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 赵红颜
师:(课前激趣)首先我想给大家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我对他有四个描述,请你把答案写在一张之上,千万别说出来,影响别人作答。记住,现在是“君子动手不动口”。(强调)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有答案了吗?告诉我,他是谁?
生:(兴奋地)梁启超!
师:(喜悦)对!他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性。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深情地)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学习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先生可是一位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当这篇文章是普通人写的,比方说你、我、他写的。请大家试着批改文章,给他写点评语,作一些旁注。
单数行的同学请你回头,跟后面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一起来批改这篇文章。给梁实秋的文章写评语,作旁注,首先想干啥呀?
生1:(跃跃欲试地)找问题!
师:他说他想找问题,什么问题呢?不容易呀!要想找问题,我看光有一双慧眼还不够,还真得去借了,借猴哥的那双“火眼金睛”。
(学生互相讨论)
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找出了很多问题。其他还没有找完的同学请继续。咱们现在就开始,把刚才同学找到的、文章“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来,由你们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再由你们来解决问题。谁来?
生2:第一段,我发现两个问题。(师:好的,看到第一段)第二句“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有“大约”就不用“左右”了,这里重复了。还有第三句“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演讲是“一次”,没有“一篇”这样的说法。
师:如果说“一篇”呢?
生:那是一篇演讲稿。
师:那演讲稿是“听”吗?
生:不是,是看。
师:对!是看,是读。对不对?这里是量词使用错误。
生2:还有第二段中,有同样的错误,最后一句“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把这里的“篇”也改成“次”。
师:同样的毛病,他犯了两次。还有吗?
生:(无奈地)我找不到了。
师:(欣赏地)好!请坐下,你已经有双慧眼了。发现了三个毛病!
生3:第八段“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很罗嗦,我觉得。
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罗嗦了,语言不简洁。又犯毛病了。(赞赏地)好,不错!连这个问题都找出来了。
生4:第九段第三行“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发生”与“爱好”搭配不当。
师:对!“发生爱好”,应该说什么?
生:产生。
师:“产生爱好”,好像也不太对头噢。“产生兴趣”可以吗?这里是谓语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生5:我是发现问题,我觉得这篇文章和题目很不相符。
师:文章内容和题目不相符,怎么说?
生5:文章题目是记一次演讲,应该是记叙他演讲的内容或者是过程。然而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有一点评论的感觉,评论他怎么样,而且还夹杂着一些记叙作者梁实秋的事情。我觉得没有紧扣到这次演讲。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她说:我仔细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发现,这个句子的中心应该落在“记演讲”而不是记梁任公上。但仔细看文章,好像他是记梁任公,而不是演讲,文题不对。
好,下面我们回到第一位同学所讲的搭配不当和用词不当的问题上。“大约”和“左右”重复。类似的毛病在文章的后面有没有出现?
生:第六段“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也有错误。
师:对!这一句中“约”和“余”重复使用,还有“篇”字量词使用错误。看来,文学大家也会犯错误,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有不同意见吗?
生6: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口语化。就像我们平时讲话一样,我们也会说“大约十块钱左右”,文章是写得很口语化,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去追究他的错误。
师:(很高兴他的新见)好!但我注意到你刚才强调了一个词“口语”,那这是什么?
生:书面语。
师:既然落笔成文了,就得要讲究语法规范了。
生7:可能在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确切的语法。就像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很多这样的语法问题。我们现在看来是问题,那时没有这么多规矩,可能并不叫问题。
师:你能举例子吗?
生:就好比说古文中的通假字。他们所说的通假字,在我们看来就是错别字。
师:其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例子。比方说郁达夫在他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不逢北国之秋已有十余年了”。到底是十余,还是不足十呢?所以说:在没有建立语法规范之前,他犯这样的毛病,那是允许的。但是建立了语法规范之后,在犯这样的毛病可就叫“语病”了。那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没有语法规范?
生:有!
师:有了语法规范,就请你们循规蹈矩,别在你们的文章当中出现类似的语病。文言当中的通假字,如果在你的文章当中出现,那就叫错别字了。
刚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太罗嗦。改成“手舞足蹈”行不行?
生:行!
师:这样我们是看明白了,但告诉你们:这八个字出自《诗经》,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它不是罗嗦,它是什么?
生:引经据典。
师:对,引经据典。现在我想知道被大家删去的四个“之”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生8:相同。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9:“手”和“舞”、“足”和“蹈”之间的两个“之”字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10:另两个“之”作助词,没意义。
师:好,你们听我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手之舞,足之蹈”,哪一个更好听?
生:前面的。更有乐感。
师:那二、四两个“之”到底起什么作用?
生: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作用。
生11:第三段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外貌那里“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有贬义的意思。(出现断句错误,学生笑)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