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对话】
师:本文的标题明确的提出了什么观点?
生:题目提出了论点: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师:本文的开头十分新颖,新在哪里?好在哪里?
生:通过图形提出问题,这种开头很新颖。四个答案全部正确,这种题目很新颖。这个开头是有图形的问题,十分引人注意;这个问题是个几何题,又好像是智力测验题,有趣,引人深思。
师:为什么会有四个答案?
生:因为看图形的角度不同,所以四个答案全对。
师: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生:因为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3、如果认为答案是惟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
生: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师:必需的要素有: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师: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呢?
生:是“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师:作者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举了哪两个例子?
生:1、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2、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
师: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生:“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师: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生:1、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课文解析】
《羊城晚报》2002年2月7日上有一篇文章:树上有5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这是个老掉牙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会发现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阶层的人对这个问题会作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一个公务员说,树上还有4只鸟。因为剩下的4只都是贪鸟。看到一个同伴中弹倒下了,其他4只吓得心惊肉跳。但谁也不肯先飞离这棵大树,浪迹天涯。你们都不飞,凭什么我先飞?子弹再射过来,下一个中弹的也未必是我。每只鸟都抱着侥幸的心理,所以树上还有4只鸟。
在小学课堂上,一个学生回答说,树上还有4只鸟。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因为学生都把脑筋急转弯上这个保留题记得太熟了,树上1只都没有。这位同学站起来解释说:树上5只鸟分别是鸟爸爸和鸟妈妈和3个鸟宝宝。鸟爸爸被一枪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3个鸟宝宝刚刚学飞,还不知道害怕,鸟妈妈飞走后发现鸟宝宝没有跟过来,就马上返回营救3个鸟宝宝。所以树上还有4只鸟。幸运的是,他的回答赢得了教师的赞扬。
一个记者朋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5只。他的理由是子弹是假的,鸟死也是装的,其他鸟自然也不怕了。看来他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所以今天我们虽然学习的是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要理解了上面的小故事,这篇课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全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
这篇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求从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图形来”。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这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方法。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题目中对“性质”两字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从不同角度设置标准。上面老师的发问也属于此类问题。这其实讲的是思维视角转换的问题。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句正是作者从材料中提炼出的一个观点。这一观点属于创造学思想,美国当代著名思维科学学者罗吉尔·冯·奥赫曾提出要“寻求第二种答案”,二者的说法是相同的。
作者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后,紧接着分析问题,分析创造思维所必需的因素。作者用“然而……那么……”的句式,很自然地从提出问题过渡到分析问题。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一、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完全赞同”说明作者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素材”是指未加工过的材料,可见这只是基础,光凭知识并不就能拥有创造性。
二、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有了这种意识,才能持之以恒地去进行各种尝试。这是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举了德国的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美国的罗兰·布歇内尔发明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这两个典型事例。这两个人的发明都是首先有了探求新事物的意识,然后活用知识,进行尝试而获得成功的。
作者在分析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后,又用设问法提出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作者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正反两种态度对比非常鲜明。从论证方法来看.这属于讲道理。
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从中说明他们“非凡的灵感”,往往由于“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成。
作者在讲道理、摆事实后,进一步得出结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由细小的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使这种创造变成现实。
作者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文章最后—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自然总结了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的态度意识及三个关键。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具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要论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所以作者首先论述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要付诸行动,这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接着论述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说明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者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本文在论述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课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文章开头设置的问题本身就证明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就自然地进入了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错误思维模式的剖析,引出了必须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观点;接着点出寻求其他答案和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展开对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论述;然后用两个问题引出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归纳全篇。全文顷流而下,过渡自然。恰当地运用衔接词,也是使文章过渡自然的原因。第一部分转入第二部分时用“然而”来衔接;第二部分转入第三部分时,又用“不过”来衔接。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本文的另一特点。本文论述的是一个创造学上的问题,全文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从创造学角度看,文章论述的是转换思维视角、不同概念的组合等问题。但全文并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术语。文章开头由一具体材料引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地剖析,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予以深刻的启示。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