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下册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学习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除了开头外,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在讲“被捕以前”这部分中。作者因为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样,就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在严重的局势下,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讲“被捕”这部分中,李大钊同志是沉着镇定,从容不迫。如他说:“没有什么,不要怕。”“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就往外走。”这充分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讲“在法庭”这部分中,从“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李大钊同志即使受过苦刑,仍然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

2、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在写文章时,前文说到的事物,后文做必要的照应。文章后边要说的内容,文章的前文要做必要的交待。使文章有整体感、连贯性。这也就是说写文章要做伏笔和铺垫。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文中,前面“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文章后面“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再如文章一开头就写:“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课文结尾写了“我低声对母亲说:‘昨天是4月28日’。”这样的照应叫首尾照应。

文章中运用前后照应可以使读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突出文章中心。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籍”读jí。“舅”的上边是“臼”。“怖”的左半边是“忄”,与心理活动有关。

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幼稚: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

会意:会,理解。领会了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一拥而入:拥(人群)挤着走。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4、体会课文中重点语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伟大的力量,指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李大钊之所以能在敌人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不因亲人的哭喊而忧伤,就是因为他忠于革命,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他心里装着革命事业。表现出了李大钊忠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