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礼
肖家芸老师,原安徽师大附中教研组长、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现执教于上海华师二附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故都的秋》是他于1997年8月在秦皇岛举行的全国青语会第二届年会上执教的公开课,获一等奖。他曾在安徽省内和外地多次教学此课。《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3期)刊载了他的教学实录,此前,安徽《学语文》(1994年11期)刊载了他和胡寅初、曾鸣三位老师的《〈故都的秋〉一课多案》,可以见出,肖老师对这一课应该说是有很深的研究的。
但是,这一节课是在感受、理解、品味和欣赏课文,还是在上一节语言训练课呢?却不能不是个问题。
《学语文》特约编辑王茂明老师在编辑那一期教学案例时有一段话,说:“本辑三篇教案,……有的侧重于讲析‘秋’的底蕴,有的引导学生去自读自解,有的预设目标安排教学。但结果都能殊途而同归,登堂而入室。所谓‘同归’、‘入室’,即是都能起到使学生启智益能的作用。”肖家芸等三位老师应当说都是在语文教学上都相当有造诣,这三节也都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功力,但存在的问题却是不能忽视的。应该说,肖等三节课仍属传统性的教学设计。说“殊途而同归,登堂而入室”未免有些夸张,点评总归在“都能起到使学生启智益能的作用”上,应该说抓住了这三节课的实质。上好的文本成了认知性的“启智益能”的体现,不免失之。而肖的课堂与其他两位相比,确实见出“底蕴”,但离真正的文本赏析还是有距离的。
教案如何设计,课应该如何去上,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如何设计,如何上,却是一个关乎教学思想的问题,一个关系到现代课堂的教学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在这一块出现模糊意识,那么,课堂依旧是一种非意识的课堂。一些老师似乎要将某一课做精做细,以彰显教师的个性风采和教学上的能力。确实,在教学的基本功的砥砺上,一名教师需要这样的历练功夫,但是,为什么一些名师几年,十年,几十年都在备同一节课,拿出去的都是同一节课?我想,这里的问题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我在拙文《“那一代”批判:中学语境里的一个后现代叙事》里说:“比如我们批判魏书生的技术主义与权威人格,但对多数教师来说,真正作用于他们教学的还是那些技术性的因素和一套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人格。而对理论来说,理论并不能自为地直接作用于应用,它最终要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因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语文教学技术的发达是个独特的景观,应当引起教育批评界足够的注意与反思的。”(《新风教育》,2004年9期)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在教学思想的贫乏。
我觉得现代课堂教学,至少不能忽视两点价值取向:一是不能忽视充满课堂生命的活力的“学生主体教学价值观”。课堂教学不但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指归,一切预前性的课堂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具体行为都必须满足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课堂是否完美并不重要,关键的是,当前课堂上的一切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提高这种意识,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要首先重视这个问题;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个性风采,等等,与此比较,都是次要的。因此,过分地专注于教师课堂上的展示或表演,都是失当的。
二是要努力建立有序、和谐而民主的师生合作的人际关系。(拙文《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教师之友》,2003年9期)课堂并不是体现教师意志的一成不变的静态过程,恰恰相反,课堂呈多元化、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课堂要突出教育过程的生命性,就得注重形成课堂的“公共话语空间”。传统的课堂只以“讲解”为主,不及其余。而课堂教学需要现场化,则意味将课堂的一切因素纳入视野,教师要做很多的事情,比如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等等。在课堂上,一个精明的教师总是注意跟随课堂的具体情势作出相应的变动。所以,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教师必须时时关注课堂的走向,而不是高高在上地“主导”(实际上是隐蔽的灌输)。对于这样的教师“主导”,叶澜教授有过深刻的批评,现再一次引述于此,她说:“在上千节课的观察和事后的研究中,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确认‘教师主导’的前提下开展的课堂教学,学生最多只能有一个按教育要求和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主动学习的资格与权利,而不可能有教学作为复合过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权,不可能完全摆脱‘物’的地位。……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叶澜《“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教育价值研究教育活动和主体需要的关系,即要回答教育应满足学生发展的哪些需要。我们要创建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要分析、反思现有实践所反映的传统教育观念,找出形成弊端的思想根源,(麦曦《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广州教研网)建构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以为其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因此,教学的重心必须由教师转向学生,教育及课堂设计必须将其预期体现在学生身上。
再回到肖老师的这一课。应当说,传统性的课堂在引导学生,提升心智上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如果漠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课堂上以教师的所谓“引导”或“引领”代替学生对文本主体性的作用与自主的探究,而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性,那么,所谓再好的设计也是明日黄花。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老师的“引导”或“引领”对于学生的作用,但长此以往,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就不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了。这就是传统课堂的症结之所在。
应该说,肖老师的个人功力是深厚的,这一点我丝毫都不怀疑。他说:“以再现教材的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基础,以‘景—情’交融的声色物象的梳理为依托,以‘背景—心境—情感—景物’的相互关系的透析为视角,以精到细腻的语言品味为突破,使学生宏观把握有依托,微观品味有凭借,这样他们才能抓得住,进得去,品得出。”“故都的‘清’不是清新清丽,而是凄清冷清,它主要是由特定景色的触发产生的心理感受;故都的‘静’不是恬静娴静,而是孤寂沉静,它主要是由特定的声响触动引起的主观感觉;故都的‘悲凉’寓于声色物象交融的意境之中:冷‘清’色里聚‘凉’意,寂‘静’声中蓄‘悲’感。秋色,秋声,秋味,便是悟读《故都的秋》相辅相成的三要素。因此,得秋味,必先观秋色,闻秋声。而观秋色,须先识秋色、辨秋色,进而感秋色。闻秋声,须先识秋声,辨秋声,进而感秋声……”(《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3期)这些,都是很不错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