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章以“范进中举”为核心,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遭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在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范进20岁就屡试不第,苦苦挣扎直至垂老,一旦中举,竟然欢喜得疯了。可见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扭曲。因此说“范进中举发疯”,对科举制度有着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本文篇幅较长,阅读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范进中举前的家境,政治地位;范进中举后发疯及其原因;范进中举后胡屠户一反常态及百般讨好;众乡邻十分殷勤;张静斋拜访、赠房送银。理清了这几个要点,就能理解作品所揭示的中心意思: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并且,在理清以上几个要点过程中,范进、胡屠户、张静斋几个艺术形象也就比较鲜明地突现出来了,作品中所用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也就一目了然了。课文的难点是理解作者除塑造范进这一典型现象外,还塑造了以胡屠户为代表的另一类人物的形象。胡屠户是一个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如果说作者塑造范进这一形象是为了表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毒害,那么塑造胡屠户这一类典型则不仅表现的是封建科举制度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恶劣影响,而且在更大范围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