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枫林中学 吴小中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应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注音写出汉字(4分)
⑴圆规很不平,显出 bǐ yí 的神色,仿佛 chī 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⑵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⑶他执 niù 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
⑷“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2、选词填空(5分)
金黄苍黄深蓝碧绿
⑴从篷隙向外一望,的天底下,远近枘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⑵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上面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
拉支缚罩撒扫
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
3、用成语改正下列一处使用不当的画线词语(3分)
⑴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
⑵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
⑶小男孩突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可恨。他滔滔不绝地大喊起来:“我讨厌你们!”
⑷“不是逃学,是去机场接人。”奥伊达煞有介事地说。
4、根据下列句子的描写,把小说人物和篇名请到括号内“对号入座”(4分)
⑴看完(帐单),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走到妈妈身边,轻轻把6澳元放回妈妈口袋中,哽咽着说:“妈妈,我错了。”()
⑵……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⑶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才低下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⑷……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5、《奥伊达的理想》一文写了奥伊达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不超过5字)。(4分)
6、举一个例子来印证下面鲁迅的名言。(3分)
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7、假如鲁迅先生健在,而且你也有一个机会当面采访他。你可以就课文《故乡》学习中碰到的疑难或需要了解的有关信息向他提问。请你准备两个问题来请教他。
⑴
⑵
8、某电视剧制作中心,如果要把小说《百合花》改编为电视剧,请你围绕原小说相关的话题向编导们提出一两点建议。(3分)
二、阅读(70分)
(一)
阅读《故乡》(节选),完成1~6题(20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 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去。”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项圈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1、第一段运用 描写,从、、、、五个方面细致地描绘闰土的外貌。(3分)
2、“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根据课文内容,简单描述“记忆上的闰土”的外貌。(3分)
3、“我”见到闰土,“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这是为什么?(3分)
4、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
;“凄凉”是因为。(4分)
5、“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厚障壁”在这里指,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
(3分)
6、说一说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性格特征。(4分)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二)
阅读《小男孩》(节选),完成1~7题。(20分)
现在,这个小男孩站在楼下,就站在四单元的大门旁,他的身边摆满了自行车,一辆靠一辆。他下楼的时候走得很慢,脚步轻轻的,一步一步往下走。他记得爸爸也有一辆自行车。爸爸把他抱起来,放在前边的小木凳上。爸爸说,脚别乱动。那是小的时候。然后长大了,他自己爬上后边的车架,把头贴着爸爸的后背。小男孩看那些自行车,他记不清爸爸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了。小男孩一辆又一辆地仔细看,他记得爸爸的自行车也是黑色的,他还想起爸爸的自行车铃摁不响。小男孩摁一辆自行车的车铃,很响。又摁一辆,铃声很清脆。再摁,再摁。有人来了,你在干什么?小男孩吓了一跳。小男孩吓得抖了抖身子。他转过头,看见有个男人推着车子看他。他话也不说就往楼上跑。他觉得楼道上有什么东西被他撞翻了。
小男孩上了五楼,他听见脚步声一步一步近了。小男孩往后退,贴在九号房门上。电筒光照着他,电筒光让这个小男孩睁不开眼睛。他抬起双手,那样子好像要把那光柱推开。脚步声没有了,小男孩知道那男人就站在自己身边。他说,我等我爸爸。小男孩看见电筒光照到了自己的脚。他说,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小男孩又听见了脚步声,那脚步声上了六楼。开门。关门。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很静,他似乎听见了心脏的跳动。
小男孩坐了下来,他把头靠在膝盖上。他想着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他想着见到爸爸后还叫不叫他。妈妈说,他不是你爸爸。妈妈说,他不配。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不了。蚊子绕着这个小男孩飞来飞去,他挥挥手。
小男孩是被一声惊叫吵醒的。他揉揉眼睛,站起来。他听见钥匙碰撞的金属声。他看见有人开号的房门。灯亮了,他看见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不认识他们。他们站在门边看他。看这个小男孩。那个男人说,是个小孩。那个女人说,把我吓得要死。那个女人靠在那个男人的肩上。小男孩往后退。小男孩忘了脚下是楼梯,扭了一下脚。他抓住扶手站住,他听见那个男人问他,你找谁?小男孩往后退,他看见他们进了屋,关了门。
楼外在下雨,道路湿漉漉的。雨丝飘在小男孩的脸上,雨丝飘进小男孩的颈窝,小男孩觉得很凉爽。他抬头看两旁的楼房,他看见有好窗户都没有灯了。他听见什么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觉得那声音就像爸爸的声音。他想了想,叫出声来。爸爸!小男孩边走边叫,爸爸!小男孩看着楼房上的窗户叫着,爸爸!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
