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何香凝号双清楼主,1878年6月生于香港。1897年与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结婚。何香凝早年曾学习传统中国画,1908年入东京木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彩画、临画、写生等课程,同时向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习画狮虎等动物画。
何香凝去日本的那一年,生下儿子廖承志。廖承志生下来的时候又肥又壮,虎头虎脑,于是父母亲给他起了一个小名:肥仔。肥仔生下后不久父母就开始了漂泊无定的流亡生涯,日本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1910年何香凝从日本归国后辗转于港、穗、沪及日本之间,为革命奔波,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央委员等职。1928年辞去一切职务,专心作画。
1922年6月,廖承志14岁。父亲被叛变国民革命的陈炯明诱骗到石龙扣留了起来,母亲怕敌人斩草除根,马上把廖承志隐匿于香港,自己四处奔走,想方设法去营救丈夫。廖仲恺囚禁在牢房里,身子被绑,手上脚上都加了镣铐。他自忖凶多吉少,悄悄地给女儿廖梦醒、儿子廖承志写下了一首诀别诗,算是遗言:"女勿悲,儿勿啼,阿爹去矣不言归。欲要阿爹喜,阿女、阿儿惜身体。欲要阿爹乐,阿女、阿儿勤苦学。阿爹苦乐与前同,只欠以前一躯壳。躯体本是臭皮囊,百岁会当委沟壑。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留有一言须记取,留汝哀思事母亲。"
三年后,廖仲恺遭国民党暗杀。
父亲去了,母子间感情日益笃深,几乎到了相依为命的地步。何香凝要是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儿子的音讯,就会坐卧不宁,茶饭无心。廖承志只要有空,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母亲。他知道母亲在日本养成了爱吃酱菜和"生果子"的习惯,看望母亲时常去日本商店买点日本酱菜和"生果子"之类的食品给母亲换换口味。一次,他去看望母亲,见母亲手背上贴了块胶布,心疼地拉起她的手,轻轻揉按了一两个小时,嘴里还不停地劝慰母亲:"今后再也不要过分地操劳了。"何香凝的眼里始终噙着泪花。当她看到儿子在她作画时总习惯在一旁画两个"肥仔"时,心里的辛酸无以言表。
1928年11月廖承志接受党的派遣,前往德国,在那里发动中国海员进行政治斗争。第二年何香凝也因为讨厌蒋介石而流亡巴黎,靠卖画度日。廖承志知道音讯,立即把母亲接到了柏林,使母亲得以和宋庆龄相遇。"九一
八"事变后,何香凝回到上海,主办救济国难书画展览。
何香凝的画早年受日本画风的影响,属岭南派,讲究立意,她常借对松、梅、竹、狮、虎及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
廖承志从小受家庭熏陶,也喜爱绘画。何香凝作画时,他专心守候在母亲身旁,一边研墨,一边琢磨。有时实在忍不住,就提笔画起小人像来,虽然笔法稚嫩,但人物却栩栩如生。当何香凝发现儿子的特长后,十分惊喜,决心把儿子绘画天才好好发挥出来。于是,每当她完成一幅画作后,就会要求儿子补画个"小娃儿"。在母亲的精心指导下,廖承志的绘画技艺进步很快,不论素描、国画、漫画,无不得心应手。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廖承志一方面与敌人周旋,一方面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感情。
1933年,廖承志由上海转入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担任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4年底,身为川陕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张国焘,以"充当蒋介石侦探"为借口将廖承志关押起来。在长征路上,作为"犯人"的廖承志虽处境艰难,却并不消沉,还常常画花草、山水,也给朱德、刘伯承及其他战士画像。当时鄂豫皖苏区创始人和红四方面军里的知识分子党员,大多被张国焘"清洗"了,但廖承志因为画得一手好画而幸免于难。
廖承志喜欢通过自画像以"言志"。1942年5月,由于叛徒告密,廖承志在广东被国民党逮捕,先是关押在"江西集中营",后转至重庆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白公馆和黄家院子。在"江西集中营",廖承志曾画过一组共八幅反映狱中生活的自画像,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形象。这些漫画后来通过看守秘密转送到了重庆。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看到廖承志的画后,立即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廖承志等进步人士。1946年1月10日廖承志获救。这年的夏天,廖承志的姐夫李少石在重庆遇难。他强忍悲痛,画一漫画自画像送给李少石的女儿李湄。画上,胖胖的"肥仔"坐在小椅子上,张着腿,腆着肚子,眨巴着双眼,滑稽可人。画的题词是:革命者的神经,不要像纤维一样,应该如钢丝一样!因此,经常笑,经常头向着天,永远不要消沉。
上世纪30年代,何香凝与廖承志母子常合作作画,何香凝刚劲厚重而笔法自由的山水花卉,配上廖承志风格诙谐造型写实的简笔人物,常使画面产生奇特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廖承志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廖承志虽然已身居要职,但只要人在北京,每天早上都要到母亲的房里去请安问好,遇上母亲去外地休养或有事,儿子得暇也经常随行照料。闲空时,母子不是在一起回顾往事,便是一起作画题诗,藉以表达胸志和情怀。
"文革"中,廖承志受到诬陷,为了他的安全,周总理亲自下令把他藏在中南海,与世隔绝了整整五年。此期间廖承志凭借记忆补画了两幅长征见闻的画。一幅是自画像:画面上,一位战士倒下去了,他默默地向战友致哀,然后迈着更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进。另一幅是参加革命的一对少数民族夫妇把亲生儿子托付给当地的老汉。廖承志将这两幅画连同一封语重心长的信,由他夫人寄给远在青海劳动的女儿廖茗,以勉励女儿。
廖承志藏在中南海的时候,何香凝一直不清楚细节,知道儿子一定是又遭难了。于是她拿出了和儿子一起画的一幅《踏雪寻梅图》,回想着儿子过去种种逢凶化吉的奇遇。画中有一个坚持真理的青年人,在茫茫大地上,冒着呼啸的北风寻找斗霜傲雪的梅花。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忧病交加中去世。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为遂她生前欲与廖仲恺先生"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愿望,特派专车将灵枢送往南京与廖仲恺先生合葬。从此,每年的清明节,廖承志总不忘悼念双亲,多次来到自己手书的墓碑前祭扫。
1983年5月,75岁高龄的廖承志又一次来到双亲墓前悼念致哀,还写了一首小诗,诗中说:"金陵无限好,来到正清明。信笔纪心事,鲜花唁老亲。"想不到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诗句,一个月后,廖承志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辞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