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一中学 党红英
而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秋雨这一段的描写。
生一起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哪些句子表现出了“悲凉”?看看有没有“悲凉”的标志──字、词、句?
生1:灰沉沉。
师:今天早上起来,天气灰沉沉的,我们是感到有点凉,但有悲意吗?
生1:没有。
生2:淅沥雨声、着黑色皮袄的都市闲人。
师:能感到凉,但能感到悲吗?穿的厚就悲凉了吗?
生2:是的,没有悲有凉。
师:其实,在这里让大家寻找“悲凉”的标志性的字词句,真的难为了大家。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
生:是秋雨。
师: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是啊,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那种凄凉,那种无奈,都在天气转凉、一年将尽的氛围中。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没有悲凉的标志,但有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历尽沧桑之后,调子是悲凉的,但写来却是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好文章的极致。需要我们慢慢地学、用心的学。
让我们在来品味一下。听听专家是怎样演绎的。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我们重点赏析了牵牛花、槐蕊、秋雨,关于秋蝉、秋枣下面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去分析。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篇赏玩秋味的文章有没有枝蔓?也就是有没有不是写故都的秋的景色的段子。请大家找一找。
生:有。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
师:正数第二段,倒数第二、三段,不是写故都的秋,你在写作文的时候敢这样写吗?
生:不敢。
师:老师说要围绕中心选材。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这是不是枝蔓、多余的部分呢?我们先看正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南国之秋。
师:难道南国的秋不美吗?
生:美。
师:当然美了。我们平时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桂林山水的清奇秀美,杭州西湖的淡抹浓妆,广阔太湖的一碧万顷,还有苏州园林的满目琳琅,真的很美,但这些景色在作者的眼中却是……
师生:看不饱,赏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师:在倒数第二段作者用四个比喻把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作了一下比较,怎么说的?
生:“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师: 四个比喻都从味上来说的,哪一个感到更过瘾?
生:北国之秋。
师:四个比喻就这样从烈、深、久的味上来说,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有距离,这让他感到赏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既然如此,你还写它干什么呢?不好写干什么哪?
生:是对比、衬托北国之秋的秋味。
师:在这里不经意的用了对比和衬托,这样一来,使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在自己的写作也中要去借鉴这种方法。
师:再看倒数第三段,在表达手法上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什么?
生:议论。
师:好。在散文中你见过有插入这么大段的议论的吗?为什么在此用了议论呢?课下可以三三两两地去讨论,在课堂上不再处理这个问题。
郁达夫独衷情于秋的清、静、悲凉,而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你品味的秋是什么?考虑两分钟。
生1:是个团圆的季节。因为八月十五日在秋季。
生2:收获的季节,各种水果上市;各种考试在秋天有了结果。
生3:在城市中,在公园、树林中是清、静,而农村、乡下中是个丰收的好兆头。
师:同一个人因区域、地点的不同感觉不同。
生4:满载而归的感觉,秋雨虽有凉意,但我考上重点。
生5:秋高气爽,非常舒服。
生6:是个过度。前半部分既不热又不冷的感觉,后半是萧条。
生7:宁静、淡泊、致远。
师:每个人品味的秋不一样。刚才的同学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中的秋的味也不一样,为什么?
生:心境、环境、经历、社会背景、家庭背景都不一样。
师:是啊。秋雨,心情高兴的时候是音乐,不高兴的时候感到烦躁。正是因为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从而导致笔下的秋也是不一样的,而郁却独衷情于清、静、悲凉的秋。前面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1925年的秋天,在毛泽东的眼里,虽然他独立寒秋,但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图景,与郁达夫品味的不一样;还有一个作家杨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香山红叶》,我们不用去看文章,只从题目来看你觉得他品味的秋是不是清、静、悲凉的?
生:不是。
师:肯定是充满生机,生机盎然的。高一的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读本》中选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那里边描写的秋是肃杀、凄凉的。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时代的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品出来的秋也不一样,但郁达夫为什么独衷情于清、静、悲凉呢?
这当然与他的生活背景、个人情趣有关,我们来看一下郁达夫。
教师屏幕展示有关资料。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再加上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