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涛
从读书文化上讲呈现出阶层化“知识青年”中的思想学术类群体喜欢阅读三联书店的《读书》,可说是自成高格,风景独好。而同样是“知识青年”中的文博古玩爱好者则情有独钟陕西办的《收藏》杂志;而“知识青年”群体中的计算机爱好者则喜欢阅读《计算机报》、《互联网期刊》等报刊。而“小资”青年最爱的半月刊《城市画报》倡导的就是城市“新生活,心感觉”;而作为“知识青年”中的时尚人士则对典型的欧美风格刊物《世界时装之苑》、《时尚》等名牌期刊抱有好感。这种小众期刊的分化与专门化,所面对的就是青年阶层分化的小众化倾向,自成一体,充满特色。
比起音乐、舞蹈等等,语言更能灵活、准确、直接地讲清楚所有复杂、人类所能理解的、敏锐细微的东西。语言是最重要的一套符号。通过它文化中的观念、价值和准则找到了最完整的表达。每个特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但由于青年是最不受社会规范约束,最具创新性的群体,所以青年群体的语言总是最具流行性,往往会从年轻一代扩展到年长一代,有时甚至会成为具有共识性的社会符号。
特定的语言就是一种特殊的标签,当然它是有别于不同地域的方言上来谈的。它是文化认同、群体认同、身份认同的必要条件。就如一张文化身份通行证,作为这个特殊阶层的一员,如果不能理解与使用这个阶层的语言,他就不能算做这个阶层的真正成员。立志攻克托福考试的年轻寄托族与游荡在城市乡村之间的外来务工青年,其语言天差地别;“雅痞俱乐部”的年轻人与“小黑帮”成员的语言肯定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满口都是校园语言的青年是绝对不会被骑摩托车的青年组成的群体所接受的。
笔者已经浅肤地分析了青年流行文化,那么从对青年流行文化的整体性审视来看,青年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其文化表现出多层次性、时代性、创新性、独特性、偏离性和不成熟性。它不属于“大众文化”,但又具有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它与“主流文化”也不同,但在内容和形式上又各有进入对方的渠道。青年流行文化具有类似于大众文化的商业色彩,但其消费过程远非一种享受,而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重新赋意”。青年流行文化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只能是青年自身,它与成年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青年流行文化的重要功能也因此而表现为表达青年的思想,促进青年人之间、青年与成人以及社会之间的沟通。”(陆玉林、常晶晶:《青年流行文化:一种互动分析中的界定》,《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
我们如果从现阶段青年流行文化及阶层化、小众化特点较为明显的现实出发,注意到由于分化相当明显、差距相当悬殊,使得青年群体各个阶层之间的正常交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同阶层的青年之间,尤其是富裕青年和贫困青年之间在平时的交往中也有很大的隔阂,其原因是青年群体的经济差异、职业差异、教育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个性差异及个人素质的差别。在直面现实差距的同时,不同阶层的青年之间如何处理不同程度的漠视与隔阂心理,这也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层面上加以调适,这也是笔者最为关注的。
在流行趣味、经济资源与文化资源及职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下,阶层化与小众化作为近年来中国青年流行文化现象一个特点,很多时候表现出其正反交相叠加的综合效应。青年流行文化很多时候都表现其正功能的方面,比如对青年的引导、规范和调适,形成资源的优势叠加;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它的反功能,比如由于剧烈分化导致的青年阶层的分化事实上明显加大,“问题青年”与“犯罪青年”的出现及聚合趋势,某些青年阶层的不良化等等,都极大地影响着青年阶层的日常生活,腐蚀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干扰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对那些还处于社会化阶段的青年来说,一种盲目的更刺激、更有挑战性、更具创造性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审慎分析、科学判断;对某些以通俗化、时尚化为特征的娱乐活动与文化趣味,我们更要加以理性反思。
同时,青年人群之间的差异化折射出的青年群体的阶层化及小众化,还与“身份认同”这个问题紧密关联在一起。身份的同一性与特质的趋同性,导致青年阶层内对共通性的寻找与相互确认,这也正是阶层化的基本特征。它或者被理解为共同的语言。“语言可以产生团体认同感,共同的语言使团体成员间易于沟通、协凋、了解、同情,不同的语言则可能将人分为不同的族群”(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而对此种共性的创造是聚合成为某个群体的关键所在。
我们应该怎样去为青年流行文化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来加强对青年的引导、规范和调适?又怎样去实现青年的社会化?这是中国社会针对青年流行文化这一现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最后着重分析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青年社会化的实现程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的优劣,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母体,是人类思想的底蕴,要想使青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构建适应青年发展的文化环境,即对现有的文化环境进行创新,在创新文化环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时刻关注青年需要的变化。在现实条件下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氛围,时刻关注青年的需要,关注青年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青年时期的重要性,青年时期稍纵即逝,不可再来,不良的文化环境对青年将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这时很自然的想起了“文革”时期,10年整整耽误了一代人,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汲取,因此,在青年社会化问题上,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来,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年社会化!有利于青年成长的文化环境"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成才的需要!以创新潜能的发挥为内容,构建青年迅速成长的文化环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