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名作,参考资料很多,这里仅就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根据以往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情况来看,他们是很喜欢读的。一则文章本身的艺术魅力强,能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二则他们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文的内容基本上理解,例如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即能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游戏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但是作者是怎样用对比的构思方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这个内容,又是怎样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判的,还要引导学生体味、分析、理解。
1、重点:
先分析重点部分,再分析难点部分,最后再综述一下,学生是可以掌握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看,这篇课文的重点应该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相对比的那部分回忆性材料,难点应该是作者写作时那些含蓄深刻的批判。换一句话说,重点即“朝花”部分,难点即“夕拾”的用意。学习时,采取螺旋式比较合适,分成两段,一个是初读,一个是复读。初读使学生掌握描述两种不同生活的具体材料,进行对比,把它们的生动形象鲜明地印在脑子里。复读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品味那些含蓄而深刻的语言,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本意。
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作者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的两种生活进行对比,目的是告诉读者,他对这两种生活的“爱”与“憎”的感情对比。鲁迅在这里没有用一句评论性的语言来表示他对这两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生活的意见,而是用具体、生动的描述,让读者通过“形象”去“感受”到它们的截然不同,让读者通过“感情”的感染去“体味”到它们的可爱与可憎。这种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去表达自己的见解的写作艺术,是应该让学生认真学习的。
⑵百草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看来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新奇──有声有色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
关于百草园的形象是从第2段开始描述的。
作者在这一段中写了十四种动植物的名称,它暗示读者这个被一般人尤其是大人先生们所不注意或看不起的杂草丛生的园子,却有那么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们观赏、玩耍并且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所以它是“那时”的“我”的乐园。在这些动植物名称的前边,作者用了许多美妙的恰到好处的形容词和描述语,如果让学生把它们在课本上划出来或者摘录到笔记本上,这些词就更加醒目了,它们好像带着作者的感情跃然纸上。紫红、碧绿、菜花黄,多么鲜艳的色彩;轻捷、肥胖、臃肿、光滑,各种各样的形态,它们吸引着童年的鲁迅去观察、欣赏;好奇心进一步促使他要亲自去试一试:按按斑蝥的脊梁,拔拔何首乌的藤,尝尝覆盆子的味。
鲁迅对这里的草木虫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些形容词不够用了,进一步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什么“长吟”,什么“低唱”,什么“弹琴”,这哪里是在写小动物,简直是在写有艺术修养的“人”。这些带着感情活力的语言,让我们好像看电影银幕一样看到了百草园那美丽的形象。这“形象”让我们和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共鸣。
⑶关于长妈妈讲述美女蛇故事,它吸引了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鲁迅笔下长妈妈讲故事,是很生动有趣的,它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童年鲁迅因为听到百草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的传说,所以“长的草里是不去的”,这使得他在百草园里的自由受到限制,听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之后,他就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他说:“走到百草园的草丛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他多么想得到老和尚的飞蜈蚣去制服毒蛇、妖魔而得到“自由”“解放”呢。孩子们喜欢听神奇的传说和惊险的故事是他们年龄的特点,而许多神话和童话也确实常常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善良、进取的种子。当然长妈妈的故事是要一分为二的,有它消极的一面,后面还要提到,但是“讲故事”却是儿童们所欢迎的教育方式。
⑷详写捕鸟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这都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无穷乐趣,再点“乐园”:
