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杜甫的三峡行吟

李华章

新学网 > 语文 >  >  > 杜甫的三峡行吟

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正月元旦,吉日良辰,杜甫诞生于黄河流域河南巩县瑶湾。七岁时,始学为诗;九岁习字;十四岁听乐曲,出与文艺人等交游。从青年时代开始,杜甫就曾漫游晋,漫游吴越、齐赵,漫游宋梁、齐鲁,归东都,赴长安……在漫漫人生之旅中艰难跋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他后来成为唐代伟大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甫的位置在诗坛。年轻心高气盛的杜甫,其官运总是不亨通。第一次,京兆贡举,没有考上;第二次,长安应试,又榜上无名。后来应召作文,又无结果。但他始终坚持作诗,坚持歌吟,洞察世事,体察民情,在坎坷曲折中写下了许多诗文,初步统计,现有杜甫的诗和文有1400多首(篇),传诵千古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等名句,以及《三别》、《三吏》、《兵车行》等等名篇,使杜甫戴上了“诗圣”的桂冠。作为政治家,杜甫没有成功,但作为诗人他自己是感到满足的,广大人民也是十分称颂的。在泱泱华夏民族,杜甫是以诗名世的精英。

由于安史之乱的原因,长安沦陷,杜甫的“杜工部”职务大约半年光景便被吹掉了。郁郁不得志的杜甫虽在仕宦航程中落下了风帆,却踏上了东下长江三峡的人生之旅。

一、云安南中吟

永泰元年(765年)春,杜甫五十三岁时,携家离成都,乘舟南下,经嘉洲(乐山县),戎州(宜宾市)、渝州(重庆)、忠州(忠县)、流离途中,病在云安(云阳县)。他在云安养病的一年里,生活艰辛,十分不便。诗云:“云安沽水奴仆悲”,连家里的佣人为取水而发愁。面对偏远山城,发出了“云安县前江可怜”的哀叹。“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张。白发少新洗,寒衣宽且长。”头发掉了,瘦骨如柴,衣也变宽长了,可怜兮兮,诗里行间,吟出了他病魔缠身,内心凄凉愁苦之情。杜甫在云安,虽身处困境,身染重病,仍忧国忧民,他的眼光仍然关注黎民百姓的艰难困苦,“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云安产盐,背盐女的劳动生活进入了他的诗篇;云安临长江,船工打鼓开船的情景也被诗人所描绘,“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贫”。忧国忧民之情,洋溢在诗行之间。“前年渝洲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流露出杜甫闻杀官显贵、贪官污吏之快感,爱憎非常鲜明。“诗言志”。杜甫所言之志,所抒之情,同广大黎民百姓是休戚相关、息息相通的。在云安一年里赋诗45首。当地人民大众为纪念诗人杜甫,在江南岸凤凰山麓的“张飞庙”内修建一座“杜鹃亭”。杜鹃亭是以杜甫在云安作的《杜鹃》诗而命名的。“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元杜鹃,云安有杜鹃。”

明代曹学位曾题诗:“春林血泪染青山,羁客中霄忍泪听,何处蜀山不啼遍,云安偏有杜鹃亭”(《杜鹃亭》)。这首诗情地寄托了人民大众对杜甫的缅怀之情。云安杜鹃亭曾几度兴毁。现有的“杜鹃亭”系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两楼一底,木质结构,红窗绿瓦,画栋雕栏,高16米,由24根红圆柱支撑,富丽堂皇。楼上匾额“江上数峰青”几个大字,耀人眼目。亭中挂着诗文书画,琳琅满目,四壁生辉。立有杜工部牌位,陈列着杜甫画像。登上二楼,临江听涛,江上风情,大江东去令人油然想起诗人杜甫在云安病中行吟的情景,广大人民群众永远忘记不了他们心目中的“人民诗人”!

