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唐宋,诗酒兼善者不乏其人:杜甫、白居易、 苏轼……。然而,总不及李白的饮酒诗受人关注,这些风格各异的诗篇,显示出诗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李白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等皆为千古盛传不衰的咏酒名篇。
杜甫有一首诗《饮中八仙歌》,写了唐代的八个酒仙,其中李白的形象尤为突出。“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后的李白豪气纵横,狂放不羁,桀骜不驯,傲视王侯。这样的李白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令人仰慕!
李白的生活中时刻有酒相伴。在月下,在花间,在舟中,在亭阁,在显达得意之时,在困厄郁闷之际,李白无处不在饮酒,无时不在深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要有美酒,只要能畅快痛饮,李白甚至可以“认他乡为故乡”。
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酒可以麻醉人,也可以释放真!
李白的《将进酒》应该是人生与酒的最好阐释。人高兴时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激愤时要喝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人排遣寂寞时要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郁闷时要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有一首《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醉意朦胧的李白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象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忘情于清风之中,放浪于明月之下,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痛快!李白醉酒后,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风度,让人领受到了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
醉酒后的李白狂态毕现,疏放不羁,往往产生惊天奇想。“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他竟要铲平君山,让湘水浩浩荡荡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是崎岖难行。李白甚至在醉态之下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李白正是借这种奇思狂想来抒发自己的千古愁、万古愤吧!
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放诞生活。“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发问、对明月相邀,在对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胧中显露自己飘逸浪漫、孤高出尘的形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潇洒!李白借酒抛却尘世的一切琐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何等逍遥!
沉迷酒的李白当然与善酿酒者交情甚笃。他有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李白痴情的想象:黄泉之下的这位酿酒老人会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夜台没有我李白,你酿好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虽然这是荒诞痴呆的想法,但却表明李白与纪叟感情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
在“一杯一杯复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间,李白笑傲度过一生,但毕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和诗、花和月、山和水,郁结与旷放、失意与孤傲构成了整个李白醉酒的一生。
李白是个缺乏现实感的理想主义者,他对自己的人生设计是功成身退,身退以功成为前提,而其实现功成的方式又是“不屈己,不干人”,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由于其狂放的性格和行为触怒了朝中权贵,最终被迫离开长安。理想与现实的严重脱节,使诗人时常处于苦闷、伤感和愤激之中。于是,诗人爆发出雷霆般的痛苦和愤怒,高呼要烹羊宰牛,典裘卖马,“一饮三百杯”、“同销万古愁”,以此宣泄理想不能实现的怨怼。他不止一次地在饮酒诗中揭露李唐王朝的阴暗面,讽刺和抨击最高统治者的荒淫和暴虐,其笔锋之犀利,感情之愤激,抨击之猛烈,为古今中外诗人所罕见。
饮酒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催化剂,也是他浇愁解闷的麻醉剂,更是他能笑傲王侯权贵、而又能避祸的良方妙法。“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写出藐视帝王的尊严。
酒伴随着李白走过了辉煌的一生,也最终致其于死地。传说李白酒醉,泛舟采石附近江面,见水中月影而捉之,遂溺死江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