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

1.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斩了曹操的六员大将,连闯五道关口。

2.成语: 三顾茅庐

相应的人物及故事:刘备于公元207年冬天,冒着严寒,三次专程拜访诸葛亮。向其请教定天下之计。诸葛亮素来听说刘备虚心待贤,又见他三次来访,的确诚挚热情,便与刘备纵谈天下形势,陈述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并欣然同意跟刘备出山。

3.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其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三国演义》的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的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太原,生卒年不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约定为1330-1400年,其时正处于元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很尖锐的动乱的时期,罗贯中一生奔走,有政治报复和军事才能,但“与人寡合”。曾参加过反元起义,相传他写了许多著作,但他用力最大,影响最广,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要数《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总体思想是拥刘反曹,其实质是尊崇仁德,贬乏残暴,尊崇忠义,贬斥奸诈。小说有意识的将刘备的宽仁和曹操的残忍作对比,褒刘贬曹的倾向十分明显,因此其情节线索和人物塑造大都以蜀汉为中心,“忠不顾死,义不负心”是小说的重要思想体系,其着力刻画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都集中体现了他们忠于蜀汉的思想。

小说的结构宏伟,将三国时期近百年来头绪纷繁的政治、军事斗争和各种错综复杂的事件,众多的人物关系形象地反映在一个一个场面中,情节结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充分反映作者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对战争的描写,活而不乱,环环紧扣,时松时紧,引人入胜。既写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又展示了明争暗斗的曲折隐情,也突出了人物战争中的智能、作为、个性、性格,实现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的高度统一。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同时也演绎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时古代君臣悲剧的历史,小说从不同的程度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悲惨历程:

一、 王室之悲

(一)、东汉的最后两个皇帝少帝和献帝,由于先后有十常侍、董卓、曹操的篡权,被剥夺了皇帝的权利,没有人生自由,献帝是相信刘备刘皇叔的,他把兴复汉室重任交给了刘备,但我看刘备是想当皇帝的,你看他先前的两个儿子:一曰封,一曰禅,分明是取封禅之意,还能说他不想称帝吗?我想,既使刘备兴复了汉室,献帝刘协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

(二)、曹魏政权

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雄形象,这个形象不管是否符合历史真实,不过曹操是三国时老一辈中唯一没有称帝的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果然,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曹丕、汉中王刘备、孙权相继称帝。我们再客观一点,从《三国演义》中,也不难看出,曹操的确是三国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文武兼备,时人无人能及。抛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词不说(刘备和孙权是做不出来的)。单看曹操从《三国演义》中显示出来的军事才能和其用人之道,令人叹服。你看他刺董卓,擒吕布,歼灭袁术,官渡一战,令袁绍部队闻风丧胆,尔后统一北方,为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迈出了第一步,也为后来晋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三分天下这实力最强的曹魏是由曹操一手开创的,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可想而知。而曹操的用人之道,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为才唯用,不拘小节。“操在衮州,招贤纳士。”(第十回)于是,他的手下拥有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等一批谋臣。再看曹操用人的一个小故事:“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而迎。遥见许攸,扶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第三十回)曹操用人谦虚的态度,令士人折节,因此,他身边人才鼎盛,智谋团的人员在三国中是最多的。然而,曹氏政权的最终灭亡悲剧根源在何处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曹操没有把礼贤下士的优良传统至始至终地保持下去,随着年事的增长,逐步变得荒淫昏慵,疑心愈来愈重,开始嫉贤妒能,日趋骄纵。特别是取得了西凉的胜利后。从他对待张松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待人态度转变的迹象。“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是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中商议。张松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得贿赂,却才引入……操先见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言语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松自思曰:‘吾本欲献西川州郡与曹操,谁想如此慢人。’”(第六十回)看到此处,我不禁叹息,昔日那个求贤若渴的曹操哪里去了。这时可以说是曹操统一天下,完成霸业的绝佳机会。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曰:“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之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败,而汉事将成也。”以至发展到后来以才压人,以武压人,枉杀贤良,为曹魏政权的败落留下了隐患。

其二、曹魏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曹丕在位时,矛盾并不激烈,所以内部也比较安定。司马氏也毫无机会。而曹睿统治时期,国家大动干戈,对内大修宫殿,耗费国力,对外发动战争,平吴灭蜀,劳师无功,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而司马的势力也越来越庞大,要说曹氏也看到了司马的势力日趋扩大,所以用曹真来平衡司马的势力,然而时值诸葛亮北伐,曹真的才能平庸,司马很自然成为最高元帅,在战争中,他以守代攻,逐步培养自己的势力,积蓄自己的力量,孤立曹氏的政权。虽然后来曹芳将兵权交曹爽掌管,然而,此时的司马氏的羽翼已丰,曹爽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曹氏政权几乎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倾刻土崩瓦解,岂不可悲可叹!曹氏政权衰落悲剧在于:统治阶级自身荒淫,内部矛盾重重,不统一,外有兵荒,没有使国家稳定,造成外部力量有机可乘。

