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二单元》达纲检测(AA级)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第二单元》达纲检测(AA级)

【能力训练一】

1、《黄河颂》中,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最后一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课文《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的写作背景,谈谈你对作者所说的“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土地的誓言》,回答下列问题。

⑴体味作者在文章中蕴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并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印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整篇文章饱含感情,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手段)把它抒发得如此真挚热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木兰诗》,回答下列问题。

⑴作者对《木兰诗》的繁简处理,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论青年(节选)

朱自清

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赞中华》篇里第一次指出现在一般人对于青年的估价超过老年之上。这扼要的说明了我们的时代。这是青年时代,而这时代该从五四运动开始。从那时起,青年人才抬起了头,发现了自己,不再仅仅的做祖父母的孙子,父母的儿子,社会的小孩子。他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群,发现了自己和自己的群的力量。他们跟传统斗争,跟社会斗争,不断的在争取自己领导权甚至社会领导权,要名副其实的做新中国的主人。但是,像一切时代一切社会一样,中国的领导权掌握在老年人和中年人的手里,特别是中年人的手里。于是乎来了青年的反抗,在学校里反抗师长,在社会上反抗统治者。他们反抗传统和纪律,用怠工,有时也用挺击。中年统治者记得五四以前青年的沉静,觉着现在青年爱捣乱,惹麻烦,第一步打算压制下去。可是不成。于是乎敷衍下去。敷衍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来了集体训练,开出新局面,可是还得等着瞧呢。

青年反抗传统,反抗社会,自古已然,只是一向他们低头受压,使不出大力气,见得沉静罢了。家庭里父代和子代闹别扭是常见的,正是压制与反抗的征象。政治上也有老少两代的斗争,汉朝的贾谊到戊戌六君子,例子并不少。中年人总是在统治的地位,老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老年时代,青年人势力足以影响他们的地位时,就是青年时代。老年和青年的势力互为消长,中年人却总是在位,因此无所谓中年时代。老年人的衰朽,是过去,青年人还幼稚,是将来,占有现在的只是中年人。他们一面得安慰老年人,培植青年人,一面也在讥笑前者,烦厌后者。安慰还是顺的,培植却常是逆的,所以更难。培植是凭中年人的学识经验做标准,大致要养成有为有守爱人爱物的中国人。青年却恨这种切近的典型的标准妨碍他们飞跃的理想。他们不甘心在理想还未疲倦的时候就被压进典型里去,所以总是挣扎着,在憧憬那海阔天空的境界。中年人不能了解青年人为什么总爱旁逸斜出不走正路,说是时代病。其实这倒是成德达材的大路;压迫的,挣扎着,材德的达成就在这两种力的平衡里。这两种力永恒的一步步平衡着,自古已然,不过现在更加表面化罢了。

青年人爱说自己是“天真的”,“纯洁的”。但是看看这时代,老练的青年可真不少。老练却只是工于自谋,到了临大事,决大疑,似乎又见得幼稚了。青年要求进步,要求改革,自然很好,他们有的是奋斗的力量。

青年人容易脱胎换骨改样子,是真可以自负之处;精力足,岁月长,前路宽,也是真可以自负之处。总之可能多。可能多倚仗就大,所以青年人狂。人说青年时候不狂,什么时候才狂?不错。但是这狂气到时候也得收拾一下,不然会忘其所以的。青年人爱讽刺,冷嘲热讽,一学就成,挥之不去;但是这只足以取快一时,久了也会无聊起来的。青年人骂中年人逃避现实,圆通,不奋斗,妥协,自有他们的道理。不过青年人有时候让现实笼罩住,伸不出头,张不开眼,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儿路,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又是小处。若是能够偶然到所谓“世界外之世界”里歇一下脚,也许可以将自己放大些。青年也有时候偏执不回,过去一度以为读书就不能救国似的。那时蔡孑民先生却指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权衡轻重的圆通观。懂得这种圆通,就可以将自己放平些。能够放大自己,放平自己,才有真正的“工作与严肃”,这里就需要奋斗了。

⑴“现在一般人对于青年的估价超过老年之上。这扼要的说明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

⑵在这个时代中,青年人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敷衍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来了集体训练,开出新局面”,“集体训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⑷青年人与中年人产生了什么矛盾?作者又是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不过青年人有时候让现实笼罩住,伸不出头,张不开眼,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儿路,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作者是怎样评价青年人的?他又对青年人提出了什么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训练二】