雪地捕鸟一段,鲁迅把捕鸟整个过程的动作写得非常详细而逼真。虽然他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5岁,事隔三四十年,他还能用那些活的动词把每一个步骤写出来,让我们好像看见闰土的父亲,正在把着手教给鲁迅捕鸟的各种动作。并且连捕鸟的时机和闰土父亲讲给他的简单要领,他都记得那么清楚。从这里我们体会到鲁迅是多么喜爱这里的生活。
观赏自然景物,听神奇的故事,学捕鸟这种孩子们喜欢的小本领,这些都是使鲁迅把百草园看成是乐园的原因。在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也同样吸引着学生和小读者们,因为这些生活内容确实符合儿童心理要求的。
鲁迅就是这样用“形象”把他对百草园的爱摆在读者面前的。
⑸写三味书屋的生活:
三味书屋的生活怎样呢?三味书屋给鲁迅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扇“黑油的竹门”,这在色调上就和“碧绿”“紫红”的百草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百草园多么明丽多彩,三味书屋多么肃穆森严。随后鲁迅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来突出他对三味书屋的不满和厌恶感。
第一个事例,是他刚刚进三味书屋的第一件事,他讨厌那拘束人的礼节:拜鹿──拜孔子,拜先生。尊孔是封建教育制度的核心,这一拜便算孔门弟子了,从此就要沿着“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下去。
第二个事例,他对压制学生求知欲十分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把自己培养成惟有读书高的“士”,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的故事,这在老师眼里简直是轻举妄动,左道旁门。老师是非礼勿言的,所以他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
第三个事例是他对那里读书的内容和方式是十分反感的。鲁迅写他们读书的状态是这样的: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学生是在老师的命令或压力下读书,只是声音够大的。读什么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德的主观主义说教。“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这是取笑别人的低级趣味的话。“上九潜龙勿用”,这是宣传风水迷信的东西。“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是读错了一句讲古代税法的话。他们读的就是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成句、读错了,也得不到纠正。背,死记硬背。学生怎能有兴趣!所以终于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老师很起劲,学生却没有一点积极性。老师读老师的,学生读学生的,师生之间没有感情上的交流。这里的戒尺和罚规,虽然不常用,但是它还是起着一定的指挥作用。当老师的精力注意不到的时候,学生们也就把戒尺和罚规忘掉了,去玩苍蝇和蚂蚁,这本来是无聊的游戏,但那枯燥单调的读书生活更无聊,只好用“无聊”来解除“无聊”。
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也是用生动的形象来告诉我们他对那里是多么憎恶。
2、难点:
⑴含蓄而深刻的战斗的语言:
这篇教材的难点是鲁迅在“重提”旧事时的那些含蓄而深刻的战斗性的语言。鲁迅在1927年为《朝花夕拾》写的《小引》中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作文章有规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世事螺旋是鲁迅所不能容忍的。鲁迅的童年时代,中国正在清朝政府封建统治之下,受着尊孔读经,科举求仕的教育,而辛亥革命后的1925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又明文规定从小学四年级起每周必须读经一小时。1926年鲁迅任教的厦门大学仍然是奉行封建教育制度,强迫学生尊孔读经,写文言文。这些封建复古逆流又都“螺旋”回来了。鲁迅到厦门之后,十分失望。在他离开厦门之前,曾和学生们在南普陀照了一张相片,他选了一个有洋灰墓地的地方作为背景,表示他要埋葬“过去”的决心。后来他把这张照片收到他的杂文集《坟》里面去。鲁迅收在《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就是回忆过去,总结教训,要埋葬那些陈腐的旧东西,不许它们复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鲁迅对准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制度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他没有发议论,语言是非常含蓄的。
①先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名称谈起。在第一段里作者说:“相传叫作百草园”,可见这百草园连一个正式名字都没有,而三味书屋是挂着匾的,它是经过先生们郑重命名的。“草”是最无味的东西,读书有“三味”,可是从对这两个地方具体的描述,我们很清楚百草园有“百味”,所以作者说:“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却是无味的,鲁迅就是这样含蓄地利用它们的名实不符,表示他的褒贬。
在第1段里鲁迅又用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个用词似乎矛盾的句子,暗示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对百草园不同的感受。站在大人先生们(或不理解孩子们心理的人)的角度来看百草园确凿是杂草丛生的荒园,但是站在求知欲强好奇心盛的孩子们的角度来看,它是个乐园,这在暗示我们两种人对这两个地方的两种态度。当然一般资料上所分析的这两个矛盾的词,是用来表示时间很长了,园在变化,而记忆不那么真切,感情又很真切的情况,这些也是要让学生掌握的。
