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二单元》学习指导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第二单元》学习指导

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一组组壮阔美丽的形象,在多情的作家的笔下,化成了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吧!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它“滋润美艳”,“隐约着青春的气息”,满载着孩童的欢乐,是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其中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作者更为欣赏的是“朔方的雪”。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鲁迅看重的就是这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它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反复朗读,品味感悟文章的深沉内涵,理解文章主旨,并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雷电颂》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作者说,在剧本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经过,从构思上说,“都为的结穴成这一景”。“雷电独白”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异常鲜明地凸现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雷电颂”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磅礴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炽热的感情,接近于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坚持全民族抗日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象,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把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学习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短文两篇》(《日》《月》)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自古以来,日都是光明、希望的象征,但巴金虽写的是日,意却不在此,开篇首先写的是“飞蛾”,一种渺小而不美丽的生物,但是它“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为此,“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里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作者重新赋予他们新的内涵。而人也要像他们那样,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虽然“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意,这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如果说《日》体现的是巴金激情洋溢的一面,《月》则体现的是细腻幽静的另一面。寒夜冷月,孤寂凄清。“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里的姮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而姮娥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精神的化身。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结合时代背景,注重朗读感悟。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是高尔基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于1905年革命前夕。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冲击于阴云和海浪之间,勇敢地叫喊。别的海鸟视暴风雨为灭顶之灾,惊恐万状,而海燕却在热切地迎接一种新生;当暴风雨逼近,阴云直压下来时,海燕仍然有如“黑色的闪电”,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笑着,号叫着,像“暴风雨中的精灵”;当电闪雷鸣、山呼海啸,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终于发出了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时代的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豪情万丈,激荡人心。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的气氛,状写出油画般浓烈、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在写作技巧上,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学习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在整体的审美上,《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它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是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了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海岸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也因此,我们方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个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守护着它的和谐它的美。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在《雨之歌》中,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学习中注意拟人手法的灵活使用。文中的空间感宽广浩大,天上地下,雷电云霓,山河湖海,无所不至,但由于拟人手段的广泛运用,使文中的世界成为一个“人之境”。不过,直到第七节“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现,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也因为人的存在,雨才获得了一个新的使者身份──潺潺的雨水中,我们敏感的心灵常被引领着去触及那平日常常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一个深邃的精神的世界。反复朗读,品味散文诗精粹的语言,感悟并理解其优美的意境。展开想象的双翼,试着仿写一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