1、根据拼音写汉字。

háo()鸣逼xiá()山diān()阻yì()怪dàn()险jùn()丰ráo()默qì()dū()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诘责 和谐 提心掉胆B、劳碌 疏峻 与日俱增

C、渊搏 瞻仰 惟妙惟肖D、酝酿 教唆 随机应变

3、给加粗字选择义项正确的是()。

地制宜 “因”的义项:①沿袭;②凭借,根据;③原因; ④因为

敝帚自 “珍”的义项:①宝贵的东西;②贵重的;③看重

A、因③珍② B、因②珍③C、因③珍③ D、因④珍①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____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____我睡得很沉,_______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________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总B、不管即使或者都

C、不论或者还是都D、不论即使还是总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司通过发动群众,进行了技术革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那医生正在专心地看着什么,即使我进去他都没有发觉。

C、出席大会的除该院的师生外,还有市卫生局负责人,以及本市各医院也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D、有一些电影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脱离了真实的生活。

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既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拿不定主意。

B、几大来,小区里的便民箱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C、去年春节期间,大街上行人和车辆川流不息,好一派热闹景象。

D、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

7、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黄河颂》风格豪放,感情抒发得真挚含蓄。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作家都德,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C、《土地的誓言》一文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D、乐府原是指音乐机关,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体裁,《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堪称“乐府双璧”。

9、朗读下面四个含有“最后一课”这一词语的句子,指出它们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⑴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⑵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⑶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⑷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

10、按照要求,默写《木兰诗》的相关内容。

⑴表现路远军情紧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颂木兰乔装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这句话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这首诗的首句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诗的后两句是否在批判歌女不知亡国之恨,一味沉迷于日日笙歌之中?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仿写练习:

把菠菜洗过了,倒在油锅里,每每有一两片碎叶子粘在篾篓底上,抖也抖不下来;迎着亮,翠生生的枝叶在竹片编成的方格子上招展着,使人联想到篱上的扁豆花。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的心灵。谁没有洗过菜?可是谁留意过,发现了碎菜叶儿和篾篓子粘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细节的美感和情趣呢?细节具有一种无形的动人的力量,找到它,你会发现生活里寻常之中的不平常;试着表达它,就会为你的智慧之泉注入一股活水。请快点用文字记录下,你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到的那美丽的一刹那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抬头看云

那天骑车走在路上,忽然发现前面一辆出租车的后玻璃装饰得十分考究,那曼妙灵动的纹路,似花还似非花,一漾一漾的,让人的心旌也跟着摇荡起来。我快骑几下,试图看清那究竟是些什么图案。吱──前面一个紧急刹车,我自行车的前轱辘差点顶住了那辆车的尾灯。我惊惶地叫了一声,同时看清了那勾走我眼波的所谓花纹,居然是车玻璃反射的天上的云彩!

我自嘲地笑着,索性跳下自行车,举头望天,全心全意地看起云来。

好白的云,好美的云。就在我的头顶上,悄然无声地上演着一幕多么精彩美妙的剧目啊!

为什么我的步履总是那么匆遽?我的鞋子上蒙着一层细尘,我的履底无缘阅读洁白美丽的云朵。这双眼睛在追逐着什么?这颗心儿在遗忘着什么?如果不是借着一方玻璃的提醒,我是不是就不再记得头上有一个可供心灵散步的青天?

“妈妈,这个阿姨看云呢!”

我被一个响亮的童声惊动了。循声望去,见一位母亲正用力推搡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显然,这位母亲是在怨责她的孩子用一句冒失的喊话冒犯了我这个陌生人。我心里咯噔一下,想,在我举头望天的时候,我一定成了路人张望指点的对象,他们会说我痴说我呆,他们在心里讲着同情我哀怜我的话语,甚至还可能会为自己敏锐的洞悉而沾沾自喜,然而,他们全都错了,只有这个纯真的孩子猜透了我,说穿了我。

亲爱的孩子,我小小的知音,你相信吗,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如果你愿意,就请和我站到一起,让我指给你看吧──天上,开着那么多那么多上帝来不及摘走的花啊……

(选自《散文》2002年第4期)

⑴找出第①段里与第②段中的“自嘲”一词相照应的一个副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的鞋子上蒙着一层细尘”中的“细尘”一词,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给文中“这双眼睛在追逐着什么?这颗心儿在遗忘着什么?”这句话一个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什么说天空是“可供心灵散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当母亲怨责孩子时,为什么“我心里咯噔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文章结尾把天上的云朵比作“上帝来不及摘走的花”,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章说,只有孩子是“我”的知音,有什么深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剪不断的乡愁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 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灵深处涌现,然后蹿升到我四肢百脉,蹿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

“39年!39年有多少月?多少天?39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都给勾销了吗?”(A)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字会办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只是‘人’呀!”(B)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好了探亲手续。拿到手续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只是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住提醒我说:

“听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像中的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39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吗?”