第2段写春夏秋三季自然景物时,作者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特别突出了泥墙根一带的趣味。它非常含蓄地告诉我们:赫赫有名的三味书屋连泥墙根这里都不如。但是这“短短的”泥墙根,也并不是广阔的天地,所以他启示我们还要为孩子们争取更理想的环境,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②在长妈妈讲故事这部分,作者说:“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这当然不是小孩子的话,当时虽然也起了使鲁迅在“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的作用,但它主要还是作者在重提旧事时的感慨:这故事反映了社会的真实,提供了一些生活经验。鲁迅遇到过“·三·一八”惨案时的杨荫瑜,遇到过要把他从教育部开除的章士钊,遇到过北洋军阀御用文人“现代评论”派的围攻,遇到过文学青年的反戈,各种各样的“正人君子”“聪明人”,还有他少年时代家境没落时看到的那些两面嘴脸等等,这些人都是善于用美女的面来骗人,再用蛇的毒来害人的。鲁迅说:“叫我的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句话既指出了这个故事迷信的一面,是不存在的,又指出社会上确有这种伪装美人的恶人,所以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教训还是有用的,所以鲁迅对他们要“痛打落水狗”。这故事也启示我们如果有更多健康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使他们受到教育该多好!
写长妈妈讲的故事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写闰土父亲教捕鸟那么耐心诚恳,这都是在暗中批评三味书屋拒绝学生提问,老师只管读老师的,学生读错就任其错下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至于鲁迅和百草园告别而产生许多不愉快的猜疑那一段,作者用对百草园无限留恋的深情和对入书塾产生被惩罚的判断,来预示我们三味书屋是使孩子们惧怕而厌恶的。在这里作者连续用了三个“们”字,这些字词是在告诉读者,鲁迅和这里的动植物结下了难分难舍的友情。而猜想的那些惩罚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错误,可见当时封建教育把儿童们约束到什么地步。“Ade”这个德文词当然不是童年鲁迅的话。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学过德语,在这旧事重提时用了这个词,他用幽默的口气来表示对受了委屈的童年的我以及许多孩子们的深切同情。
③鲁迅对寿镜吾老先生是很尊敬的,他说:“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寿老先生的性格:他的儿子洙邻做了黑龙江省的一个县官,差人给他父亲送来银子,他非常生气,一眼也不看,就退回去了,并且当着来人大骂儿子“畜生,不听话”!因为他反对清政府,不叫儿子做这个政府的官。他也很爱国,一生不买洋货,也不照相,因为他认为照相是洋玩意儿。他就是这样“方正”而不“圆通”。在清朝,一个塾师能够不查秘本,空手点完《四书》就算一位大学者了,但寿镜吾教《四书》《五经》是很得心应手的,要求学生又严,所以遐迩闻名。但是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的品质好,他仍然会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寿镜吾在教育上的“严”,正说明他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虽然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罚规和戒尺,也正是因为他是比较开明的,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所以鲁迅以三味书屋的生活为典型来批判,是有他的深义的。
⑵结尾巧妙:
全文的结尾安排得十分巧妙,它全盘否定了三味书屋所代表的封建教育。这里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这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的教育效果。这里又说:“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是作者从同学的角度更进一步否定了三味书屋的教育效果──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旨在发财致富的封建迷信之徒,这些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对国家毫无用处,何况还是旧势力的维护者!这是多么典型而深刻的批判。
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说:“别人我不论,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因此耳濡目染,影响到所做的白话上,常不免流露出它的字句,体格来。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我以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还能够博采口语,来改革我的文章。”“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能否忽而奋勉,是毫无把握的。我常常诅咒我的这思想,也希望不再见于后来的青年。”(《鲁迅全集》第1卷285、286页)鲁迅就是这样能钻进去也能冲出来,钻进去认识得深,冲出来反抗也就更坚决。他毫不留情地解剖世界,也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学习这篇文章不但要学习它的构思、语言,还要学习鲁迅的精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