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现代人应如何面对网络语言

胡嘉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 现代人应如何面对网络语言

1、切实可行的网络语言道德规范的制定迫在眉捷:

针对网络容易产生的安全甚至犯罪问题,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7年10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方面,也由团中央等单位共同向全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及《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这是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教育部发布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增加了网络文明的内容。这些文件都是我们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但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语言道德建设还是停留在指导性、纲领性的宏观层面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该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语言道德加以规范,使之有章可循。

2、网络语言道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

还网络一片晴天的工程,除了可以采用技术、法律、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措施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因为当青少年学生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语言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必须牢牢抓住这块阵地不放。当前,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课,但是,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语言文明等课程,还处于“真空地带”,应着眼于加强青少年的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增设这些课程内容。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师讲解网络同时,应同时提示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学习初期就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正反特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解决网上问题的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强化孩子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通过制定和经常强调网络语言文明规范,在孩子头脑中建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清楚哪些网上语言不道德、不文明甚至是非法的,促进其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第三,学校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措施,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网络语言也是自身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不文明就是自身不文明”等观念,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要坚持抵制与拒绝,营造出有利于网络语言道德建设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3、家长是青少年网络语言文明的引导者:

家长在加强孩子网络文明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难以替代的责任和作用。首先,家长平时在家中上网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不说有违语言文明和道德规范的话与活动,不进行有违公德的网上活动,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网络文明教育。其次,对孩子在家中的上网活动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做好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分析上网的利弊,限定孩子的上网时间,向孩子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同时,经常注意孩子上网的内容,对孩子参与的不健康、不文明网上活动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加以制止。为人父母者,只有充分认识了网络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巨大影响力,才能自觉配合学校搞好网络文明教育。

4、要通过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语言环境:

一是要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网络语言不文明的信息源头。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对反动的、黄色的、封建的、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严密监控入口,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在网络上安装过滤软件,使未成年人上网时难以接触到不良信息。二是加强网上管理。网上语言的不文明现象主要出现在电子公告栏(BBS)、新闻组(News-group)、邮递列表(Mailing-list)及各种类型的聊天室等,事实上,对于在这些场合出现的不文明语言,是可以被监控的。要针对青少年网络语言的不文明现象,充分发挥版主、栏目管理员的监督管理功能,通过各种网上惩罚措施,尽最大限度控制青少年网络不文明语言。

面对“新新人类”中流行的语言,汉语将又一次受到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借用眼下一句时髦的话,这对汉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用宽容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一现实。应该说,积极的参与和适当的引导,是汉语言纯洁和规范的需要,更是汉语丰富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如果我们面对的是类似目前一些广告用语的语言恶俗时,比如:“有‘痔’不在年高”、“做女人‘挺’好”、“‘清’嘴的味道真好”等,我们就该毫不留情,迎头痛击!而对于“新新人类”中流行的健康和充满活力的语言,我们则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了解甚至参与,那将有效地拉近我们和他们的距离,有助于弥合“代沟”,也有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语言的教育和培养,甚至也可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平添生气和活力。

────────

【参考文献】

① 于根元:《网络语言冲击波》《北京科技报·网络周刊》 2001年7月6日

② 王濂:《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校对网2004年10月29日

③ 程瑛、何自力:《人大代表谈“网络语言”》 新华社北京电2001年3月2日

④ 李英田:《加强青少年网络语言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光明网2004年6月4日

⑤ 黄佶:《网络语言:不止是为了输入方便──网络语言生成及流行动因浅析》《光明日报》 2001年1月23日

⑥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新华网2004年11月1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