(二)、关于蜀汉

《三国演义》的总体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但我认为刘备也是一个相当可悲的人物。他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惨淡经营半生,最终连诸葛亮也回天乏术。从桃园结义到猇亭、汉口的惨败。刘备先在公孙瓒的手下,因为陶谦给了他四千兵就弃公孙而投陶谦,然后占徐州,后来又投靠吕布,再反攻吕布而投曹操,然后又反攻曹操而转投袁绍,又投刘表,最后一次是刘备入西川用刘璋给他的军马围攻成都。其反复如此,阅历数人,历经数人而又能全身而退,可见其必有超凡的政治外交手腕,所以能成就蜀汉帝业。刘备的“义不负心”具有两面性,对待吕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备在小沛时,吕布曾有恩于刘备。辕门射戟解了刘备之围。及至吕布被捕时,刘备却在吕布的背后狠狠地“砍了一刀”,而向曹操说:“君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使得吕布大骂刘备:“是儿最无信者,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之时耶!”可见

,刘备的义是有尺度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刘备在研究人物心理的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曹操、孙权是不能及的。可以说是一位政治阴谋家,要不然刘备文采不高,武不出众,在军阀混战的东汉末年,拿什么来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刘备笼络人心的手段也是相当高明的。长坂坡摔阿斗而收买赵云之心,临死前的一席话说得诸葛亮叩头流血,并叫自己的几个儿子以父事丞相,使孔明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五出祁山,为完成先帝的遗志而死心踏地,呕心沥血奋斗下半生。

刘备统治期间,蜀中并非缺乏人才,文有凤雏庞统,还有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惜刘备两人兼得,却仍然没有能安得天下。再看他的战斗能力,关、张、赵、马、黄个个能征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三军作战,如入无人之境。刘备之所以没有能成就兴复汉室的霸业,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待人才,不如曹操那样为才唯用。《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有一个小故事:“鲁肃素知庞统之才,向主公举荐,孙权以貌取人,见其丑陋、轻狂,心中不喜。肃对统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而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乃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统曰:‘此某平生素志也。’乃求肃书,径往荆州来见玄德。玄德久闻统名,便教请入相见。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于是安排庞统到耒阳县做一个小小的县官。后统到任听之任之,引起张飞巡衙之事,后张飞将鲁肃荐书呈上。玄德拆视之,遂知统乃大才。而孔明回来又作引见,才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玄德下阶请罪。统方将出孔明所荐之书,玄德见书中之意。言凤雏到宜即重用。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赤壁之战初期,庞统跟曹操献连环计时曹操对待庞统的态度。“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然后恭恭敬敬地问道:‘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两人态度截然不同。要说刘备也是求贤若渴,三顾之恩请出孔明,但对待庞统的问题上大失水准。忘却当时三顾之举,丢掉了谦虚的本性。和曹操的“不及穿履,跣足而迎”相比,的确相差大远,这也是蜀中谋臣太少,诸葛亮后继无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想其祖辈刘邦用人不拘一格,韩信是楚国叛将,经萧何一言举荐,拜为上将,陈平有盗嫂之嫌,而给予重金。其余如樊哙、周勃、曹参之流,皆出生下贱,但都得刘邦择其才而重用。试想刘备和其后代刘禅的用人之道,刘邦若知,必将骂其不肖。

“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信条束缚了刘备的手脚。甚至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义,陶谦三让徐州才肯接受,因为义,迟迟没有夺取刘表及其子刘琦的荆州牧,对待刘璋的益州也久久不用兵,这样,就很难及时贯彻诸葛亮隆中的战略部署。后来,为了恪守桃园结义的诺言,为死去的兄弟关羽、张飞报仇,不听文武大臣的劝告,一意孤行,也不听手下将士陈意的警示,自己军事领导才能又不高,结果被陆逊一把大火营烧七百里,自己仓皇回逃。为了兄弟义气,用几十万大军的性命换得自己报仇的私欲。从此蜀军元气大伤,此役过后,刘备洒手西去,把一付重担交给禄禄无为的刘禅,你叫他怎么扛得动?使得诸葛亮长时间修整兵马,后来五出祁山,劳师动众,终因实力的悬殊而寸土未得,再加上后主刘禅无所作为,并经常听信小人谗言,使诸葛亮内外分心,殆误战机。诸葛亮死后,朝中矛盾重重,后继无人,终于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值得吗?

(三)、说说孙吴

孙权二十来岁就接管父兄大业,和曹操、刘备相比,小说中对其言行着笔相对较少,但我觉得孙权也具有卓越的政治领导才能,因为曹操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曹操是相当佩服孙权的,一代奸雄曹操佩服的人,想必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况且,孙权是既打败过曹操(赤壁之战),又打败过刘备的人(火烧连营),的确非比一般,也应该算一个政治家吧!如此英雄了得的孙权如何也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首先,认为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自己既非朝廷重臣,也非汉室宗族,凭什么伐天下。加上自己继承父兄大业以后,坐守其城,不思上进。他从来都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北伐计划;其次,吴中之人,大都见利忘义,军事上,时而和蜀汉联盟,时而和曹魏联盟,毫无节操可言,文武大臣也多数以自己的私欲为重,孙权在时还能控制,死后,这种矛盾日益恶化,并最终暴发。孙权自己做事犹豫不决,赤壁之战是这样,对待荆州的问题也是如此;最后,孙权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和刘备有同样的毛病,如对待庞统,以貌取人。另外其子孙不肖,沉溺酒色,日趋恶暴,埋没智勇双全的英雄陆抗,使孙吴灭国。试想孙吴如此如此,怎能成大器?

二、谈谈诸葛亮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名著导读之《红楼梦》

返回目录:高考名著知识

心灵鸡汤

名著阅读排行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