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美国记者托平——最早让世界惊闻秦兵马俑的人

新学网 > 语文 >  >  > 美国记者托平——最早让世界惊闻秦兵马俑的人

新华网西安10月8日电(记者王兆麟冯国)加拿大裔美国人奥德丽·托平1978年在美国《国家地理》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秦始皇帝大军——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考古发现》。这篇文章最早使秦兵马俑名闻世界。托平的一家与中国有着悠久的渊源,她父亲切斯特·郎宁1894年出生于中国,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40至50年代任加拿大驻华大使,是一个“中国通”,也是周恩来总理的老朋友。缘于这样的特殊原因,作为自由撰稿人的托平女士早在70年代就几度访华,并且都到了陕西。

1978年春,托平陪同84岁的父亲,以及妹妹、女儿、侄子一家5口人,第四次来到陕西。在陕西省有关领导和秦俑考古队两位专家陪同下,托平一家冒着霏霏春雨从西安驱车东行近40公里,来到临潼县西杨村旁这个过去任何地图也找不到的荒野。托平兴致勃勃地踏上十分泥泞的乡间小路,沿着陪葬坑沿仔细观看刚刚出土横七竖八的陶质兵马,不停地向考古队专家提出各种问题。在仔细参观完全秦俑坑工地后,托平一行在返回时途经秦始皇陵并做了考察,回到西安又西行过渭河,参观了秦都咸阳的秦始皇宫殿遗址。回到西安时已黄昏。在晚宴上,她向主人问起对秦始皇的看法和评价。深夜,她不顾一天的劳顿,坐到打字机前,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出了那篇震惊世界的文章:

“我们亲眼看到了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的御林军塑像——数以百计的全副武装的战士和战马拖着载人的战车。他们在中国黄河流域盆地中沉睡了2000多年后,现在从阴湿、粗糙的红土中探身出来。那粗犷刚劲的武士和骏马的陶俑群,全部像真人真马一样大小。这真是一幅令人终身难忘的景象。当时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掉下泪来!”

“有些惊人逼真的武士像,他们傲然屹立,完整无缺,似乎随时待命出击;有些雕像已被打碎,手中的武器也被盗去。那是秦始皇死后四年,项羽的士兵焚烧了这部分陵寝的残迹。从泥土中,这里伸出一只手,那里伸出一只穿靴的脚。有些带盔的人头像躺在地下,炯炯的目光从古墓中向外凝视,眼睛里积存的雨水闪烁发光,仿佛活着似的……”

托平女士的文章长达近万字,全文分为八个部分,依次介绍了陵冢东侧新发现的兵马俑坑及其内涵,秦始皇陵的修建经过,秦咸阳宫、阿房宫与长城的修建情况,最后是秦始皇的身世、业绩和功过是非。一完稿就发给了世界权威杂志美国的《国家地理》,该刊异乎寻常地拿出17页篇幅全文刊载,并配上新华社特意为作者提供的6张秦俑坑彩色照片,以及美籍画家杨先民描绘秦宫廷景象和制俑、荆柯刺秦王、焚书坑儒等内容的彩墨画多幅,发表于当年4月号上。

凭着《国家地理》的声誉,隆重推出这样世界瞩目的独家报道,在美国以至西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同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把秦始皇兵马俑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提出“不看秦俑不算到过中国”。由此,人们奔走相告说秦俑,欧美游客来中国,首选的目的地便是秦始皇的地下御林军。

直到此文发表后的第14个年头——1992年,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还收到美国一个年仅9岁的小学生的来信。信中说:我们全班同学看了《国家地理》杂志上托平的文章后,十分惊奇,故来信请求馆长告诉他们,秦俑坑目前的发掘情况,并希望今后有机会来亲眼看一看。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年,有3.8万海外人士前来参观秦俑博物馆,80年代初达到每年十几万人次,而90年代迄今的则达到每年四五十万人次,在全世界掀起了历久不衰的“秦俑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