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也谈《论语》的得名

柳向春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论语 > 也谈《论语》的得名

沦,《说文·水部》:“沦,小波为沦。”《尔雅·释言》:“沦,率也。”郭璞注:“相率使。”《释名·释水》:“沦,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毛传:“沦,率也。”《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沦猗。”毛传:“小风水成文如转轮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李善注:“鳞沦,相次貌。”

纶,《广雅·释诂3》:“纶,道也。”《管子·幼官》:“定纶理,胜;定生死,胜。”王念孙《读书杂志》:“纶理即伦理。伦与纶古字通。”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纶,经理也。”《易·系辞上》:“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疏:“纶谓经纶牵引。”

轮,《说文·车部》“轮,有辐曰轮,无辐曰辁。”段注:“云有辐者,对无辐而言也。轮之言伦也。从仑,仑,理也。三十辐两两相当而不迆,故曰轮。”《玉篇·车部》:“轮,车轮也。”

从上文所举之例我们可以得出,“仑”及从“仑”得声的字,其意义的形成大都与“条理”、“规则”这一涵义有关⑧。如“仑”,其小篆作,是一个会意字。《集韵》:“亼,册而卷之仑如也。”它由两部分构成:亼、册。《说文》:“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凡亼之属皆从亼。读若集。”徐铉曰:“疑此只象形,非从人一也。”《正讹》:“亼,古集字,凡会合等字丛从此。”而册,《礼记·中庸》:“文武之道,布在方策。”《春秋序》:“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郑玄《仪礼注》、蔡邕《独断》均言:“策,简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册部》:“凡简书皆谓之册。”也就是说“策”就是“册”。因此,仑的本义是指汇集了许多记载大事的简策,而又由此引申为“理”,也就是泛指规则、条理、天道。以“仑”为声旁的形声字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相关意义:“伦”指符合道的人类行为准则;“沦”是水纹呈规则地荡漾;“纶”是根据某种规则进行治理;“轮”是围绕车轴转动的一种机械。所有这些字的意义无不与规则、条理,也即道有关。而“论”,也正如段玉裁所说:“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所谓的循理、得宜也是指能遵循天道,合乎伦理规则而言。《论语》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成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他们当然要标榜自己的“教主”。故而,所谓《论语》,即指对阐述大道、诠释人类行为规则的论述的记载。

其实,对《论语》之“论”的正确解诂,早在西汉即已有之。如扬雄曾模拟《论语》而作《法言》,而据《晋书》卷54《陆喜传》载其《自叙》:“余不自量,感子云《法言》而作《言道》。”扬子去古未远,当深明《论语》得名之义,故他的“法言”之寓意与“论语”当同,而这一寓意无疑又被陆喜的“言道”所继承。从“论”到“法”,再到“道”,其意义很明显是一以贯之的,也就是说,“论”就是“法”,就是“道”。《论语》之“论”的这一意义,在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中更得到了明确地揭示,文曰:“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⑨故而,“论语”解作“伦语”,理应是符合其命名之初衷的。

另,“论”,《广韵》中有两音,同属谆部。一为卢困切,即现在读为去声的⑩;一为力迍切,即现在读为阳平的。《论语》中的“论”须读为平声,早为定论。而此平声与去声的关系当是破字与如字的关系。作为动词,“论”当读为卢困切;作为名词,“论”当读为力迍切。而在“论语”一词中,“论”正是名词。“论”作为名词而读为平声在先秦典籍中并非偶见,如《礼记·王制》:“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郑玄注:“论或为伦。”陆德明《释文》:“论,音伦,理也。”又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且夫上正其治,下审其论,则贵贱不相逾越。”苏舆校注:“论,读为伦。伦,等也,言审其贵贱之等也。“再如《荀子·解蔽》:“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郝懿行注:“论,读为伦。伦者,理也。”这些前人的注释,都可作为《论语》之“论”之所以读为平声的旁证。而也正是因为“论”作名词当读平声,故而将其理解为“伦”也并无不可。作为名词的“论”与“伦”音义皆通,古已有证,兹不赘举,而《论语》一书所要阐述的,也正是有关人类的行为准则的,因此《论语》其实就是《伦语》。

综上所述,《论语》这一名称义取于“论”字的阐述大道之义,音取于“论”字作名词时的破读。当然,这一说法只是笔者的一管之见,浅薄粗陋自是难免,不当之处,尚望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

① 敖文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107~111

② 《论语·子路篇》

③ 见袁编《训诂学教程》,江苏教育学院油印本

④ 袁说实际上仍然上承班固,将“论”解为“积聚”、“编纂”。但事实上,成书于孔门后学之手的《论语》决不可能取此义以为该书命名。王充《论衡》卷29《对作篇》:“曰:[论衡]非作也,亦非述也,论也。论者,述之次也。《五经》之兴,可谓作也。《太史公书》、刘子政《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桓君山《新论》、邹伯奇《检论》,可谓论矣。”对孔门弟子而言,《论语》即便不能算“作”,也当属“述”的范畴,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其贬称为低“述”一等的“论”的。孔门后学对《论语》的认识正可借后世的两位日本学者的论述予以表达:“孔孟之直指,见于《论》、《孟》二书,炳如丹青,包含天下之理而无缺,而会萃百家之典而不遗,非出于此则旁经也、他歧也……”(见伊藤仁斋(1627~1689)《童子问》卷上)“圣人之道,《易》启其源,《诗》、《书》说其义,二《礼》、《春秋》陈其法,而《论语》会萃而融合之,大哉道乎,非所谓集大成之者邪……然则圣人之道,岂有他哉,始于修身,终于济物,不过欲使天下之人尽得其所而已。”(见安井息轩(1798~1896)《论语集说·序》

⑤ 见《游宦见闻》卷9

⑥ 见《六书通释》

⑦ 其说见沈兼士《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推阐》《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中华书局,1986

⑧ 当然,还有一些从“仑”的形声字并不见得有这样的意义,如睔、蜦、陯等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