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
还是在孩提时代,就听先辈们讲过大禹的故事;上中学后,在历史课文里又学过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特别是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取得的丰功伟绩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是那样的令万民敬仰与千古流芳;参加工作后,偏巧又来到禹王故里,这为后来寻觅禹迹和研究禹王诞生地,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余年来,先后读过《华阳国志校注》、《太平环宇记》、《大禹志》、《大禹研究文集》、《巴蜀之迷》、《禹王》、《石纽山圣母祠碑记》等有关记载禹之著作和名家论大禹的文章。读过之后才深知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和水利专家,以其疏通九河,造福万民,赢得万民敬仰,千古传颂。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这不仅是第一个国家政权的正式诞生,也是华夏民族形成的标志。他实现了中国历史从原始部落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质的飞跃,因而名扬天下,光耀史册。他是华夏文化的开拓者,被人民奉为“天下共主”、“天下君”、“帝禹”。
正因为禹之丰功伟绩宏大,汶川禹迹众多,来汶川寻访禹迹的游人才络绎不绝。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与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前来汶川石纽山、刳儿坪、禹王宫寻觅禹迹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外来游人越来越多。尽管这些地方以前去过多次,但仍经不住禹王故里众多禹迹的诱惑,或当县上有外来客人相邀,或被县文化体育局安排陪客人时,石纽山、大禹坪、禹碑岭、禹王宫就成了我导游的好去处。
石纽山:位于汶川城南20公里的绵虒高店村一带。传为圣母生大禹时,山崩地裂,岩石扭曲变形,成纽状故名。在今飞沙关隧洞处的悬崖峭壁上,有“石纽山”三个大字石刻,考为唐李太白隐栖岷山南麓期间所题。字大盈尺,笔力遒劲、浑古,诗仙雄风犹存。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在此吟诗作赋甚多,遗憾的是其作品大多在“文革’中毁坏。有幸的是:民国29年,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老先生,在古稀之年,不辞跋涉之劳苦,亲来汶川,上石纽山刳儿坪寻禹迹,但见江山依旧而禹迹茫茫,欣然作诗曰:
“石纽山前沙尚飞,刳儿坪上黍初肥,茫茫禹迹从何得,蹀躞荒山汗湿衣。”吟之朗朗上口,诵之过目不忘。倘若不是亲历,是绝难有此佳作的。
石纽村:石纽山北的一片台地上,昔有一村庄名叫石纽村。禹的幼年与少年时代就是在这个村里度过的。禹少年时勤奋好学,刻苦上进,博学多才,深得村里人的喜爱。为继父业,20岁上就西出汶山郡到各地治理江河水患。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口外科医生姒元翼和姒壮所著的《传说时代的大禹》一文中说:“禹一生居处有五个阶段七个地点,最早的老家即在汶山郡广柔县(县治在汶川飞沙关之大禹坪),是禹出生及青少年时代的故乡。”
刳儿坪:位于石纽山之半山腰上。刳:意为剖开。由圣母剖腹生禹得名。刳儿坪古来庙宇遍布,遗迹斑斑。禹庙、圣母祠等虽在“文革”中被毁,但要寻访禹迹并不难。只要稍加留心,那残垣断壁、庙宇遗址、禹迹“石纹”等足令人流连忘返。有诗曰:“势极龙山一气通,山形扭折石弯窿。香传薏苡王生草,瑞霭流星圣母宫。古道几湾留野牧,危江一带锁长虹。羌人指点刳儿坪,隐约朝霞暮雾中。”出自石纽山岩壁诗刻,考为唐代西川节度使李德裕题。
禹穴:位于禹王庙遗址左上角50余米处,穴深丈余宽五尺,可容纳八九人栖身。洞穴之岩石上镌刻有“禹迹”二字。字大见方米余。悠悠岁月,漫漫春秋。“禹迹”二字石痕细细缕缕,笔画隐约可见。清乾隆年间,朝鲜诗人求质朴,游历汶川在刳儿坪遍寻禹迹后,欣然作诗一首曰:“岷峨近漏天,江水出禹穴,长庚照仙李,间气钟离尘。”又据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苟廷一、谯光发二位先生写诗赞禹穴曰:“久闻圣迹现登临,崇山于今禁牧人,全国几多风物处,汶川禹穴实堪矜。”
洗儿池:在禹穴左侧300米之瀑布下,见方丈余。池水清澈透明,池底斑斑红色石块现出水面。传为圣母生禹后,大禹满身血污,圣母就抱他到一个状似大盆的水池里去洗涤,血水染红了池里的水,后沉淀于池底,浸红块块石头。游人至此,仍能见到红色石块出现水面,赞叹称奇。如苟、谯二位老先生诗曰:阅史探踪颇着难,而今石纽已斑斑。岩留虫楷洞犹丽,池洗胎儿血尚鲜。”便是对其逼真的描述。
血红草(血茅草):在禹穴与洗儿池之间的小道旁,昔有一笼四季旺盛的鲜红色之草,当地羌人呼之为“血红草”。说是圣母剖腹生禹后,抱禹到池里洗涤,因自己是剖腹生禹,流血甚多,行至半路体力不支,便坐于路旁的一笼草上小憩,血水染红草且顺根而下、根深蒂固。从此,这笼草一年四季血红如初。
