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哲
语言学家威廉·洪特堡曾经说过:“语言不是已经完成的产物,而是一种正在进行的活动。”建国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和新概念,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后者的出现冲击并不断刷新着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词新语都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对这些新生的语言现象必须要从语言规划的角度进行整理扬弃。语言内部固然存在一种自我整合和选择机制,但科学的外部规划也十分重要。一个新词从出现到进入权威辞典,就是这两种机制共同运作的结果。词语的规范同文字、语音的规范不同,文字、语音的规范可以由管理机关、职能部门经过调查研究,确定标准来推行,词汇则不能简单地制定贯彻某一标准,这是因为词汇系统是开放性的,自由度比语音、语法大得多,词语的变化也太快,更为重要的是,词汇内部的类与类之间,词与词之间,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属性。因此,在词语的规范方面,语言学家的作用是提出有根据的意见,借助管理机关的倡导以及传媒的推广。关于新词新语的研究和规范,很多语言学家和语文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近二十年来,发表的有关研究新词新语的论文420多篇、专著2部、工具书20多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规范原则
关于新词新语的规范,首先要确定其基本原则。张志毅、张庆云提出“词竞众择,适者生存”的总原则。“词竞”就是指词语以其词形、结构、语音、语义、语用等价值条件,跟并行词语、对应词语或相关词语竞争;“众择”是指人们根据交际表达的需要,在词语扩散进程中,对价值逐渐增大的词语的选择。王铁琨提出的具体细则是:
1、必要性原则。新词新语的产生和发展,在交际表达上是必要的。
2、明确性原则。创造的新词要表义明确,明白易懂。
3、高效率原则。所需要的语言符号要简洁,即用少量的语言符号传递较多的信息量。
4、普遍性原则。指人民群众对新词语接受和使用的普遍程度。
姚汉铭认为规范化的新词语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1、填空性原则。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必须要有表达它的词语,否则就会引起交际的空白。
2、明确性原则。效率性原则。
3、互补性原则。指新生词语与原有词语等义,意义用法一样,但具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和特殊风格,在语用、色彩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国家语委把该问题列为专项研究课题,在2003年第1期《语言文字应用》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课题组认为:规范的标准是看交际值即交际到位的程度,大的规范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交际的原则。经常是多种综合的下位的基本原则有:
1、必要的原则。看是否填补了汉语词汇的空白,普通话中是否有这些词语,即上文所说的“填空性原则”。如“博导、减肥”。
2、丰富的原则。即新词新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3、经济明白的原则。如“扫黄、共识”等双音节化的简称,符合经济的原则;用“硬件”表示设备,用“软件”表示管理,显得清楚明了,而表示人才的“活件”就比较牵强。
4、符合结构规律的原则,即符合汉语允许的大的结构规律。
5、重视国际通用的原则。
6、大汉语观。要考虑到汉语使用广大地区的情况,考虑到世界华人区的总体情况。
7、品位的原则。品位主要指思想性,列在大规范观里。一是过于粗俗的从严,如“搓蜜”,二是注意适当的避讳,三是要有动态的观点。
8、使用和动态的原则。具体规范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情况,有时候不是词语本身的问题,使用也很重要。如“BP机”到“呼机”,“大哥大”到“手机”都有个变化的过程。
9、引导的原则。一是要鼓励创新,二是要规范策略。
二、规范对象及具体操作标准
新语的规范对象主要是生造词、外来词、港台词和方言词。生造词是新词语规范的核心问题,首先要区别生造词和新词语的分界,而这又恰恰是我们研究的薄弱环节,在生造词的定义及其定性标准上,至今未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侯敏提出判别一个新生词语是新词还是生造词的两项标准,其一是看该词在社会交际中是否确实需要,其二是看新出词语本身是否具备表义明晰准确、构词合乎规律、语音上没有混淆可能这些条件。章一鸣认为是新造词还是生造词,不能凭主观臆断,而要看社会实践,要由社会习惯来作鉴定。于根元则认为在好的和生造的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简单地分为好的、规范、生造,本来就有欠缺。他提出“品位”和“规范度”概念,规范度太低的,就基本可确定为生造。
外来词的规范要考虑到两个问题:
1、外来词引进的必要性。对普通话中有现成词语的,不宜引进。
2、外来词的表达。有人认为,外来词应以意译为主,限制使用音译,对外语字母词直接进入汉语的做法应持慎重态度。
当前外来词的引进正处于高潮时期,外来词不仅在数量上增长很快,其引进方式也更趋成熟完善,在构词形式上也有所突破和发展,这些都构成了当前吸收外来词的新特点。外来词的大量引进,固然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但也应看到它对汉语词汇本体的冲击性,如果外来词引入过多,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所占比例过大,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语词汇的纯洁性。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制定有关外来词规范的语言政策,以及具体的规范标准,由专门的权威机构负责统一外来词的规范化工作。港台词也是词汇规划的重要课题。当前港台词大量“北上”,有相当一部分已融入普通话中,这表明普通话在克服语言保守主义后更加成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港台与大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词汇内容、语体风格上也有所表现,在进行词汇规划时对此应充分重视。
普通话的词汇基础是北方方言,但也要不断从方言中吸取营养,这是普通话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域交流的拓展,许多方言词冲破地域樊篱,在南北各地广泛传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粤语和沪语对普通话的影响最大,这是由这两个地区特殊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在方言词的规划方面,应及时确定普通话对方言词的收录依据和标准。刘叔新认为词汇规范化工作宜及时确定已流行开的南方方言词哪些可以吸收,确定的依据是有无新意或较佳表意方式,凡符合要求的,应当明确其普通话词语的身份。于夏龙认为可以通过普通话推广工作来减少不得已而承认的一些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的现象,提高吸取的质量品位,并且加快吸取之后向全国广大地区流行的过程。对方言词的规划问题,我们认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