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车站冷清清的,小男孩看不见站牌上写着的收车时间。飘着雨,小男孩看见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咝咝咝地驶来,又咝咝咝地从他的身旁驶过。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他想着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场的凉棚可以睡觉。这个小男孩记得有一本书里写过,流浪汉就是在这种地方睡觉的。
1、文章采用 人称,客观地、不动声色地叙述故事,把作者对小男孩的
深藏在故事的背后。(1分)
2、小男孩为什么要摁自行车铃?(2分)
3、文中画线句子反应了小男孩当时的心理是 。(2分)
4、本来,“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为什么后来还是一声声叫起来?文章强调“小男孩的声音还在夜里传得很远很远”有什么作用?(4分)
5、本文结尾处多次写到“飘着雨”,有何用意?(2分)
6、简要评价一下文中人物形象。(6分)
⑴小男孩:。
⑵小男孩的爸爸:。
⑶小男孩的妈妈:。
7、紧扣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选做一题,3分)
⑴试从小男孩的角度,叙述他夜宿凉棚的心理活动。
⑵作为一个旁观者,请你对小男孩的爸爸或妈妈说几句话。
(三)
阅读《百合花》(节选),完成1~6题。(16分)
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能吃得的,喂他们吃一点;带着背包的,就给他们换一件干净衣裳;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
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些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的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解释一下,我看见一张十分稚气的圆脸,原来棕色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似的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到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灯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愧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来,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色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准备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的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这篇小说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46年中秋,当时革命正处于 时期(填入一个历史事件),小说以 为顺序来叙述事件。(2分)
2、画出文中暗示通讯员已经牺牲了的有关描写的句子。(2分)
3、在包扎所里新媳妇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4、文中写到给“我”开饭用的“两个干硬的馒头”,意在。(2分)
5、品味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选做一题,3分)
⑴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⑵新媳妇这时脸色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6、小说以“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寓意?(3分)
(四)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6题。(14分)
爱的另一种方式
一个可爱的孩子走了,他是溺水死的。他出门的时候,对正在烧中饭的母亲说,他要到同学家复习功课。谁知他走出门后,就永远回不来了。
那天,他和同学做完了功课,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河边玩耍,却不知为何掉入河中。等到有人发现,他们已在河里躺了很久了。
孩子的父亲母亲在河边哭天抢地,但一切都晚了。孩子打捞上来,发现他紧紧地抓着同学的手。他的父亲用了很大的劲也无法将他们分开。记者来了,注意到这个情节,他判定孩子是救同学才死的,因为他拉着同学的手。
这是一件十分感人的事,报纸第二天就刊出这则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的人都知道这个可敬的小男孩的名字。不久学校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许多人自发地到男孩家中慰问,他们送去自己的心意。还有那位同学的父母,更是在男孩的父母面前痛哭,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对不起男孩,更对不起他的父母。同样是父母,他们除了承受丧子之痛,又要承受良心上的不安。
这一切,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安慰。但是,他们却时刻在怀疑,他们认为孩子不会去救人,因为,孩子从小就很怕水,也不会游泳。他不会冒险跳入河中救同学。他们想知道孩子是如何死的。带着疑问,他们一次次走访河边的住户,询问是否有人目击,终于有人告诉他们,有一个采桑的妇女可能知道。
他们找到那个妇女,妇女回忆说,那天她在摘桑叶,看到两个孩子在采桑葚,河边有一株野桑上结满了果实,她看到一个孩子欠身摘河面的的桑葚,另一个孩子用手拉着他。过了一会儿,她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她以为他们离去了。
男孩的父母在河边找到了那株桑树,果然桑树上结满了果实,在树干上,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断枝痕迹。
男孩的父母什么都明白了:他们孩子并没有在水中救同学,而是一起掉下去的。他们先到男孩的同学家里,向他们的父母说明真相。然后又到报社说他们的报道错了。这种做法遇到了各种阻力,包括他们的亲属。
但是,他们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往报社和学校跑,请求公布孩子溺水的真相。他们说,他们不想让孩子在九泉之下有愧。
他们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更正。
现在,全县人都知道这样一结可敬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用一颗晶莹剔透的心灵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孩子,即使他们永远不再回来。
1、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两句话概括。(2分)
2、根据“光亮而清澈透明”的意思写出文中一个4字短语:。(1分)
3、“孩子打捞上来,发现他紧紧地抓着同学的手。”这句话在文中具体起到哪几方面的作用?
