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有“道”者吾皆应以之为师(即从师为师“道”,已透露出从师本旨);
2、人唯以有“道”而可为师(为师资格以及从师行为的单纯性);
3、“闻道”与“长少”并无必然联系;“长少”关系也不应成为从师之顾忌(这在第三自然段有相应的论述)。紧接着一句“吾师道也”交代了前两句所陈从师准则的理论依据,明确揭示出从师的本旨──师“道”。接着以此为理论基础,顺理成章得出推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以彻底的唯物主义气魄从根本上摒弃了将长少、尊卑、贵贱关系混同于严肃而单纯的师与弟子关系迂腐鄙陋的世俗观念,直击“师道不传”、“师道不复”之要害(社会根源)──士大夫阶层主导的社会价值取向及由此影响而形成的畸型世风(这在第二自然段有相应的论述),这是《师说》全篇要说透的根本问题。
首段联系紧密的两个层次的阐释为全文论述的展开确定了中心,而其中第二层则明确了全文论述的“重心”。《古文观止》在《师说》首段结句处有一句总体性精要点评:“《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句。”(点明从师的本旨──师“道”是《师说》全文的论述核心)显然,对从师本旨的阐释和论证是《师说》论述的核心内容。我们也由古人的这句点评可以看到,遵循整体性原则从来就是阅读的固有规律。
不少解读《师说》的文章,一般是忽略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整合,大多只做了一些似乎与文章主旨并无关系的局部分析、点评。例如,一些文章将首段内容分析为作者提出的“为师职责”及“择师态度和标准”。我们不禁要问,在“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的社会背景下解决为师者不明师责,求师者不知择师标准提得到“议事日程”吗?由于缺少了对文章的整体观照,对为全篇确定了论述中心的首段分析便出现了偏差,这就很难弄清首段与全篇的内在联系,所以对下文的分析也难中肯。不少文章和课堂教学对第二自然段三组对比论证也只从批判“耻师”角度做了一些表面化的互不关联的泛泛点评,或者认为作者只是为了变换角度反复论证,至于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三组例证,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逻辑关系则不甚了了。再如,把第三自然段孔子从师的例证简单分析为阐述“师道”和“师生关系”。这究竟与文章整体逻辑结构又是什么关系呢?结尾一段的分析一般也只提及作者对后学者的勉励,指出是“说明写作缘起”而已。单从局部看这些分析也不无道理,但是须知每个局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全体现于它在整体中的作用,如果不能对局部在整体中的作用做出中肯的至少是自圆其说的解释,那么任何结论都是无根据的。道理很简单,阅读其实就是写作过程的某种还原。写作是先有整体表达目标后,通过逐层营构实现其整体表达效果的;阅读虽是从局部入手,却无时不需从文章整体营构的关系中发现文章写作的整体目的,理性地认识每个局部在整体表达中的意义,才能较确切地得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下面让我们来具体探讨《师说》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并加以论证的:
《师说》首段读罢,明显感到作者在道理的阐述中已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一段分为两层,头三句是第一层。作者开篇就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不容置辩的历史事实,一个“必”字板上钉钉,强调了“学习必求师”这一不可变更的客观规律。这一笔如攻势棋局投下的第一子,先声夺人,振聋发聩,是对长期以来耻师恶学世风和种种鼓噪发起的有力反击。作者显然是为倡导传统师道拨乱反正,旗帜鲜明地是古非今,以古人作立论依据(这一句绝不是论点),同时引出了议论“从师”的话题。接着从“唯师能解惑”而“世人皆有惑”;“(如果)惑而不从师”(实际以上这两点是一个“三段论”推理的两个前提)推导出“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结论(因这一结论显然不可接受,反推之,则“世人皆应从师”)。这个“三段论”所阐释的道理就是──“人必从师”即“人人都必须从师学习”这一论点:
首段的第二层在第一层完成了“人必从师”论点的阐释之后,紧承这一论述前提,揭示了从师之本旨,是围绕“吾师道也”这句话所做的阐释。旨在提出从师的核心内涵──师“道”的观点:
这一层的阐释在全篇至关重要,它紧承上一层“人必从师”这一前提,从申明应有的正确从师态度切入话题,娓娓道来,令人信服地进层推出了从师学习的本旨──“吾师道也”。“吾师道也”既是对上两句的归结,更重要的是正本清源,还“从师”以本来面目。接着据从师本旨做出自然合理的推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给造成耻师恶学世风的世俗观念和社会舆论来了个釜底抽薪。这一推论所传递的信息可理解为:
1、“道”是“师”可以超越任何世俗关系和个人主观意志而合理存在的可靠依据;
2、“道”是“为师”的,同时也是“从师”的唯一且足够充分的理由。这就大大充实了“吾师道也”所揭示的“师道”内涵。
根据上述分析,把围绕“吾师道也”所做的阐释综合起来看,还是为“从师”的合理性,目的的单纯性做出的理论分析,重心归结在“从师(为)师‘道’”这个论点上。这个论点与首段第一层提出的“人必从师”的论点综合起来,实际形成了一个层次递进、关系统一的总论点,即中心论点──“人必从师,从师(为)师‘道’”。其中“人必从师”是针对“耻师”提出的基本主张,也是进层提出从师本旨──师“道”的前提;“从师(为)师‘道’”则是全篇的重心和灵魂。
由以上对《师说》论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指导阅读时重在阅读原则(如阅读的整体性)和规律(如阅读时的语感揣摩)的把握,而不是靠某些固定的模式。论点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形式,它的提出方式可以是“明榫”,也可以是“暗卯”;同样,蕴含于任何篇章、段落中的思想内核的发现,靠的是对文字内在表意层次、情感脉络的潜心体悟和对文章的整体观照。
我们对首段提出的中心论点的分析曾借助于初读时获得的文章整体认识,要进一步证实初读时的整体认识是否正确,还须进一步理清文章脉络,对文章各局部间关系、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做具体研究。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在研读中弄清下文的论述与我们所分析得出的中心论点的关系。
我们对首段的两层意思只要有了基本的了解,顺文势读下来就会感到《师说》从第二段以后,围绕作者发表的观点进入了论证过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观止》点评此句云:“忽作感叹,若承若起......”,这句是承接首段第一层“唯师能解惑;惑而不从师,惑终不解”的道理做出的推断;从语感上也明确地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信息:作者要列举“师道”长期遭到破坏的严重事实了!作者下面引出了三组逐层深入的对比论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