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元帅故居,位于重庆市开县城南25公里的赵家镇南,小华山麓周都村,是万(州)开(县)省道必经之地。1892年12月4日(农历10月16日)伟大的军事家、新中国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就诞生在这里。
故居与赵家镇区隔河相望。1990年,家乡人民在这里的浦浬河上架起了一座195米长的“刘帅故居大桥”,使故居与古镇浑然一体。桥头矗立着一尊英姿飒爽、反映刘帅戎马生涯高6米的骑马征战大铜像。沿公路前行,两颗高大蘩茂、参天入云的黄桷树旁,刻有“刘伯承元帅故里”的黑色大理石碑映入眼帘。就是从这黄桷树下的石径,少年刘伯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从此开始了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辉煌业绩,使他成为与日日争辉、名垂青史的伟人。
绕过刘帅墓地,拾级而上,就来到了那个三合院式的渝东一带典型的农家小院。房前稻黍千重,岸柳依依,浦浬河悠然东去;屋后竹林葱茏,梯田级级,山势由缓而渐雄。小院堂屋大门口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由刘帅亲密战友、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86年11月26日亲笔题写的“刘伯承同志故居”匾额,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格外醒目。近百年来,三合院虽几经修葺,但总的布局、格调依然。沈家湾刘帅故居1984年按原貌开始修复,1987年12月4日落成开放。故居占地8.6亩,保护范围约2平方公里,配套设施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系小青瓦土木结构。除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使用的川味十足的老式家具,刘帅挑灯夜读用的黑黑的桐油灯,刘帅夫人汪荣华第一次回婆家动情的“竹槽自来水”石水缸,清柔的池塘和独具特色的已经一个多世纪的石碾盘等原物外,还陈列着刘帅用过的书桌、书箱、木柜、椅凳等文物和物品复制件96件,分别分布在他居住的卧室、父母居室、灶屋及堂屋内,还有河边放牛的麻柳林、私塾遗址等,均真实地再现了少年刘伯承1892年至1911年期间19年的人生轨迹。故居另有三间辅助陈列室,用17件文物配以大量照片资料,展示了少年刘伯承钟灵毓秀于故乡山水并在德智体方面受到的良好教育。
1986年10月7日,刘帅病逝于北京,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其部分骨灰和骨灰盒由中央军委于1986年10月24日用专机运回家乡,安葬在故居前的鲜花丛中。洁白的纸花,低徊的哀乐,刘帅回到了阔别70年的故乡。翌年夏,开县人民在安葬刘帅骨灰的两棵黄桷树中间修建了一座庄严简朴的陵园,墓碑碑文镌刻着徐向前元帅亲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23个大字碑题,墓前垂屏浮雕系汪荣华及其子女敬献的花圈。刘帅少小离家,戎马倥偬,以身报国,献身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几乎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而今,他叶落归根,悄悄地回到了故土的怀抱,溶入大地,永留在故乡人民的心中。
刘帅故居泥墙青瓦,高屋梁、宽阶沿,站在院坝可鸟瞰迤逦的南山,远眺苍茫的原野,俯瞰繁荣的赵家场。左侧斑竹林枝蘩叶茂,竹节劲挺,竹鞭怒生;右侧是刘帅父母的合葬坟,坟前左右两边各生一形如龙眼的孤石。竹林下一口小池塘,鱼戏莲藕间。塘下60米,有一绿草茵茵的山坳,5棵百年黄桷树浓荫蔽日,一条石板小径直下河滩,少年刘伯承曾去河边放牛、洗澡,或玩游戏,或经小道上街赶集。故居分两处,一处是他张家坝刘家大院诞生地,1892年12月4日刘帅就诞生在右偏房紧靠正屋的第一间。在左偏房正中有一石条框门的房间,便是刘帅的私塾。一处是他度过了十四个春秋的沈家湾故居,距离诞生地约一百多米,当时仅有三间陋室,因兄弟姐妹增多,才又陆续建了几间。刘帅从六岁生活到十九岁,由启蒙读书到离开家乡去投军,这段既幸福又辛酸的日期,对他一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故居坐南朝北,是一栋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普通农家三合院。正屋共三间,居中为堂屋,左间是刘伯承的卧室,右间为父母及小弟妹的住所;左侧屋有三间(现已辟为故居辅助陈列室),原是二弟刘明昌、三弟刘叔禹的居室和仓屋;右偏屋二间,是灶房及用茅草盖的猪圈。此外,阶沿下的院坝较为宽敞。
堂屋正中摆放着一张柏木方桌加四条长凳,左右两边各有两把木椅,墙上挂有朱子治家格言,靠里墙立有一高大的神柜。渝东农家的堂屋是作为会客及全家人聚会和用餐的所在地,少年伯承常被有学问被称作“泥腿文人”的父亲刘文炳叫到这儿,规规矩矩地站着或背书或答问,接受父亲各种严厉的考试。堂屋在刘伯承儿时的心目中是一个枯燥而严肃的地方,只有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此守岁的时候,才有点欢声笑语。
