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朱自清——
他是从写诗起家的,跟闻一多是清华中文系的双子星座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字小坡,是苏东坡的铁杆迷。在朱自清出生时,他的父亲从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得到灵感,给新生儿取名“自华”。据说,“朱自清”一名是他在上大学前自己改定的。据说,那是因为当时家庭经济吃紧,他要以“清”字自励。“清”者“清账”、“清偿”、“清楚”也。为此,朱小坡又给儿子取了个号,叫“实秋”;因为“秋”字带“火”,另有寓意“春华秋实”。
朱自华的文字风格跟梁治华的确实很接近——朴实、自然、洒脱,看似寡淡实则丰腴,表面软塌塌实则硬朗。那样的风格迥然不同于鲁迅的剑拔弩张,郭沫若的豪荡爽利。孙伏园说“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也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虽然那时我们都在二十左右的年龄。”
朱自清的文字对读者的感动不是棒喝的顿悟,而是修习的渐悟。乍读之下,你可能感受不强,因为那不是一“板砖”,拍得你晕头转向或肌肤生疼;而是一根针灸师手中的细针,在你不经意间,猛一下针尖就穿越了你敏感的皮肤,进入了你的肌肉,其疗效慢慢地蔓延到你的神经、精神,可谓“沁人心脾”。朱自清的文字可以比成老杜笔下的“春雨”,“润物细无声”。朱自清对春雨观察极细、体验极深、描绘极灵。他把春雨比成牛毛,而回春妙手指缝间的药针就如同牛毛,刺得我们的肌肤痒痒的、酥酥的,在心上留下经久不灭的印痕。
由于朱自清的散文名声太大,很多人已不晓得他跟他那一代的许多文人一样,是从写诗起家的。在二十左右的年龄,他写了相当数量的诗,大约在四十岁时,他已贵为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曾自白说:“我的兴趣本在诗,现在是偏向宋诗;我是个做散文的人,所以也偏爱散文化的诗。”这话既说出了他跟诗的渊源,也说明了他的诗的特点。当年,他跟闻一多是清华中文系的双子星座。如果说闻是唐诗的现代传人的话,那么朱是宋诗的现代传人。因为宋诗的主要路数承自韩愈,是韩文公所说的“以文为诗”——像写散文一样地写诗。有些人把中国现代诗歌的散文化归功于艾青,其实有更早的朱自清的贡献。
铁骨朱自清——
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
朱自清最感动人的还不是他的文字,而是他的气节。
他长期患有严重的胃病。由于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和治疗,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彻夜的疼痛和呕吐。中年以后,他就是在病魔的折磨中,坚持进行大量繁重的教学、写作和社会工作的。他是1948年8月12日去世的,6月间他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不足39公斤。但他仍然积极认真地上课、参加会议、伏案工作。
最感人的是,朱自清虽然是资深教授,工资很高,但国民党政府时常缺额发放,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线上升。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政府故意给他们发放可以低价买“美援面粉”的配给证。朱自清当时贫病交加,家里孩子又多;这配给证可以说是救命稻草。
但他深明大义,洞悉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邪恶用意,出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气节,他在由他的学生吴晗送来的《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庄重地签了自己的名字,并当即命令儿子退还配给证。1948年8月10日,朱自清已在死亡的边缘,他勉强睁开眼睛,看着守在身边的三个孩子,握住坐在床边的夫人的手,一字一顿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这临终遗言的价值胜过了他所有的著作,使许多所谓著作等身的作家的意义等于零。在朱自清逝世一年后,毛泽东在名文《别了,司徒雷登》中,郑重颂扬了他,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散文家朱自清——
他的性格中正平和,所以最适宜写散文,而不是诗
朱自清的性格特点是中正平和,所以他最适宜写散文,而不是诗;因为诗需要激越、激情甚至偏激。
作为散文大家,他的一些代表作,如《绿》、《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一发表,就广为流传,选入中学课本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写作。有多少人,包括我本人,在文学练习期,曾沉浸于朱氏散文的意境里,模仿过他的调子,甚至“剽窃”过他的措辞。论写景状物,在“五四”那一代散文家中,还有谁比他更细致、更精致?杨振声夸赞朱氏散文说:“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便已在领导着文坛。”
朱自清的诗是散文化的,而他的散文又饶有诗味,正如郁达夫说的:“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善于进行风格概括的李广田说:“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青少年可能更青睐《绿》、《荷塘月色》等清醇的篇什,但稍稍有点年纪和人生感悟的,则更喜欢《背影》等蕴涵着更多辛酸况味的文章。《背影》写尽了相隔千里相互关心的父子情,《给亡妇》则写绝了相隔阴阳浓得化不开的夫妻爱。据说《背影》一出版,朱自清就请在上海的出版商给在扬州的老父亲先寄了一册。朱小坡当时已相当老弱,行动不便,让家人把自己连同椅子搬到了窗前,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读着儿子专门写给自己的文章,感动得老泪纵横。
我现在也远游在北国,我的老父亲也远在故乡。每每想起他那劳作的身影,我就会想起朱自清的《背影》;每每想起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父亲。朱自清写他父亲在南京浦口火车站送他上学时,爬过月台去为他买橘子。这一细节生动得让人一读之下就终身难忘。同样刻骨铭心的是,1987年,我也是要出门上大学,也是父亲来送我,在当年破破烂烂的上海老北站。当深夜的列车鸣笛启动时,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父亲一直站在那儿,像是泥塑木雕一般;当时我的脑子里闪过一句诗:“整个月台都在塌陷”。
朱自清的发妻武钟谦与他伉俪十二年,生下了六个孩子,只有三十一岁就撒手西归。朱自清虽然很快就续了弦,但他对堪称传统妇女典范的先妻仍念念不忘。一天深夜,他独自坐在书房里,听着寒风拍打着窗户,于微弱的灯光中,恍惚见到先妻前来问寒嘘暖,不仅潸然泪下,奋笔疾书:“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这篇用泪水写成的至文,使很多人都读得落泪。据一位中学教师说,“她每次给学生讲此文,总听到学生间一片唏嘘声,有多少女孩子且已暗暗地把眼睛揉得通红了。”
佳作欣赏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朱自清小传
1898~1948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六岁时随全家定居扬州。少年时即不苟言笑、学习认真、沉着倔犟、洁身自尊,品行与学业俱优,喜欢看小说,颇有志向,曾自命“文学家”。在扬州十三年的生活和那里的湖光山色,使他的情怀里永远洋溢着诗情和画意。
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同年底与武钟谦女士完婚。
1917年夏,迫于家庭经济状况恶化,为减轻家庭负担,乃改名“自清”,提前一年投考北京大学本科,被哲学门录取。
1919年,加入《新潮》诗社。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共同创办《诗》月刊。
1925年夏,赴北京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8月,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长沙、昆明、蒙自、成都,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教授。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文影》,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8年6月18日,他身患重病,仍签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8月12日11时40分,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