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 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炼,概括性很强,如果脱离具体的背景材料可能不太容易领悟,最好课外查找一些纳粹暴行和香港历史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⑷ 《别了,“不列颠尼亚”》在大多数记者把目光盯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时,独辟蹊径,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这一角度,并把现实场景和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另一方面凸显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可以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⑸ 两篇文章都有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比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对另外一人说来,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发人深省,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
2、《包身工》: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⑴ 包身工制度是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颗毒瘤,在当代社会已经消失了。学生阅读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与写作背景相关的资料,以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把握。
⑵ 本文篇幅较长,表达方式多样,学生抓住课文线索略有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两个方面,分别归纳相关内容。
⑶ 教学时,可以抓住以下要点:
① 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组织材料;
② 点面结合的手法;
③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⑷ 虽然文章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所以现在读来,虽事过境迁,却也常常给人以震撼,从这个角度讲,文章仍然有它的时代意义,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3、《寻找时传祥》:
这是一篇通讯,写于时传祥逐渐淡出历史的时候。作者要寻找时传祥,其实是在为我们这个时代重新建构一座精神家园。文字朴实,却给人深深的震撼。
⑴ 时传祥是上个世纪五、六年代的著名劳模,学生可能不了解他的情况,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上查找时传祥的资料,了解时传祥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能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
⑵ 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朴素,并不太讲求修辞,但它依然有着动人的力量。就像禅宗的公案一样,平常的话语,却能让人感到警醒和震撼。这种艺术感染力是因为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锋芒。对一些重点语句和典型细节,要思考其深刻含义。
⑶ 教学时,可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作者为什么“寻找”时传祥?时传祥的精神是什么?它在现代还有没有意义?
⑷ 时传祥是正直、敬业的典范,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精神正在逐渐丧失。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体会寻找时传祥的意义所在。同时检讨自己的行为,培养敬业、正直的品格。
4、《飞向太空的航程》:
这则通讯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我们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⑴ 中国载人航天的成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本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的情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⑵ 课文结构很简单,但是作为一篇典范的新闻报道,各个构件都很清楚,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报道的范本。
⑶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本文和《别了,“不列颠尼亚”》都有这样的特点,可以互相参照体会一下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