4、出现孩子舍身救人的失实新闻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5、用波浪线画出最能直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句子。(1分)
6、读了上文,你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吗?你对父母的爱又有了新的认识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九年级(下)第四单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注音写出汉字:
⑴鄙夷、嗤
⑵zìsuī
⑶拗
⑷jiǎo xiá
2、选词填空
⑴苍黄
⑵碧绿、深蓝、金黄
⑶扫、支、撒、缚、拉、罩
3、⑶声嘶力竭
4、根据下列句子的描写,把小说人物和篇名请到括号内“对号入座”
⑴奥伊达《奥伊达的理想》
⑵杨二嫂《故乡》
⑶通讯员《百合花》
⑷新媳妇《百合花》
5、《奥伊达的理想》一文写了奥伊达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不超过5字)
⑴自己取名;
⑵买电影票;
⑶坐飞机;
⑷认错买鞋。
6、示例: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正是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探索实践之路,拯救了中国。
7、示例:
⑴您为什么将回乡的时间选择在深冬?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闰土有生活原型吗?还是您“凭空”想像的?
⑵您是欣赏过去的“豆腐西施”,批判现在的“圆规”吗?
8、示例:补充通讯员入伍经过或战斗经历。
二、阅读
(一)
1、对比描写,身材、脸、眼睛、衣着、手。
2、紫色的圆脸,戴着小毡帽,颈银项圈,十一二岁。
3、见到童年好友,高兴得有许多话要说,但一看到眼前中年闰土的惨状,又想到少年闰土的英俊形象,“我”的内心异常复杂,欲言又止。
4、儿时好友久别重逢。想到彼此地位悬殊,个人生活贫困,倍感痛苦不堪。
5、比喻(借喻) 感情严重隔膜。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
6、活泼健康,朴质热情。呆滞麻木,而自卑自轻。
(二)
1、第二,同情
2、想找爸爸的自行车,自行车曾给他留下淡淡的回忆,还存在一点甜蜜亲切感。
3、恐惧、寂寞、孤独。
4、一方面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一方面叫他“爸爸”是想打动他,要回生活费。小男孩的叫声唤起了读者的同情心,同时也会对小男孩的父母产生谴责之心。
5、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小男孩的孤苦无助,凄楚可怜。
6、简要评价一下文中人物形象
⑴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
⑵没有责任心,冷酷无情。
⑶对孩子严厉缺乏关爱,爸爸不付生活费,做妈妈的本应通过法律手段来索要,可她却把索要生活费的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还说要不到生活费就别回家,使小男孩晚宿凉棚。
7、紧扣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⑴爸爸,你在哪里啊?你快点回来吧,否则妈妈就不要我了。
⑵叔叔,您怎么不管自己的家人呢?您既然将儿子带到了这个世上,就应该对他负起责任。难道就没有一点良知吗?
(三)
1、解放战争,时间先后
2、“原来棕色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无声地躺在那里”“不用打针了”“手都冰凉了”
3、开始又羞又怕,红了脸同意,只做“我”的下手,后来知道牺牲的是通讯员,忸怩羞涩完全消失,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给他拭身子,缝破洞,用自己的被子为通讯员入殓。表现出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优秀的品格和对子弟兵的骨肉深情。
4、表现“我”对通讯员无限的悲痛和怀念。
5、品味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新媳妇”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她“异样”的眼神是对“我”的不理解她的内心表示不满。
⑵“劈手”集中写出新媳妇用自己心爱的被子为通讯员入殓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
6、“百合花”是新被子的图案,它的淡雅芬芳,不仅会使读者联想新媳妇、通讯员那纯洁美丽的心灵,也能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的风格。
(四)
1、一对因错误报道而赢得荣誉的父母冲破层层阻力证明了真相。
2、晶莹剔透
3、有了这个情节才有后来孩子救人而赢来荣誉的新闻报道,也才有父母对孩子救人的真相的怀疑,并予以更正。
4、宣传典型是媒体的职责,但新闻应该真实,记者报道应深入调查,而不能想当然,以免造成失实带来的负面影响。
5、他们说,他们不想让孩子在九泉之下有愧。
6、纯洁无私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这种超越亲情和一切功利,更有理智,也更深沉,这对一切纯从亲缘上深爱孩子的为人父母来说将深受启发。因为这“另一种方式”的爱在我们身边太少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