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第二中学 王兴业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对晋、秦、郑三国即将爆发的战争性质和形势分析,说明这是为烛之武出场作了铺垫。
资料补充(历史事件):
①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②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③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④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找学生翻译全文并试着分析该段内容,教师点评。
⑵ 串讲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推荐人才)公从之。(接受建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发泄牢骚,陈述委屈)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道谦并说服对方,反映了郑伯的为人和识才)许之。(以国家为重,反映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词语积累:之、若、辞。
教师分析: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郑国君臣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如果说佚之狐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那么担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马了。所以,烛之武还未出场,已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
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学生翻译、讲解,教师补充。
⑵ 串讲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此动作,正是表明郑国形势危急),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第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后置),敢以(之)烦执事。越国以鄙(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邻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厚,君之(同前)薄也。‖(第二层:说明亡郑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舍郑以(之)为(以为:古为“以之为”,今是“认为”)东道主,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了、网篮等)之往来,共(通“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第三层: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既东封郑,又欲肆其本封,若不阙(通“缺”)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希望)君图之。(第四层:直接离间秦、晋关系)”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将敌人变成了盟友,将攻打自己的人变成了保护自己的人,这就是显示了烛之武的才能)。
语法讲解:宾语前置、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词语积累:鄙、说、厌。
教师分析: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这时,郑国的命运将取决于烛之武此行的成功与否。一般说来,敌我谈判,双方都有戒备,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烛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说什么和怎样说了。这段说辞只有一百多字,却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