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陶行知的“先知”

王黎黎

新学网 > 语文 >  >  > 陶行知的“先知”

1927年1月中旬,一张大字报贴到了南京晓庄的村头。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踮着脚的,指指点点的,喜笑颜开的……

原来,这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内容如下:

培养目标:(一)农夫的身手;(二)科学的头脑;(三)改造社会的精神。

考试科目:(一)农务或木工操作一日;(二)智慧测验;(三)常识测验;(四)作文一篇;(五)五分钟演说。

本校准备:(一)田园二百亩供学生耕种;(二)荒山十里供学生造林;(三)最少数经费供学生自造茅屋住;(四)中心学校数处供学生实地教学;(五)指导员数人指导学生教学。

投考资格:初中、高中、大学一年半程度学生;有农事或土木工之经验,及在职教师有相当程度,并愿与农民共甘苦,有志增进农民生产力,发展农民自治力者,皆可报考。

特别声明: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

这份别致的海报的发出者,就是陶行知。作为海归一族,他何苦下乡办“农民式教育”呢?

下乡住牛棚

在海外的时候,陶行知师从杜威,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回国后,致力于平民教育,反对旧式教育。

中国古代虽然有“庠”有“序”,有私塾、义学,还有专馆,但是那时的教育是奢侈品,被少数贵族精英,至少也是小富农等有钱阶级垄断着。但是中国以农立国,十有八九的人住在乡下,中国人的教育应该是到民间去、到乡下去的运动。所以,陶行知响亮地提出了“到民间去”、“到乡下去”的口号。他的下乡,打开了精英与大众之间存在了上千年的文化屏障。

1927年3月15日,南京劳山脚下,晓庄试验乡村师范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除了教员以及操震球等13个学生外,还有附近的农友,气氛十分热烈。

陶行知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晓庄师范跟平常的学校有两点最大的不同,其一是没有校舍,其二是没有教师。接着他顿了顿,提高了音量说道:“我们的校舍,上面盖的是青天,下面踏的是大地,我们的精神一样的要充溢于天地间……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学校以培养农村教师为目标,他要求学生农民化,他说,“要想化农民,须受农民化。”他带头脱下西装革履,穿起布衣草鞋,住在牛棚柴房。

就这样,一个带着崭新办学理念的学校诞生了。“教学做合一”,晓庄师范的办学,成功地把美国杜威的教育观点和中国传统的“学以致用”的观点结合了起来。

发掘“爱迪生”

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话题聊到了她的孩子。女士直叹气,说她的孩子太淘气了,把一块刚买回来的金表给拆了,气得她把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顿。

陶行知听了以后,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

女士听后,一脸无辜,诧异地盯着陶行知。

接着,陶行知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母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

说到这里,他对女士笑了笑,说:“下次让我去教教你的孩子吧。”果然,他亲自跑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带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组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前后一共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孩子睁着大眼睛,看得十分仔细,还不时地向修表师傅打听。陶行知满意地点头微笑,“嗯,孺子可教。”后来讲课的时候,陶行知谈起这件事,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先生学木匠

为了让农民的孩子有地方读书,陶行知成立了山海工学团。他把烧香拜佛的红庙改成了教室,可是没有课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只能自己带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

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时间就做了好几个。

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于是递给他一杯水,轻声地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

木匠抬起头,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一听这话,木匠立刻慌了。

陶行知大笑起来,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以得到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看到木匠为难的样子,陶行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放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同学嘟囔起来:“我们是来读书认字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些家长看见孩子拿起工具,担心他们把手弄破,也皱起眉直摇头。

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同学们都拍手说好,那几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孩子们每天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整整齐齐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

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

青山作课堂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

第一次上课,陶行知神秘地对他笑了笑,让他把书本扔到一旁,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文采教了10多年生物课,从来没见过不带书本去上课的。他挠了挠脑袋,实在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

傍晚,姚文采看见陶行知跟两个乞丐在亲热地交谈。聊完天,陶行知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他回头看见姚文采,十分兴奋地说:“那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专门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

就这样,以蛇花子为老师,以山里为课堂,晓庄师范的特色生物课开始了。几天以后,连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除此之外,大家还懂得了,蛇为什么没有脚却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

这时,姚文采才真正明白了陶行知的良苦用心。此后上课,他便带领学生走进山间地头,采集标本。他请挖草药的老农来教同学们认识草药,请花匠来教同学们种植花木,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同学们辨别生物科别以及如何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