二、夔州诗兴多

大历二年(767年)夏初,五十五岁的杜甫迁徒夔州(奉节县)。因为夔州都督的照顾,使杜甫主管屯田100顷,买及西攘溪柑桔园40亩,在夔州白帝城附近的草堂村过着稳定而较优裕的田园生活,一住就是三个年头。在草堂村杜甫写了许多有关屯田的诗:“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畔”(《行宫张望补稻洼水归》),“西成聚复散,不必陵我仓”。秋收后,他把收成分献出,慷慨地分送一些给乡邻们。他的房前屋后种有枣树,邻居一个贫妇常偷偷地上树偷枣子,杜甫明知道这事,却并不责怪她。“柴门果树向千株。丹桔黄柑此地无……桃溪李径年虽古,桅子红椒艳复殊”(《寒雨朝行视园树》)。

在夔州的草堂,杜甫身在民众之中,对于下里巴人所唱的歌,总是怀着兴趣,百听不厌,“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阁”(《暮春题西新赁草屋》)。从人的地方,因此,夔州(奉节)有了“诗城”之美名。

在夔州的草堂,杜甫写了一首《秋日夔府咏怀>,五言百韵,长达1000字,是他诗集中最长的一首诗,但因用典太多,诗意晦涩,内容又是叙述诗人同禅宗的关系,承认自己是佛教信徒。杜甫到晚年似大彻大悟了,可立地成佛。这自然是时代和自己的思想局限所致。

在夔州草堂所写的《秋兴八首》,是这时期的重要诗作。“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声情并茂,活现出诗人每当落日斜照白帝城时,总是对着北斗星而想念京城的情景。奉节古城的南大门依然叫“依斗门”。每登奉节城门,令人发思古之幽情l‘‘千家山郭静朝晕,日日江楼坐翠微……”白帝城周围,千家万户恬静地沐浴着朝霞,江边之楼,笼罩在青翠的山色之中。诗意何等盎然,诗情多么浓郁呵!《秋兴八首》之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尘接素秋”句,《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其写景抒情达到了极致,传诵千古!

寻访夔州草堂“杜公祠”遗址,让人深深地缅怀杜甫,从白帝城沿草堂河走,约行八华里可到达。放眼一望,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果园茂密,似人杜甫当年之果园。后人乘凉当不忘种树人。今存“重建杜工部西草堂碑”一块,系清光绪三十五年度谨撰和敬书,字迹清晰可辨,碑刻中描叙了草堂的环境和自然风光,“山头桃李”,“流泉自绕”;也记述了诗人寓居草堂的心境:“故园之思”,“飘零之怨,”思古之情,等等。观瞻拜渴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夔州草堂“杜公词”遗址,令人久久地留连忘返。伟大诗人杜甫将永远活在人民的中心。

杜甫寓居夔州草堂,还有一件铁事不能不提。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被称为酒仙,而杜甫的嗜酒也不亚于李白。他在《壮游》中吟道:“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情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可见早在十四五岁时,杜甫就自称酒豪了。后来,他同李白等也是有酒同醉的。在长安任左拾遗时,“朝回日日典卖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曲江二首》)。杜甫在夔州的草堂已是五十有六了,有一天,夔州刺史柏茂琳设宴,杜甫赴宴后,骑马醉归,从白帝城放马飞跑下瞿塘,“低身直下八干尺”。不料,马失前蹄,杜甫被摔下鞍来受了伤。朋友们闻知后,前来看望他。受伤后的杜甫见到友人,宾主相互提携,在草堂浣花溪边,席地而坐,开怀痛饮,朗朗大笑……

大历三年(768年),诗人杜甫别夔州出三峡南下潇湘,开始他人生中最后的飘泊生涯,舟行三峡,他沿途都在喝酒,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酒香飘云雾……出三峡后,进入湖南岳阳洞庭,船舱中仍被酒坛、酒罐挤得满满的。可见,诗人杜甫一生从小嗜酒,老来愈饮愈烈,最终不幸死于牛肉白酒,这不能不说是个沉痛的教训,中国有悠久的酒文化,但嗜酒毕竟有害,应以诗人杜甫之死为戒矣。

地以人名。壮丽的长江三峡,因为有杜甫晚年的四年流离生活和400多首诗篇问世,给三峡增添了无比绚烂的光彩,留给中国和世界人民无限缅怀的人文景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