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华星
繁星点点的夜空中,有一颗星叫“中华星”,有一颗星叫“张星”。你知道它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那是1928年一个夜晚,赴美国留学的张钰哲像往常一样,站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夫天文台观测室的天文望远镜前,凝神观察。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紧紧盯在一个光点上:啊!一颗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后新星在闪动!他惊喜万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钰哲怎能不激动呢?自从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之后,各国天文学家就不断地发现新的小行星。按照惯例,谁发现的新星,便由谁来为新星命名。所以辽阔的天空中运行着许多以国家的国名、地名、人名命名的小行星。但是一直没有中国人命名的行星。此刻,一颗新星已经出现在张钰哲的眼前,真是太令人兴奋了。
为了证实这一发现的准确性,张钰哲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冒着严寒又连续观察了15个夜晚,结果,每次的观察结论都相同。他确信了自己的发现,满怀喜悦地给美国行星中心站写了一封信,报告了自己的观察结果。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及时给他写了回信。信中写道:“张钰哲,您发现的确定是迄今为止人类从未见过的小行星,我们已经在小行星的星历表上把它编为1125号。它将永载世界的天文史册,请您尽快给这颗小行星命名。”
当时年仅26岁的张钰哲,看着这封极不寻常的来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经过反复思考,他终于想起了一个最为亲切的名字——中华。张钰哲情不自禁地呼叫着:“中华星!中华星!”
“中华星”的名字很快报给了行星中心站。从此,这颗闪动的小行星,被载入了史册,也就是从那时起,在小行星的发现者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新中国诞生后,张钰哲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几十年来,张钰哲领导的行星观测室,又陆续发现了几百颗新的行星,其中有20多颗已经由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编号。如今,太阳系里不仅有“中华星”,而且还有“张衡星”“祖冲之星”“北京星”“南京星”“台湾星”……
1978年8月1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国际小行星通报》宣布,给新近正式编号的2051号小行星取名为“张星”。通报中说:“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是为了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
“张星”与张钰哲发现的“中华星”一同闪烁在夜空,它们是张钰哲献身祖国天文事业的丰碑。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