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附属高中 金龙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观月的)开朗
(失眠的)郁闷 (冷清的)郁闷
(思乡的)郁闷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
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
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
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荷叶:
静态:田田
动态:肩并肩、密密、挨
形态:零星、点缀
荷花:
色彩:白
神情:袅娜、羞涩
月下的荷塘
数量:缕缕
荷香:
类型:清
声音:脉脉
流水:
色彩:不能见……颜色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静静地泻
直接写隔了树照
光与影和谐
塘上的月色叶子和花:仿佛……又像……
青雾:浮
间接写云:淡淡的
灌木:落下……黑影
杨柳:弯弯的、稀疏的倩影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数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杨柳树形态:重重围住、漏着……空隙
颜色:阴阴的
远山──形态:隐隐约约、只有大意
数量:一两点
荷塘的四周路灯光
亮度:没精打采的
最热闹:蝉声、蛙声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
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