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珍惜
单元备课:
本单元以“珍惜”为主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平静的生活、亲密的友情、甚至繁华都市中的一抹绿色。每个人珍惜的东西虽不同,但拥有了这份感情,我们对生活就多了一份感动,对生命就多了一份理解,对世界就多一份关爱,同学们会懂得珍惜、理解珍惜,学会珍惜。
《可爱的中国》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生读课题 (可爱的中国)
二、紧扣课题,寻找句子
“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首先,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书上的有关句子。)
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 不按照顺序)
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的可爱呢? 学生交流 读)
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谁能读好它? 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可爱的呢? 教师小结 读)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起读好这段话。 )
三、自读感悟,圈画句子
“刚才,大家用心读了课文,找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那么,7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并找出有关句子)
四、介绍图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画面——文字”原则,老师向大家介绍70年前中国的情况。
(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句子,再播放录象,老师介绍图片,再让学生交流)
五、精读感悟,组织交流
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70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不按照顺序)
段落1:第2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的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 4个“难道 ?”变颜色,你从4个难道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母亲似乎在骂什么? 读学生交流 )
(你还从哪里看出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
段落2:第3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但是,到底怎样去救呢?我想,欲救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决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这才是中国惟一的出路,
也是我们救母亲的惟一方法,你们说对不对呢?
(1、让我们来看这一句。齐读。交流(抓“刻不容缓”) 听聂耳在国歌中写到的 播放国歌部分 2、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会怎样去读好下面的话呢?
3、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 学生交流 抓住两个“惟一”)
段落3:第4小节开头: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只要读读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完成板书: (屈辱 ……)(白色)
六、感悟将来,激情朗读
70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板书:将来)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学生齐读)
出示段落:“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1、谁来谈谈读了以后的初步感受?
2、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生之快乐、明媚的花园”变颜色,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学生交流)
3、“悲叹、哭脸、贫穷、疾苦、愚昧、仇杀、死之悲哀、凄凉的荒地”变颜色,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这些词语又都是表示什么的呀?
4、8个“代替了”变颜色, 当一切美好的事物代替了丑陋的事物,那时候的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学生交流)
5、(引读)
“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 我们民族就可以 —— 而生育我们的母亲 —— 读)
相机完成板书:(欢歌 …… )(红色)
七、感悟自信,照应开头
方志敏说这段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出示最后一节,从“自信”这个词语你看出什么? (学生交流) 是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方志敏对祖国母亲爱
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读读第一小节。 老师小结。 (板书:深沉、执着) 再读课题。
八、激情总结,写话训练。
1、 播放阅兵式和儿童成长录象
2、 请学生介绍近几年中国的成就
3、 写话训练
4、 学生交流
5、老师归纳
九、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1、把完整的《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去读一读。
2、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3、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4、为方志敏画一幅画像。
板书设计:
目 前 屈 辱 ……
可 爱 的 中 国
深沉 执着 将 来 欢 歌 ……
教学反思: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当时70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江山破碎、国弊家穷的现实后,再让学生精读感悟方志敏对中国未来景象的展望和自信的语句。在下一节课的第二课时中再让学生品读交流……
整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品味深受方志敏烈士爱国情感的感染,抓住“蹂躏”“生吞活剥”“刻不容缓”“锁链”等词语读出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卖国贼的痛恨,对方志敏的崇敬……
但是由于文章所写年代与学生生活实际相隔较远,孩子们对当时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行为体会不深,所以,对方志敏用“可爱“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祖国感悟不深,体会不到位。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 元二:王维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 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这个字读________。
4.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一、 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三、教学目标
(1)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2)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请学生略说)
是啊!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板书课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