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雪》写作借鉴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 《雪》写作借鉴

1、两种景象的鲜明对比、融合:

优美的事物表现的是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的美,在形式上常表现为和谐、宁静、秀雅等特征;壮美则不同,它是事物的主客体处于矛盾激化中,因而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气氛和压倒一切的力量。写江南雪景,他是着力于静态美的描绘,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绵密、舒缓,给人以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出田园牧歌式的恬淡气氛。写朔方雪景,则重在动态的表现。北方的雪的“如粉,如沙”,似乎孤独、寂寞,然而其“决不粘连”,已经暗含动感和趋向,运笔大刀阔斧,粗犷,急促,这就造成了“天矫连蜷,烟云缭绕”,似玉龙腾空般无比壮观的艺术境界。这种以动衬静、因动取势的对照描写中,饱含作者情感的两幅图景便跃然纸上,“如在目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雪》中,作者虽然极写江南雪的美艳、孩童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且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但作者并不是沉迷于优美然而虚空的幻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他真正向往的是壮美的现实战斗生活,渴望从自然的伟大中汲取斗争的勇气和力量,永葆战斗青春。所以,面对眼前的实景,他写道: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此一反先前温婉、缠绵的情调,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北方的雪质地、形态的摹写,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北方的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不也正是作者不屈不挠地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吗?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了此时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

总之,《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景象的和谐统一,并不是它们的相加,而是两个主题互相“补充”、“渗透”、“纠缠”、“争斗”的结果。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

对北方的雪的描写: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图景!又是何等雄浑峻伟的奇观!它岂是自然景观的照相?这带有艺术夸张的描写,是作者胸中澎湃的激情的抒发。作者如是描写北方的雪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知道,虽然作者在回忆中和幻梦中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但身处的现实环境却是异常严酷的。可是,这对于鲁迅“这样的战士”来说,更能砥砺生活的意志,激发起战斗的豪情。所以,作者写朔雪时,着力从三度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弥漫太空”的飞雪,“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升腾”、“旋转”、“灿灿地生光”,且“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寥寥数笔,朔方飞雪撼天动地之力兀露,其势逼人,使读者自然联想到作者在黑暗的岁月艰苦卓绝而又令人神往的战斗。

3、实景、幻象完美地结合:

《雪》这篇散文抒情场景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对南方雪景的描写是色彩丰富的:血红的山茶花、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蜡梅、冷绿的杂草以及作为中心形象的、孩子们堆塑起来的有着鲜明色彩的雪罗汉。但是诗人现在居住在那里的北方的雪,却是没有色彩的,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这些描写可以说都是实景,但是在雪化为雨时,所写的景物就是不那么现实主义的了: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在这些抒情的句子里,自然景象的描写似乎已经浸透了幻想的、隐喻的意象。这不仅赋予鲁迅的散文以诗意,而且由于大胆地离开中国古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决定了鲁迅散文诗的“现代性”。普实克曾论证鲁迅的散文诗读来像波德莱尔的《散文小诗》。如果说,鲁迅的小说虽有许多象征主义的属性,却仍然是立足于现实主义的。他的散文诗却绝对地属于象征主义的结构,再加上许多小说和戏剧的手法,似乎是在讲述一个梦或寓言领域内的虚构的“故事”。

4、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

蒙太奇手法形象地再造出一串“分镜头”: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这一连串“分镜头”具体、细致地表现了雪罗汉消融的过程,暗示平和优雅的事物固然美好,但经不起外力打击,不可过于眷念。在这里作者以实衬虚,“化景物为情思”,从想像到现实,层层推进,笔触随情感而跳跃,愉悦的情绪因雪罗汉的慢慢消逝渐入深沉,继而立刻进入对朔雪的描写,读者不仅不感觉突兀,而且因作者笔锋随转,而感到压抑的情绪重新振奋起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作者一样为北方的雪奋飞的雄奇气象激动着,鼓舞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