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一生共创作37首乐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聂耳经常与田汉合作。除义勇军进行曲外,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作品简介
《翠湖春晓》
聂耳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以聂耳幼年时在昆明三丰湾听过的一首名为《宏仁卦》的曲牌旋律为素材,采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调式、速度、配器的变化对比,发展成三个段落:首段抒情明朗,中段柔婉悠扬,尾段欢快热情,生动地表现了月映湖面,银波荡漾,箫声幽雅,回音四起的美丽情景,抒发了游人欢畅愉悦的心情。
《金蛇狂舞》
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并且亲自指挥灌制成唱片。乐曲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后被改编成琵琶独奏曲,殷飚改编为吉它曲。
《倒八板》是广泛流行于全国的民间器乐曲《老六板》的变体,它将后者的尾部变化发展,作为乐曲的开始,故俗称《倒八板》。
第二段又将原曲中的“工”(即3)更换成“凡”(即4),转入上四度宫调系统,情绪明朗热烈,故也称它为《凡忘工》或《绝工板》。
第三段采用“螺蛳结顶”旅法,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达到全曲高潮。
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是田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是人民为了抗击侵略者自愿组织起来的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华北一带,都曾有这样的抗日武装。歌曲以雄壮激昂的旋律,坚定勇敢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勇往直前的义通军形象。在国民党政府不抗日的情况下,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当影片《风云儿女》上映后,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便迅速传遍了全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就是这首歌激发着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意志,并给广大爱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是当时最大的群众歌曲之一。
《毕业歌》
这首由田汉词、聂耳曲的毕业歌,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毕业歌》就是影片中一群青年毕业前欢聚一堂时唱的,影片结束时又再次响起,这首歌起了提示影片主旨,号召有为青年走上救亡战场的作用。由于歌曲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因此深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喜爱,在我国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铁蹄下的歌女》
这首歌曲是许幸之、聂耳作于1935年的作品,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旧中国的歌女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弱者”。聂耳对歌女的痛苦生活十分了解,他怀着对这些“致处哀歌”、“永远飘流”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写了这首女声独唱曲。
这道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结合的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弱拍上起句的手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拨弩张”,但它蕴含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却是无法估量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