从堂屋侧门进入刘伯承的卧室,一眼看到的是紧靠木格窗前的文案,上面堆着几本《唐诗》、《史记》、《三国演义》等线装书,还有一个寿山石笔架和一方石砚。刘帅很喜欢前人赵孟頫的字,他年轻时书法就很有功力了。在父亲去世后,原本贫寒的家境,日子就更难熬了,那一两年,每到年关前,他都要去赵家场上摆红纸摊,凭借自己一手好字写春联卖对子,以补贴家用。刘帅不但字写得妙,诗文也写得好,他十六岁时写给同窗好友邹靛澄的一首诗,至今还留下了这么几句:“少年狂夫吞声苦,泪眼望断巫山雾,脚底波涛头顶雨,难浇心中恨与辱,惜天无翅御大风,觅我赤心报国途……”在这间卧室中,靠里摆放一架工艺简单的木花床,上挂细麻布蚊帐,左边是衣柜。这些物件是十八岁的刘伯承同程宜芝结婚时女方的陪嫁。当时,程宜芝家境比刘家好得多。刘伯承十九岁从戎投身辛亥革命,从此他们夫妻便远隔千山,音书断绝,他再也没有走进这间卧室。不过,搁在衣柜上面的木书箱倒是随身带走了的。刘伯承在川军当团长时还专门安排了一名为之挑书箱管理书籍的勤务兵,赵家场的程文书当年就曾给刘伯承做过挑夫。几十年后,他的夫人汪荣华(原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长征途中结成的伴侣)说,刘帅在南京军事学院任院长和政委期间,读书译著,孜孜不倦,平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为了讲好战役学的课,他连续一星期在办公室里不眠地准备教案,甚至一次办公室里电线失火,他竟全然不知。
走出刘伯承的卧室,在他窗前的阶沿上,放着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类似于小磨盘,谓之“坛神”。按当地习俗,学武拜师是必须要祭拜“坛神”的。故居的这件东西,据说是他跟太平天国石达开旧部任贤书练武拜师时留下的。凡是后来见过刘帅的人,第一个印象是儒将和学者,他少年习武,长大后魁梧的身躯就如钢板铁骨,使他能在几十年的战火硝烟中,经受住一般人不能想像和无法比拟的艰难困苦。丰都之战,眇之一目,他被剜目七十余刀,却坚持不用麻药,德国大夫惊呼为“军神”;大足之战,重伤肱股,险废一脚,他拒绝截肢,战胜伤残,医生叹赞创“奇迹”。其后又七处负伤,仍能一往无前,担当起为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大任。
在刘帅父母居室里,除两架木床、一衣柜外,靠窗的文案上摆放着一本家谱,一只寿碗,一盏铜油灯;靠屋角搁有一架纺车。这本家谱,是刘帅父亲刘文炳亲自编纂的,他在“训日诫尔子孙”一节中写道:“唯耕读勤俭为尚,慈善友恭为最……量思宏、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悔、位思卑、守思终、退思早。”这些家训,给刘伯承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无疑对他日后爱学苦索、坚毅求实、慎思断行、语言风趣的性格爱好和高尚品德的养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帅一生中有两次主动从权位上退下来。第一次是他痛切地感到“仗剑拯民于水火”的愿望在旧军阀部队不可能实现,毅然辞去了川军中的职务,开始新道路的求索,从而踏上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里程。第二次是1950年7月,他主动提出辞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职务,去创办军事学院。历史证明他当时的“退”和后来的“进”是多么的正确。
现摆放在父母居室的那只“寿碗”,是刘伯承为祝母亲八十大寿而置办的。当时,虽说他正率部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与敌寇作殊死搏斗,但他没有忘记母亲的生日。通过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嘱托在重庆做药材生意的三弟,专门去景德镇订做了一批寿碗,碗上面有刘明昭、刘叔禹的落款。刘伯承热爱母亲,对老人家十分孝顺。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公鸡初唱,他就随母亲一面烧火煮饭,一面借着柴禾的火光读书。晚上,他总是陪伴着母亲,在纺车旁昏暗桐油灯光下或读书、或听母亲讲故事到深夜。母亲那些生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大地影响了他的语言艺术。比如:他认为,打仗必须以智取胜,多在“神奇”二字上下功夫;如作战有三种战术:一是“牛抵角”,一是“马踢脚”,一是“狼咬人”。作战中他特别重视对各方面情况的掌握,把任务、敌情、我情、地点、时间称之为“五行术”。他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还注意激励部队在实践中发挥创造性,常说:“不管黄猫、黑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后来他的亲密战友邓小平也爱借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实事求是,讲求实是,讲求实效的思想。)
父亲居室与灶房相通,灶房里有手推的石磨、犁头、蓑衣、粪桶等刘伯承用过的农具。推开一扇木窗,是一口石缸,上面架着竹管,接涧水,虽涓涓细流,却也能满足一家人用水之需,免去了少年伯承下河挑水之苦。
故居内的摆设是那样普通而平凡,但确确实实地再现了刘伯承少年时期就是在这样一个黎明即起、荷锄下地、勤劳、贫寒却有文化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正是这普通而平凡的故居,孕育出了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伟人。
既1991年4月16日刘帅故居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1999年3月又被定为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人民敬仰的革命圣地,年均参观4万多人次。每逢重大节日,如新兵入伍、入党宣誓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全县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学校均组织来故居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纪念活动。故居既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又是观光游览的理想场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