并说明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读古文时,要符合古文的语言习惯,虽然其语言干练短小,但也要把大潮的气势读出来。
6、因此,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进一步感受大潮的雄奇壮观。
7、比较《观潮》与《浙江潮》在内容结构上的异同
《浙江潮》只写了潮来之时的景象,对其声音、样子都作了描写;《观潮》对其声音、样子也都作了描写,但它不仅写了潮来之时的景象,还对潮来之前、之后的景象作了略写,恰恰更衬托出大潮的壮观。
8、再读课文,感受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感受大潮的壮观。
三、总结
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我们的祖国还有更多的美景等待我们去饱览,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板书设计:
浙江潮
样子: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
天下之伟观也
声音:大如雷霆 震撼激射
作业设计:
预习《红树林》
课后反思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