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去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C)不过,有的人来得强烈,有的人比较淡然。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行程时,鑫涛问我:“你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

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的许多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北海故宫?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D)

“可是,你没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排来排去,只能去40天!”将近40年的乡愁,却只用40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我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到古人“近乡情更怯”的感觉。当我把这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

“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琼瑶作于1988年11月,略有改动)

⑴根据文中所写的时间推算,作者离开大陆赴台湾的时间大约是在_________。

⑵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中反复强调“39年”、“将近40年”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章的倒数第2段画直线句运用了排比修辞格,主要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琼瑶夫妇为何把行程首站定在北京?根据文中所述,概述其原因。(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文中四处画浪线的句子(A)(B)(C)(D)里,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声而又最确切地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⑺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所写的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本文着力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作者用“乡愁”,而不用“乡思”、“乡恋”作标题,则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的忧伤心情。

C、“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⑼文章最后说,“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请你想像一下作者到北京后下飞机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能力训练一〗

1、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2、⑴贯串故事情节,深化小说主题。

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如果丧失了自己民族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民族语言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叫做“母语”,它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有哺育作用。侵略者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如果亡了国的人民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那么,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会紧紧团结在一起。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3、这篇小品文写作的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帝国主义也加紧了文化侵略。内忧外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4、⑴①思乡之情: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②忧伤之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③悲愤之情: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④爱国之情: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⑵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增强文章的语势,加强情感的冲击力;人称的变化,使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5、⑴作者几笔代过了战场上的厮杀,隐含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但寥寥数笔,却表现出了木兰勇武强悍的英雄气概。可作者更想反映的是她美好善良的儿女情怀,所以,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入闺房,巧梳妆,风姿神韵跃然纸上。在中国文学史上,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因此,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⑵提示: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6、⑴青年人要做主宰的时代

⑵青年人发现了自己,重新认识了自己;跟传统斗争,跟社会斗争,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做新中国的主人。

⑶“五四”运动

⑷中年人强调共性,青年人要张扬个性。作者认为两者的交锋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这其中会产生一种进步的力量。惟其如此,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⑸老练却只是工于自谋,到了临大事,决大疑,似乎又见得幼稚了。青年人要正视自己,努力学习,弥补不足。

⑹充满激情却有些自负、偏执。要胸怀开阔,心态平和,不走极端,踏实奋斗。

〖能力训练二〗

1、嗥 狭 巅 抑 诞 峻 饶 契 督

2、D

3、B

4、B

5、A

6、C

7、D

8、D

9、⑴沉重⑵庄重而悲伤⑶震惊⑷激昂而深沉

10、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⑵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⑶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迷离

11、⑴连用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月夜迷蒙冷寂的景色,寄寓了诗人忧愁和伤感的情绪。

⑵这两句诗表面上是谴责歌女不懂得亡国之恨,而实际上却是批评那些掌权的达官贵人不以国事为重、贪图享乐的行为。

12、写作提示:发现细节,感受细节,表达细节。

13、⑴居然

⑵不知去欣赏平凡之中蕴含的美的思想误区。

⑶追逐的是尘世的庸俗之美,如都市的喧嚣、名利等;遗忘的是自然的平凡之美。

⑷让日常生活中紧张忙碌的内心变得纯净透明,悠闲自在。

⑸原因是很多人还没有懂得美好生活的真正意义。

⑹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⑺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成年人无视美,不懂得珍惜美的遗憾。

14、⑴1948年

⑵得知消息──办理手续──计划行程

⑶乡愁之久、之多、之深

⑷增强气势,表达对北京的一往情深

⑸“我”和“我”的亲人都与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⑹D

⑺①得知“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

②办妥探亲手续;

③计划去大陆的行程。

⑻D

⑼答案要点参考:

①如愿以偿;

②喜出望外;

③深感自豪;

④寻访的急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