禹王庙:位于石纽山半山腰上,残垣断壁遗址尚存。据当地羌民道:禹王庙(古庙)占地数亩,石木结构。庙宇虽朴实无华,但香火兴盛。清时被焚。其后修复,为三楹两进。前殿供奉大禹,后殿供祟伯和圣母。布局严谨,气势古朴,给人以肃穆森严之感。遗憾的是庙宇在“文革”中被毁,不能令今人瞻仰。不过从古今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中,仍可领略到禹王庙的雄姿与兴衰。如诗圣杜甫诗曰:“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度垂桔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挖三巴。”又,大清王朝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谒大禹庙诗曰:“古庙青山一下,登临晓霭中,梅梁存旧迹,金简记神功。九载随刊木,千年统绪崇。兹来存蘩藻,瞻对率群工。”可见,禹王庙建筑年代之悠久。
禹王殿:殿内塑有禹王神像。神像前塑有一古时木轮马车。一匹高头雪白大马拉着木轮轴车由一马夫扬鞭赶着,形像栩栩如生。大禹塑像高约4米,手捧玉圭,身披玄衮,神彩飘逸,十分威武。与国内许多帝王名人端坐高堂,供人瞻仰的塑像比,禹王却是站着的。那暇不暖席的样子、无不显示出禹王生亦劳苦,死亦劳苦,其伟大精神,当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圣母祠:据《石纽山圣母祠碑记》载:“城南10里飞沙岭,俗称凤岭,即石纽山也。岭上平衍处有祠曰圣母祠,又名圣启祠。年久圮废”又,乙丑岁邑士孟其敏等人,请人移其路于山之麓。于是凿壁开道,阅三月而建成祠。占地亩余。为石木结构,川斗架房,青瓦飞檐,甚是美观。在圣母祠的墙璧上,有文人题诗曰:“共传大禹产西羌,明德千秋颂莫忘,江水发源神肇迹,休将石纽比荒唐。”
圣母殿:殿堂正中塑有圣母端坐神像。圣母头缠纱帕,身穿羌族服饰,肩上的“缸钵花披”围至胸前,脚穿“云云鞋”。两眼平视前方,仿佛还在观看大禹治理岷江水患。据当地羌族老人讲:圣母神像栩栩如生,似如真人。殿内香蜡红烛,青烟袅袅。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禹王宫:位于汶川城南绵虒镇政府驻地中街,占地亩多,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川斗架木结构。是专为纪念大禹而修,因设有戏台、故名禹王宫。其宫建造工艺精雕细刻,雕梁画栋,图案精美。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宫内供有禹王神像。内外四周均为精湛之壁画,令友人赞不绝口。只可惜这些精美的壁画在“文革”中毁于一旦。
大禹坪:位于今绵虒镇羊店村河坝。汉设广柔县治。大禹坪,自是大禹为昔汶山郡广柔县人故名。往事越千年,又是沦海桑田。早先的大禹坪现已呼之为大邑坪了。今天漫游在禹王故里;岷江河水长流,禹别岭、涂禹山依旧。当年禹王带领羌民治理民江水患时的足迹,早已被沙土填没,惟有这大禹坪因其地势高,不易被洪水淹没、冲毁,遗迹至今尚存。是国内外研究禹之专家、学者寻觅考察禹王真迹的好地方。
禹迹“石纹”:在石纽山腰的刳儿坪周围,先后发现有禹迹“石纹”30余处。岩石上的石纹图案,有的像龟壳上的网纹;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像汉字的点、横、撇、捺等笔画;有的像草绳结结、大圆和小圆等,千奇百怪,各异形状,令人深思。
据当地一些年过古稀的老人讲:那一处处岩刻石纹图,全部联在一起,不就像禹王的一部厚厚的记事簿么!如果是,那么,这部厚厚的石头书页里的“石纹”文化,就有待研究禹之专家、学者从头读之考之。
圣母塔:位于飞沙关隧洞之上。其山自岷江中突兀而起,岩石纽折,倒峰冲天,飞鸟难越。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古时,行人至此,莫不魂飞胆丧,脚颤心跳紧闭双眼。就在这片悬崖峭壁上,古人书有“大禹王故里”五个大字。据这一带目睹者讲:每字见方三尺有余,考任为唐诗仙李白所题。
在飞沙关之山坳平地上,古人为感谢圣母,在此修了两座塔,名为圣母塔,又名双镇塔。毁于荒乱年月,只留下近七米高的塔座耸立在山坳上,供过往行人瞻仰。传说南宋年间,京城巡抚视察川西北地区路经此地,遭绿林好汉打劫,慌乱之中逃进圣母祠,终于大难不死。其后感念圣母保佑,出白银数万两,命侍从到此请工匠修下两塔,以镇邪扶正,告谕后人。
禹王碑:位于羊龙山坳。在碑的侧面有一棵黄桷树,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起初,树与碑尚有一段距离,其后渐渐长大,慢慢地将碑包于腹部,所以又名树吞碑。传说在很早以前,羊龙山上的羌民,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大禹治理水患的丰功伟绩,不让碑遭日晒雨淋,就在距碑不远的地方栽了一棵黄桷树。没想到这棵树亦好像理解羌民们的感情似的,除了为碑遮光挡雨,抵风防沙外,还慢慢地把碑包进自己的腹里,彻底地把碑保护起来。使禹王碑不仅成为众多禹迹中保存完好处所之一,而且成了一道神奇的景观,引得参观游人纷至杏沓来。
涂禹山:位子绵虒镇南。说是大禹之妻涂山氏变成为一头神猪,又率子女变成小猪仔,随她到威州帮助大禹治水。后被大禹无意中识破,羞于见夫婿,领着小猪仔们化成一阵疾风而去。待大禹明白追至绵虒附近时,看见前而突然出现一座大山。大禹感到奇怪,问路上行人,才知道这座大山是一阵仙风吹来的。大禹细观山形,宛若一头正在奋力拱山的大猪,顿时痛哭起来……也有传说是大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得“涂禹山”名。除此,禹寺禹祠、禹道禹桥、禹峰禹岭,亦是你寻访禹迹的好地方。汶川是大禹故里,是研究我国夏禹王文化的宝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